

-
首頁 > 14年抗戰(zhàn)史不容歪曲篡改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之際,觀察者網推出專題《14年抗戰(zhàn)史不容歪曲篡改》,邀請來自中國、英國、美國、印尼、日本等國家歷史學家和相關專家學者,評述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記憶,展示中國人民14年抗戰(zhàn)對全球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貢獻,以及中國抗戰(zhàn)的勝利對亞洲國家民族獨立運動的影響;并走訪抗戰(zhàn)紀念館、遺址,抗戰(zhàn)老兵,還原歷史真相,旗幟鮮明地反對國內外對中國14年抗戰(zhàn)史的歪曲篡改行為。通過對當前抗戰(zhàn)文藝作品的分析和評論,探究如何講好抗戰(zhàn)歷史真相,共同守護我們的國家歷史記憶。推出抗戰(zhàn)專題直播、9·3閱兵式直播,探討當下慶??箲?zhàn)勝利80周年的意義,以史為鑒,在當前動蕩的國際局勢下,展現中國人民始終愛好和平和努力維護和平的信念。
-
在留學中國的飛機上看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悲不自勝
-
艾米麗·馬特森喬治城大學歷史系教授
每個人都必須正視本國歷史中的陰暗面,美國也不例外。了解到美國曾掩蓋731歷史事實的真相令我非常難過。我還了解到戰(zhàn)后美國通過“回形針行動”赦免納粹科學家為美國所用。鼓舞我的是,有些勇敢的美國人為此譴責美國政府,甚至要求道歉。
-
-
日本這樣的表態(tài)極其惡劣!
-
金燦榮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美國問題專家
我們曾要求日本反思歷史,既然他們不愿反思,可以;如果未來中日矛盾在某個節(jié)點爆發(fā),我們憑借絕對實力解決問題。
-
-
為了看《南京照相館》,我花了17個小時在兩岸奔波
-
張方遠臺灣時評人,編有《高中歷史課綱烽火錄》
當年日軍在一張張記錄其殘忍暴行的照片蓋下鮮血般的“不許可”印章,只留下自欺欺人的“親善照”,不就是臺灣政治“皇協軍”們正在干的勾當——為了滿足“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這類“親日抗中”的政治修辭陷阱,對屬于臺灣人們真正的歷史,同樣蓋上了“不許可”印章。
-
-
日本八纮一宇塔上的238塊中國文物,應該還回來!
中國代表團曾在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時赴日,要求歸還塔上來自中國的石頭。日方竟回應稱:“這些石頭是用于紀念戰(zhàn)爭的殘酷、反思侵略的歷史,不宜歸還?!币贿叴蛑昂推健逼焯枺贿吘芙^返還掠奪的實物,其態(tài)度之偽善,可見一斑。
-
在日本有些人看來,自衛(wèi)原則是一種“緊箍咒”
-
沙青青歷史學者,專欄作家
當代日本右翼民族主義者們叫嚷著成為“正常國家”,謀求“國家真正獨立”時,似乎都沒有深入考慮過“什么樣的獨立才是真正的獨立”。讓日本成為戰(zhàn)前那樣的軍國主義國家,就是實現所謂“獨立”嗎?
-
-
抗日尚未結束,“日雜”仍竊占臺灣
-
雁默臺灣自由撰稿人
賴清德想表達的是,二戰(zhàn)是自由民主擊敗威權侵略者的歷史事件,而這種敘事方式,粗暴刪除了抗日戰(zhàn)爭的兩個主體——中國與日本,其“日雜史觀”恐怕連日本軍國主義者都嘆為觀止。
-
-
這些人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但在西方主流敘事中卻很少被提及
-
尼爾在加拿大的武漢人,TikTok博主
為什么白求恩在我們中國被記得很牢?因為他幫助我們中國。那你知道為什么白求恩在加拿大會被淡化?因為白求恩以前是加拿大共產黨,這個點就被故意淡化掉了。
-
-
對于中國在二戰(zhàn)中的角色,西方正經歷一場認知革命
-
理查德·奧弗里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歷史學教授
在過去25年間,對于中國在二戰(zhàn)這場全球性戰(zhàn)爭及其影響中所扮演的角色,西方在認知方面經歷了一場革命。如今,人們已無法再將中國視為孤立且無關緊要的戰(zhàn)場,也不能再將其看作是相較于蘇德戰(zhàn)場或太平洋戰(zhàn)場的次要戰(zhàn)場。
-
-
機會擺在石破茂面前,就看他怎么選了
-
廉德瑰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反省歷史才能有尊嚴,右派從來不反省歷史,也不承認侵略的事實——對侵略歷史死不認賬是無法獲得周邊國家原諒的,也不能反映日本有良知的自由派的基本民意。
-
-
四行倉庫只守了四天,為何仍值得紀念?
-
席亞洲獨立軍事評論員,IT業(yè)觀察者
電影中有一段感人的鏡頭,就是日軍飛機掃射國旗邊的中國士兵,但真正殺害國旗邊四行孤軍的,其實是租界的殖民當局。
-
-
日本社會對“慰安婦”問題的認知,比1990年代倒退了
-
蘇智良上海歷史學會副會長,上海師范大學教授
20世紀90年代,日本歷史教科書普遍地寫入了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甚至還有細菌戰(zhàn)的內容。但是到了今天,只有極個別還保存著,而且會加個注釋,“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是有爭議的”。這就表明,歷史不是單向線型演變的,有時候會迂回,甚至會倒退。
-
-
有必要讓日本知道,當年到底敗給了誰
-
陳鴻斌曾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信息所所長,專注日本政治和外交
迄今為止,日本始終不承認在侵華戰(zhàn)爭中敗給了中國,堅持認為只是敗給了美國。
-
-
日本“機會主義道歉”80年,出路何在?
-
子思時政觀察者
在中國政府堅持要求日本明確承認戰(zhàn)爭責任并道歉的壓力下,田中在歡迎宴會上的措辭居然是“添了麻煩”(日語“迷惑”),引發(fā)中方強烈不滿。周恩來總理嚴正指出,這種輕描淡寫的表述無法讓中國人民接受。最終,日方才不得不在《中日聯合聲明》中改為“深刻反省”。
-
-
帶孩子看《南京照相館》是在搞“仇恨教育”?有些話不吐不快
-
張仲麟民航工作者,民航業(yè)評論員
《南京照相館》的“仇恨教育論”以及“友邦驚詫論”并不稀奇,國內大部分直擊歷史真相或有著正確價值觀的優(yōu)秀影視作品都會面對類似的質疑。某種程度上這種“質疑”反而成為了一種反向指標,堪稱“戰(zhàn)狼嚴選”。
-
-
他們愛用小資產階級立場塑造日軍“好人”,卻從來沒拍過一個日共
-
汪海林著名編劇,代表作《鐵齒銅牙紀曉嵐》《楚漢傳奇》
實際上,只有階級意識的覺醒才會使他們有可能在戰(zhàn)爭中站到正義的立場上,而所謂人性的覺醒是沒有根的。以前我們的創(chuàng)作中的很多失敗就源于這種對于日本人一廂情愿的塑造。
-
-
如果日本領導人到南京下跪,中國人或相信他的誠意
-
賈雷德·戴蒙德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槍炮、病菌與鋼鐵》
我確實無法理解,為什么日本人無論如何都不愿承認過往,鄭重道歉,再重新出發(fā)。出于某些原因,他們就是不想道歉。
-
-
-
資訊 Information more
-
蘇智良:十個年頭了,日本右翼不斷地設置障礙阻撓我們的聲音
-
百歲蘇聯老兵回憶:聽到德國投降的消息 我們歡呼吶喊 甚至鳴槍慶祝
-
前市長曾否認南京大屠殺,名古屋現市長:不認同他,望恢復交流
-
申奧:照片是輿論戰(zhàn)的武器,我要把這個拍透徹
7月28日中午,導演申奧攜《南京照相館》主演劉昊然、高葉、楊恩又在上海與新潮觀魚等媒體分享創(chuàng)作經歷。[全文]
-
本次閱兵是否會邀請其他國家領導人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