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羲:在瑞士,兩位室友感染新冠卻不遵守隔離規(guī)定,我只好搬家
最后更新: 2022-02-10 08:33:35我猜測宿舍管理員在安排兩名確診舍友搬到隔離區(qū)后,并沒有和他們說明隔離要求,或者他們故意忽略了這些規(guī)定,不愿意執(zhí)行。
此時其他沒有確診的舍友都不在家,我意識到要保證兩名確診舍友遵守隔離規(guī)定,光有我監(jiān)督是不夠的。我的舍友中有一位意大利女生,對待疫情謹慎小心。
在兩名舍友確診后,她和我一樣非常緊張。我想大概因為意大利是歐洲較早受到疫情沖擊的國家,這位意大利女生在疫情期間還曾在法國當交換生、住集體宿舍,作為外國人見識了法國處于疫情漩渦中的狀態(tài)。
西班牙舍友在確診當晚也曾在不打招呼的情況下直接進了我們的客廳,完全不顧在客廳的其他未確診舍友。這讓意大利女生感到不滿,但考慮到他們會搬去隔離區(qū),也就沒有提醒他們注意。
離開廚房后,我立刻和意大利女生發(fā)消息說明了法國舍友離開隔離區(qū)回公共廚房的情況,她也非常震驚。于是我們連忙在宿舍群里和兩名確診舍友說明,提出我們可以幫他們取東西送到隔離區(qū),但請他們務必尊重我們的防疫努力、遵守隔離要求、盡量不出門。
其他舍友在了解情況后紛紛表示贊同我們的提議。兩名確診舍友也終于答應遵守防疫規(guī)定,在結束隔離之前都沒有再回到公共宿舍。直到他們新冠檢測轉陰、結束隔離,這次危機才終于解除。
2021年底,宿舍窗外的日內瓦初雪。圖自作者
經歷了這次風波后,我搬了家。聽說我的西班牙舍友后來在醫(yī)院找到了一份做新冠核酸檢測和注射疫苗的工作,我想這實在是黑色幽默。
在得知舍友確診后,意大利女生曾向我感嘆:“家本應該是最安全的地方,可是現(xiàn)在卻成了最危險的地方?!鄙硖幃悋l(xiāng),照顧好自己也是對國家、對家庭負責。
但當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成為病毒感染的渠道,當個人的防疫努力無法完全保障自己免于感染,當疫苗的支持者和反對者爭論不休,我們所有建立于正常生活基礎上的安全感都何等脆弱。
身處“國際日內瓦”的思考
疫情不僅重新定義了日常生活,也不斷重塑著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日內瓦是眾多國際組織(包括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總部所在地,故而有“國際日內瓦”之稱。
對于全球衛(wèi)生、環(huán)境保護、經濟發(fā)展、人口流動等跨學科議題的關注,是日內瓦城市性格的一部分,也是我所攻讀的國際發(fā)展專業(yè)的特點。
日內瓦國際紅十字會及紅新月會博物館內展出的海報。圖自作者
在學校,老師和同學們常常圍繞疫情展開討論。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門全球衛(wèi)生的專業(yè)課,主講教授是醫(yī)學專業(yè)出身。
疫情期間,除了教學科研外,他還會定期在日內瓦大學附屬醫(yī)院坐診,常常穿著一身白大褂,在值班的間隙和我們遠程上課。
在他的課上,當討論到新冠帶來的思考時,同學們都打開了話匣子。一位同學指出,新冠疫苗得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問世,但許多被忽視的熱帶疾?。ㄖ钢饕窃谪毨У貐^(qū)尤其是熱帶地區(qū)炎熱潮濕氣候環(huán)境下流行的傳染?。┤匀粵]有得到有效的醫(yī)療診治。
這是因為新冠疫情給全球都造成嚴重影響,也因此在短時間內促成了疫苗相關的科研投資合作。相比之下,被忽視的熱帶疾病發(fā)生在貧窮國家、最貧窮人口中,極其猖獗卻鮮為人知。
我想,在全球化的時代,傳染性疾病跨越國界實在太容易。我們必須把全球衛(wèi)生視作整體,防微杜漸。
我在課上提到,不同國家對于防疫用途的個人信息政策差別巨大。坐在醫(yī)院值班室的老師點點頭,拿出自己的手機對著鏡頭晃了晃,說:“沒錯。我在手機上下載了SwissCovid(用于追蹤和提醒新冠密接的官方APP),但即便我在醫(yī)院上班,醫(yī)院里新冠患者多到床位不夠用,這個軟件卻從沒有提醒過我身邊有新冠患者——想想看,多少人得了新冠卻沒有下載APP、上傳位置信息。”如何處理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界限,也是一道亙古難題。
開春后,公園里滿是曬太陽的人。圖自作者
疫情也讓我們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盡管新冠病毒的源頭仍不清晰,但野生動物保護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國實行了嚴格的禁野令,新野生動物保護法也在修訂中,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生態(tài)健康與人類健康的緊密聯(lián)系,不再消費野生動物及其制品。這是疫情給我們帶來的寶貴教訓。
全球變暖、生物多樣性破壞、傳染病流行、社會極化……疫情會是這諸多矛盾的爆發(fā)點還是轉折點?
今年農歷春節(jié),我又和朋友們在海外度過。不同于去年半封閉狀態(tài)下的孤獨,今年的我們更充滿信心與希冀。我衷心期盼,新的一年里,疫情的沖擊逐漸消退,社會恢復正常秩序,人們也將有更大的決心面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類社會的諸多挑戰(zhàn)。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西班牙國王,陽性
2022-02-10 08:2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新增確診18.6萬例、死亡3293例
2022-02-10 08:0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曾誓言非盈利生產新冠疫苗的強生,后悔了?
2022-02-09 22:59 大公司 -
丹麥女王,陽性
2022-02-09 22:33 -
立陶宛總統(tǒng):將尋求美國永久駐軍
2022-02-09 22:01 -
“美國情況越糟糕,加拿大就越危險”
2022-02-09 20:53 -
“我是素食者,但偶爾會吃魚”
2022-02-09 20:10 -
16年后,這位美國選手在北京完成“救贖”
2022-02-09 19:52 北京冬奧會 -
“索馬里蘭”官員竄訪臺灣,外交部回應
2022-02-09 18:52 中國外交 -
韓國找了個“金善臺”向國民道歉…
2022-02-09 18:32 北京冬奧會 -
當著立陶宛外長的面,澳大利亞外長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2022-02-09 18:20 -
拜登被曝私下開噴約翰遜、馬克龍、普京……
2022-02-09 17:27 美國一夢 -
他繼續(xù)拱火“韓服爭議”:提起韓國就想到韓服
2022-02-09 17:16 三八線之南 -
美智庫:中國在這里的基建投資,讓西方相形見絀
2022-02-09 17:03 非洲之窗 -
受磁暴影響,SpaceX報廢40顆星鏈衛(wèi)星
2022-02-09 16:54 -
日本神奈川縣檢測陽性率破80%,縣廳:以后不公布
2022-02-09 16:33 日本 -
美國多地計劃取消校園“口罩強制令”:與新冠病毒共存
2022-02-09 16:09 美國一夢 -
應美國要求,日本將考慮向歐洲“供氣”
2022-02-09 16:08 日本 -
韓媒:朝鮮或在金日成誕辰紀念日舉行閱兵
2022-02-09 15:31 朝鮮現(xiàn)狀 -
臉書威脅將關閉歐洲服務,法國財長:生活會更好
2022-02-09 15:16
相關推薦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46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203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184白忙活了?“特朗普大發(fā)雷霆,怒噴烏歐不切實際” 評論 144“收獲季到了,美國大豆卻又遭‘當頭一棒’” 評論 73最新聞 Hot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xiàn)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海”?英防相否認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
投訴“魯迅夾煙墻畫”當事人,道歉了
-
民生銀行半年報:凈利潤下降4.87%、資產總額下降0.59%
-
光大銀行半年報:營收下降5.57%,但凈利潤增長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