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明揚、張經(jīng)緯:崖山之后,是更大的中國
最后更新: 2025-08-26 08:25:12張明揚:在我們的歷史觀里,總愛說古人很蠢,仿佛能居高臨下地“下指導棋”。但實際上,古人做出某些選擇,往往并非因為愚蠢,要么是受歷史條件的限制,要么是他們并不知曉對方的底牌,而我們對他們的動向和情況卻是明明白白的。
有部很有名的電影叫《甲午風云》,片中把甲午海戰(zhàn)中國戰(zhàn)敗歸咎于李鴻章等幾個人賣國,認為正是這些奸臣、漢奸誤國,仿佛若不是他們,日本就必然會被打敗。然而,我們學了歷史之后就會明白,事實并非如此。為什么歷史中總被認為“奸臣”眾多?這其實也是體制出現(xiàn)問題的一種體現(xiàn)。在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似乎都喜歡找出幾個奸臣來承擔責任,卻不愿深入探討體制性的原因。
這種情況在評判南宋這段歷史時也存在。蒙古人十分強大,但我們卻總喜歡強調(diào)是因為呂文煥在最后關頭沒有堅守住,或者賈似道如何如何,才導致了某些結(jié)果。當然,自身存在問題這是毋庸置疑的,但相對而言,我們往往把敵人的因素給弱化了。
張經(jīng)緯:書中有一個我頗為欣賞的、了解歷史的獨特角度。我們可以把宋亡或者明亡這類歷史事件,比作未來6個小時內(nèi)必然要發(fā)生的漲潮趨勢。在這6個小時里,或許會出現(xiàn)1000次甚至2000次層層波浪,雖不能用N + 1次來精確表述,但可以確定的是,后一次的水位大概率會比前一次更高。當然,也可能存在后一個浪頭不如前一個高的情況,這就好比在抵抗過程中成功抵御住了進攻,但從整體趨勢來看,未來6個小時內(nèi)漲潮的大勢不可阻擋。
對于南宋而言,它或許能擋住這一次忽必烈的進攻,可下一次拖雷再來時,它還能抵擋得住嗎?倘若把自己的目標僅僅設定為擋住每一次進攻,那么總有一天會抵擋不住。反觀蒙古那邊,即便一開始就干掉了大汗蒙哥,可之后還有忽必烈,忽必烈之后還會有其他人,這就如同浪潮一般。在書中,我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這種歷史的節(jié)奏感。由此可知,歷史的發(fā)展并非憑借某一個力挽狂瀾的英雄人物,或者單純歸咎于某個奸臣誤國,就能導致幾百年的江山覆滅,實際上,這背后遵循的是一種歷史趨勢。
我們理解歷史,歸根結(jié)底還是要尊重這種趨勢,因為它就是歷史發(fā)展的大勢。如此一來,我們便能心平氣和地看待歷史,不會把所有的希望都集中在袁崇煥一個人身上,將他從歷史那危險且關鍵的“蹺蹺板”上解救下來。同樣,對于文天祥,我們也不會有那么多苛責,他不過是歷史選擇中的一個人,是6個小時漲潮過程中的第N + 1波浪潮,歷史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演進的。
活動現(xiàn)場
共情與理性:歷史人物崇拜中的邊與度
張經(jīng)緯:我們今天看待歷史時,很容易產(chǎn)生代入感,將自己置身于歷史場景之中。比如,想象自己就是文天祥,或是穿越到了宋朝,仿佛只需自己出手就能力挽狂瀾,把蒙古等對立方都當作假想敵。若要追溯這種觀念的源頭,或許能追溯到《春秋大義》,其中《公羊傳》就專門向我們灌輸夷夏之辨的觀念。但如今已是21世紀,時代已然不同,看待歷史時的代入感也該有所改變了。
那該如何改變呢?我曾在書評中提到過一種方法。我們還是要代入歷史,不過可以把歷史想象成一個班級。假設我是這個班級里的第二名,其他同學中有人考了第一名,他便成了我的“敵手”。每次讀歷史時,我都把自己代入這個第二名的視角,對第一名充滿仇恨,將其視為假想敵。然而,我們看歷史時,為何一定要穿越成第二名或第三名呢?我們也可以穿越成班主任啊。倘若我是班主任,第一名、第二名對我來說都無關緊要,他們都是我班上的學生。只要我班上的學生能在年級中取得第一名,是誰都無所謂,我都能因此加工資、拿獎金。
所以說,看待歷史時,確實需要一些更加超然的視角。不要總想象自己穿越成文天祥、袁崇煥,或是努爾哈赤,一心想著打敗明朝。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比如回到明朝時,把自己想象成麥哲倫,從麥哲倫的視角去看待遼闊遠東大陸上發(fā)生的事情。不管哪一方獲勝,都可能會來找我買大炮。我們要從一個更高、更超脫的角度來審視歷史。
這或許是我和明揚比較投緣的一點,我們都認為看待歷史時,不要把自己想象成夷或夏的直系傳人,其實這和我們并沒有太大關系。就算我姓張,和任何生活在明朝、元朝或宋朝的古人,血緣關系也不過是二的N次方分之一。若用數(shù)字來計算,我和明朝、元朝或宋朝的祖先,可能只有0.000000幾的血緣關系。我根本沒有必要為了這么一個想象出來的祖先,糾結(jié)他投靠了哪一方,進而為自己的選擇站隊,這實在沒有必要。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做一道數(shù)學題,把和古人的聯(lián)系放到分母上,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和古人的聯(lián)系實際上非常微弱。古人能為自己代言,無需我們替他們代言。我們應活在當下,為未來創(chuàng)造更多的太平。
張明揚:有些時候,作為作者,我也感到很矛盾。因為我知道,當讀者產(chǎn)生代入感時,他們會對我的書有沉浸感,讀起來會更暢快,我自己閱讀時也會這樣。對于讀者,我一方面希望他們能有代入感,但同時又希望他們讀完我的書后能盡快抽離出來。我覺得這出于我的私心,既希望讀者能有所代入,又希望他們不要介入過深,所以這件事其實挺矛盾的。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地下700米誕生全球第一,江門中微子實驗大科學裝置正式運行
2025-08-26 08:22 科技前沿 -
紹興魯迅故里景區(qū)回應:始終堅持尊重魯迅、尊重歷史、尊重藝術
2025-08-25 23:03 -
廣東一幼兒園發(fā)生中毒事件,發(fā)病130例
2025-08-25 22:21 食品安全 -
廣西黨委書記:各級黨政“一把手”要主動接受同級紀委監(jiān)委監(jiān)督
2025-08-25 22:21 廉政風暴 -
導演婁燁再回應“涉嫌職務侵占上千萬”:指控已被警方駁回
2025-08-25 18:21 -
事關全國碳市場建設,中辦、國辦重磅文件對外公布
2025-08-25 18:21 -
福建海警位金門附近海域依法開展常態(tài)執(zhí)法巡查
2025-08-25 17:21 兩岸關系 -
受賄8451萬,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原副行長樓文龍被判無期
2025-08-25 17:04 廉政風暴 -
最大承重3360噸!世界第一高橋進行96輛車靜載試驗
2025-08-25 14:35 超級工程 -
暴雨、高溫、臺風,中央氣象臺發(fā)布三連預警
2025-08-25 09:50 極端天氣 -
天安門廣場9月1日至3日暫停開放
2025-08-24 20:16 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 -
最后一次演練圓滿結(jié)束,視頻來了!
2025-08-24 19:26 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 -
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8月27日開始對外接待服務
2025-08-24 17:41 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 -
尖扎黃河特大橋事故已致12死4失聯(lián),中國中鐵致歉
2025-08-24 17:00 -
朱立倫點名接棒,盧秀燕婉拒:不選國民黨主席
2025-08-24 16:03 臺灣 -
云南鹽津落馬官員陳坤:兒子開邁巴赫,單次賭球超百萬
2025-08-24 15:44 廉政風暴 -
來滬參訪臺生參觀四行倉庫紀念館:向保家衛(wèi)國的軍人獻上最高敬意
2025-08-24 14:15 臺灣 -
倒計時10天!
2025-08-24 11:49 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 -
突破3100℃,中國空間站“煉丹爐”刷新世界紀錄
2025-08-24 10:24 航空航天 -
“大罷免”第二輪投票國民黨守住全部席位,國臺辦回應
2025-08-24 09:22 臺灣
相關推薦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68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206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186白忙活了?“特朗普大發(fā)雷霆,怒噴烏歐不切實際” 評論 149最新聞 Hot
-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
“干涉內(nèi)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烏克蘭前議長遭槍殺,澤連斯基發(fā)聲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xiàn)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英防相否認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
投訴“魯迅夾煙墻畫”當事人,道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