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經:中國一直在等反制機會,現在時機已到
最后更新: 2025-04-07 10:30:14從現在的觀點看,美國大蕭條的原因很復雜,但怎么也不可能是因為低關稅導致的外國產品沖擊。1929年4月大蕭條還沒爆發(fā),斯姆特與霍利兩個參議員提議對歐洲農產品加稅,保護美國農業(yè)。就和現在一樣,許多政客也開始往里面加保護條款,算是常規(guī)行為。
1929年10月24日美股崩盤,大蕭條正式開始,失業(yè)率暴增,社會氣氛慘淡,美國政客需要找替罪羊。國會通過法案后,1930年6月,胡佛總統(tǒng)不顧上千個經濟學家聯名勸阻,被政治氣氛裹挾,簽署了《斯姆特-霍利法案》,對上千項外國產品加高關稅。加拿大和歐洲多國報復,對美國產品加關稅。1933年美國出口只有21億美元,相比1929年的54億美元降低了61%。全球貿易額也因此暴跌,從1929年到1934年,全球貿易總量下降了約66%。
有的分析說,本來大蕭條沒這么嚴重,道指跌得不算大,瘋狂的關稅法案出來后,道指才真正大崩,跌掉快90%,關稅政策被認為是導致大蕭條的原因之一。全球貿易與美國貿易大幅下降,到底是大蕭條的結果,還是大蕭條的原因,說不太清楚。筆者傾向于認為,當時全球貿易額并不算高,約占全球GDP的9%,比現在的30%要低不少,不應該是大蕭條的原因。
《斯姆特-霍利法案》發(fā)起者威爾斯·C·霍利(左)和里德·斯姆特(右)
但無論如何,大幅加關稅為本國經濟危機甩鍋,肯定是錯誤行為。富蘭克林·羅斯福1932年當選總統(tǒng),在1934年通過《互惠貿易協(xié)定法》(就是上圖中的Reciprocal Trade Agreements Act),終止了《斯姆特-霍利法案》的惡劣影響。從此美國關稅開始了歷史最長的下降期,到21世紀平均有效關稅甚至降到了2%的極低水平。直到特朗普2025年大加關稅,才大幅上升。
羅斯福降低關稅,方向是正確的,與其它國家通過談判放開市場,而非設置障礙。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事件留下了一個行政程序傳統(tǒng):國會向總統(tǒng)授權與外國協(xié)商關稅。關稅對美國政府是非常重要的政策,要國會審批,總統(tǒng)簽署,以法案的形式出現,前面都是如此。但羅斯福政府面對的事態(tài)緊急,需要將關稅決定權從國會轉移到行政部門,提高效率。
羅斯福無法預料的是,這給特朗普留下了一個大空子,他只要宣布國家緊急狀態(tài),就能隨意對別的國家發(fā)出關稅威脅。美國體制里,總統(tǒng)的權力可大可小,受限制太多,搞錢就很頭疼。關稅成為特朗普最愛使用的大招,是歷史的不幸。特朗普將Reciprocal(對等、互惠)胡亂解釋,將別國對美國的順差說成是對美關稅,是經濟學的鬧劇。
二戰(zhàn)后,美國有效關稅一再降低,引領全球貿易大發(fā)展,是歷史正確的方向。自由貿易能讓國家之間雙贏、互惠,WTO(以及其前身GATT)實踐中還加上對窮國的照顧,這都是不錯的原則。
二戰(zhàn)結束后的相當長時間內,美國制造業(yè)實力冠絕全球。美國成為全球自由貿易的最大鼓吹者,要求別國對等放開市場,幫助本國公司擴大市場。這段時期的美國,連共和黨都認為關稅不是大事了,美元、金融、軍事等全球事務更為重要。美國會對一些國家加關稅,但一般是出于政治原因,并非經濟考慮。
全球經濟的發(fā)展,大大超出了美國歷史上關稅實踐設想的情況。在2000年之后的黃金發(fā)展期,全球化達到頂峰,關稅似乎已是歷史遺留問題,應該在WTO原則下不斷降低。WTO談判進行了很多輪,非常艱難,但主要是窮國抗爭想要保留高關稅權力,發(fā)達國家居高臨下大談自由貿易。
美國政府重新開始重視關稅有兩個因素:全球化導致的制造業(yè)外遷和中國崛起,后者更為重要。1980年代美國開始全面轉向金融、服務業(yè),低利潤的制造業(yè)隨著全球化外遷,2000年后外遷加速,中國就承接了不少美國公司的制造業(yè)務。中國以人類歷史上最驚人的力度與速度,全力發(fā)展制造業(yè),在2010年以后制造業(yè)產出超過了美國,并大幅拉開差距。
等到2016年特朗普上任時,開始面對這兩個問題,但沒想清楚怎么干。最后只是對中國商品加了明顯的關稅,還有很多豁免。拜登上任后沒和中國打關稅戰(zhàn),豁免繼續(xù),貿易沖突沒有擴大,只是高科技領域較量多。2024年美國進口關稅有效稅率只有2.5%,雖然不是歷史最低,也是較低的數值。
二、特朗普的關稅戰(zhàn)心理
了解了美國的關稅歷史,特朗普的很多關稅動機就好理解了,基本都有歷史背景,再加上特朗普慣用的“極限施壓”戰(zhàn)術,他的目的就非常明確了。
從美國歷史上看,特朗普加關稅的一個大目的,就是增加政府收入。美國建國初期,關稅甚至是聯邦政府的主要收入。如果特朗普將平均有效關稅拉到20%以上,以2024年進口額4.11萬億美元估算,“毛利潤”應該有8000億美元??紤]到談判降低稅率、必需品豁免、利益集團豁免等多種因素,會減掉不少,但怎么也有大幾千億美元關稅收入可以盤算。
如果僅憑直覺,我們會很容易以為美國關稅收入沒多少,那是因為美國政府已經有很多年不靠關稅過日子了。結合上節(jié)的歷史,可以看下美國政府收入演化史。19世紀上半葉,關稅是支柱性收入。1862年南北戰(zhàn)爭時期支出暴增,消費稅又成為重要來源,個人所得稅也開始征收(圖中深藍色),但關稅仍是許多年的主力收入之一。
進入20世紀,個人所得稅逐漸成為美國政府收入最大來源。1935年又開始收社保,企業(yè)所得稅也開始增加。關稅稅率下降,在政府收入中的占比逐漸降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了。
1924年,美國政府收入中關稅的占比還在16.8%,到1975年只有1.3%了,總額只有36.76億美元。2024年,美國政府關稅收入838億美元,占比1.6%。比例固然不高,但是2017年美國關稅收入是330億美元,幾年來通過加關稅增加了不少關稅收入,似乎“有潛力”。
如果特朗普通過大幅加關稅,哪怕有效稅率達到對所有國家都加的10%,也能有個4000億美元的收入,對捉襟見肘的財政確實是個不錯的補充。
特朗普的另一個動機,可以說也是加關稅的最大目標,就是回到歷史上麥金萊代表的高關稅保護主義傳統(tǒng),促進美國制造業(yè)發(fā)展。這并不是特朗普發(fā)明的,而是共和黨的歷史傳統(tǒng)。特朗普出于歷史直覺,認為加關稅既能增加財政收入,又能讓制造業(yè)回歸。包括減稅,幫助企業(yè)經營,都是美國歷史上的發(fā)展經驗。
特朗普還有一個戰(zhàn)術動機,用關稅作為“極限施壓”的武器。他在上一任就有嘗試,這次全面出擊了,剛上任就對加拿大、歐洲、金磚國家等多國發(fā)起了關稅威脅。
4月2日,特朗普公布了炮制的“對等關稅”表,以一國對美順差除以出口額,作為關稅的計算值。這是一個典型的“極限施壓”動作,這種算式讓經濟學家看不下去,偷換概念到開國際玩笑了,但特朗普本就是大搞霸凌,早就不要這種體面了,用來當訛詐工具。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的計算公式(注:美方經過所謂核算,將ε、φ兩個系數分別給定為4和0.25,所以二者乘積為1,該公式可簡化表達為,綜合稅率=美方出口額-美方進口額/美方進口額。)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網站
特朗普2018年開始和中國打貿易戰(zhàn)、關稅戰(zhàn),他自認為是成功的操作。2020年1月15日,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xié)議在美簽署,在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讓、金融服務市場放開等方面,中國答應了一些條件,還承諾在兩年內額外購買20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和服務。中方的意圖是靠經貿領域加深合作的方式穩(wěn)定預期,和以前對美的辦法是一致的,只是金額比較大。特朗普會認為,極限施壓起作用了,是個成功經驗。
本來特朗普是準備拿著大成果,連任成功,再擴大對全球打關稅戰(zhàn)的。但人算不如天算,疫情讓特朗普非常狼狽、惱羞成怒、走向瘋狂,連任也泡湯了。
2025年,特朗普卷土重來,再次祭出“極限施壓”的法寶,對許多國家威脅加關稅。這種施壓對小國得手了多次,巴拿馬、哥倫比亞等小國服軟。這次越南被加46%關稅,連忙溝通說要對美零關稅,特朗普發(fā)推宣布勝利,都算是極限施壓的成功案例。
在與加拿大、墨西哥的“北美關稅內戰(zhàn)”中,特朗普大體上能控場,但打得要復雜一些。加拿大歷史上和美國糾葛很深,斗爭經驗并不少,不容易對付,特朗普也說很難搞。特朗普借口打擊芬太尼、非法移民,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加25%關稅,后來又推遲、取消加關稅、給時間協(xié)商。經過反復操作,特朗普逐漸換到了一些加拿大與墨西哥的妥協(xié),算是“贏了”。
特朗普借口芬太尼問題,對中國兩次加10%關稅,但都沒有引發(fā)太大反應,中方僅對美國部分產品加關稅反制,主要是對毒品問題闡明立場。
資本市場對這些操作的反應都不大,美股還在2月中創(chuàng)了歷史新高。
通過一系列關稅操作實踐,特朗普認為自己是“天生贏家”。身邊人也無腦吹捧,50天50場勝利,贏麻了。于是特朗普無比自信,在4月2日搞了個“解放日”,拿出了很極端的關稅方案,對全球所有國家展開訛詐!
特朗普認為,接下來的劇本,就如美國財長貝森特說的,各國要爭相盡早找美國政府妥協(xié),然后特朗普會減少一些施壓,觀察如何榨出更多油水。不少國家確實就是這樣打算的。
但是,接下來發(fā)生的事讓特朗普出乎預料。美股接連兩天大跌,指數都跌了約10%,市值跌掉6.4萬億美元。中國政府在4月4日宣布了力度極大的反制措施,11箭齊發(fā),對美國所有商品加征34%的關稅,美股當天再次大跌。
在筆者看來,這正是中國一直在等的反制機會,時機已到。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智能早報丨停更4天后雷軍發(fā)文;美國人搶囤中國電視;余承東仍負責鴻蒙智行
2025-04-07 08:41 大公司 -
特朗普轉發(fā)“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經濟政策”,巴菲特回應了
2025-04-05 13:50 -
3月中國物流景氣指數51.5%,供應鏈上下游加快恢復
2025-04-05 07:34 -
美股三大股指收盤暴跌,納指進入熊市
2025-04-05 07:34 -
美股開盤重挫,特朗普:我的政策永不改變
2025-04-04 22:58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余承東卸任華為車BU董事長
2025-04-04 11:33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去年4家國有大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下降,7家股份制銀行余額增長
2025-04-04 10:26 金融觀察 -
一年?交付10臺人形機器人,優(yōu)必選離盈利更遠了
2025-04-04 09:21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茶咖日報|古茗龍井系列貼上“身份證”;關稅恐推高美國咖啡價格
2025-04-03 21:18 觀網財經-消費 -
2024年貴州茅臺日賺2.35億元,醬香系列酒成為新增長極
2025-04-03 18:43 觀網財經-消費 -
華為與國家電投集團深化戰(zhàn)略合作
2025-04-03 18:15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麗人麗妝董事長離婚被判賠1.2億,前妻曾微博公開“尋夫”
2025-04-03 17:50 觀網財經-消費 -
美團啟動騎手養(yǎng)老保險試點,騎手可自主選擇繳納地及周期
2025-04-03 17:50 觀網財經-互聯網 -
知名茶飲卷入抄襲風波,當事人獨家回應
2025-04-03 17:34 觀網財經-消費 -
微信更新,引用回復將支持語音和表情包
2025-04-03 17:11 觀網財經-互聯網 -
百度研發(fā)出大模型加持的廣告推薦系統(tǒng),轉化率提升3.6%
2025-04-03 17:07 -
多家果鏈大廠大跌:關稅客戶承擔,不可能虧錢給他做
2025-04-03 16:15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拼多多推出“千億扶持”惠商計劃
2025-04-03 16:10 觀網財經-互聯網 -
樂事薯片陷TBHQ致癌爭議,專家稱合規(guī)使用無風險
2025-04-03 15:38 觀網財經-消費 -
中國市場暴漲65%,全球數碼相機出貨再現2位數增長
2025-04-03 14:23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相關推薦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46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204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184白忙活了?“特朗普大發(fā)雷霆,怒噴烏歐不切實際” 評論 145最新聞 Hot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保坑⒎老喾裾J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
投訴“魯迅夾煙墻畫”當事人,道歉了
-
民生銀行半年報:凈利潤下降4.87%、資產總額下降0.59%
-
光大銀行半年報:營收下降5.57%,但凈利潤增長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