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肇寧:美國“掀桌子”怎么辦?這三種應對措施對中企而言很關鍵
最后更新: 2025-04-14 09:08:144月以來,美國政府的一系列操作令外界直呼“特朗普瘋了”。從4月2日發(fā)布“對等關稅”政策,到4月9日暫緩對部分國家的“對等關稅”政策;亦或是,一開始特朗普政府將對中國的“對等關稅”稅率從34%提高到125%,而到4月11日卻又“悄然”宣布對智能手機和電腦等產品免除“對等關稅”。不得不說,特朗普如此出爾反爾,朝令夕改,令各國政府及企業(yè)頭疼無比。
對于中國來說,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無疑直接沖擊著年貿易額超6000億美元的中美貿易基本盤。伴隨美國海關同步取消800美元"小額豁免"關稅政策,更是對占據中國外貿"半壁江山"的跨境電商造成結構性震蕩。
對于中國外貿企業(yè)而言,這場關稅戰(zhàn)的影響和沖擊到底有多大?中國的轉口貿易有哪些新的突破口?出海企業(yè)該如何在這場變局中“活下去”?“掀桌子”的特朗普又會對國際秩序帶來什么樣的沖擊?
在此背景下,觀察者網連線騫之和出海咨詢創(chuàng)始人劉肇寧,聚焦美國關稅高壓下,中企的行業(yè)生存現狀,深度解析當前國際貿易變局中的危與機,為行業(yè)轉型升級提供國際觀察和戰(zhàn)略視角。
【對話/觀察者網 鄭樂歡】
高關稅背景下,中企如何“活下去”?
觀察者網:美國近期的關稅政策變化波動相當大,從社會面的反應來看,此次關稅風波對于中國的外貿出口,尤其是跨境電商的沖擊和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另一方面,美國通過原產地規(guī)則核查封堵轉口貿易后,中國企業(yè)的轉口貿易策略受到比較大的遏制,盡管美國當前暫緩對部分國家的“對等關稅”,但轉口貿易仍然面臨比較大的挑戰(zhàn)。劉老師如何看待當前美國關稅政策對于中國轉口貿易、外貿行業(yè)的影響?您認為企業(yè)的轉口貿易策略目前面臨哪些具體的挑戰(zhàn)?
劉肇寧:首先,針對中國的外貿行業(yè),關稅影響的核心是成本結構變化。嚴格意義上講,關稅是由進口國消費者和出口國生產者共同承擔的,具體比例取決于需求彈性。在競爭激烈的美國市場中,中國出口商往往無法完全將關稅轉嫁給美國消費者,導致利潤被壓縮。中國對美出口占中國整體出口的15%左右,其中勞動密集型企業(yè)利潤率本就較薄,在高關稅壓力下可能被迫放棄美國市場。
我個人認為,對于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企業(yè),現在應對關稅的壓力還是很大的,需要提前做好準備,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種是調整供應鏈布局。以前很多做美國市場的企業(yè)會去墨西哥或東南亞設廠,比如去越南、馬來西亞或印尼,這樣就能享受這些國家對美國的低關稅待遇。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首次發(fā)起對華貿易戰(zhàn)以來,確實有大量出口企業(yè)選擇通過在東南亞或墨西哥設廠,進行轉口貿易以規(guī)避新增關稅,特別是在紡織、電子產品、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yè)中更為明顯。
以電子產品為例,諸如手機、電腦、游戲手柄等消費電子的出口企業(yè),其主要出口市場通常為美國。然而,這些企業(yè)在產品進入海外市場前,還需承擔顯著的營銷成本,尤其是在流量競爭激烈的電商與社交平臺上進行廣告投放與品牌建設。因此,在制造利潤本已有限的前提下,這類營銷支出進一步壓縮了企業(yè)的凈利潤空間,造成整體盈利能力相對較弱??紤]到中國和東南亞的關稅差異,去東南亞設廠是很合理的選擇。同樣道理,很多做家電、紡織的企業(yè)也轉到墨西哥去了。還有一點,很多做電子產品的投資商本身就有美國背景,所以這個行業(yè)主動往東南亞轉的意愿更大。
第二種是供應鏈優(yōu)化策略。一個貨品從出場到最后拿到消費者手中,除了單純的價格以外,還是有很多環(huán)節(jié)可以優(yōu)化的。比如說我們讓我們的產品盡量品牌化與差異化。把產品往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方向升級,開發(fā)獨特的產品功能或特性。當產品有獨特競爭力時,即使加了關稅,客戶可能仍然愿意購買,因為找不到替代品。
比如我們看到很多中國企業(yè)原來做簡單的代工,現在開始研發(fā)自己的專利技術,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設計感。這樣即使價格因為關稅上漲,消費者看中的是產品獨特的性能和設計,還是會選擇購買。這種策略對企業(yè)來說是長期的競爭力提升,不僅能應對關稅,也能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
另外,在海關報關這個階段,還是有一些可以做的技巧。除了我們都知道的“小額豁免政策”以外,企業(yè)還可通過優(yōu)化HS編碼分類、利用自貿協定的原產地優(yōu)惠、調整報關申報價值、申請預裁定以及靈活運用海外倉等方式,在合規(guī)前提下實現報稅策略優(yōu)化。那些不合規(guī)的事情我就不說了,這個早晚肯定路都會被堵死。還有,要選好自己的服務商,服務商互相之間不卷彼此,提高服務質量也很重要。企業(yè)不能再為了降成本或者完成任務去找一個沒有效果的營銷機構,而是認準靠譜的流量來源渠道,如利用網紅、名人,自己拍視頻等等。
第三種當然就是直接去美國設廠,把供應鏈都搬去美國。我前段時間遇到個做廚具的企業(yè),他們做的鍋碗瓢盆里有鋁成分,而美國對鋼鋁的關稅特別高。我們一般想到鋁,基本都是工業(yè)用鋁,但在一些生活用品,比如說廚房用具這方面,其實企業(yè)也受到了影響?,F在這家公司就在全美各地選址設廠,因為對他們來說不能放棄美國這個巨大的消費市場。類似這樣的企業(yè)確實仍然會考慮直接在美國生產。
而這些企業(yè)目前面臨的壓力,主要體現在:
一方面,美國的關稅政策變化極不穩(wěn)定,預測難度很大。如果東南亞國家面臨30%以上的關稅,那么在那邊設廠的成本優(yōu)勢就會顯著減弱。即使是10%的關稅,也需要密切關注后續(xù)政策變化。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經常朝令夕改,這給企業(yè)的長期規(guī)劃帶來了極大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相對不太依賴美國的國家(如歐盟,巴西等),很可能在當前關稅暫停期結束后再次面臨關稅提高的威脅,這使得轉口貿易策略的長期有效性受到質疑。同時,那些嚴重依賴美國市場的國家(如東南亞等國)在與美國談判時可能處于弱勢地位,他們?yōu)榱司S護自身利益,甚至有可能會同意美國的要求,對來自中國的產品加征額外關稅。這樣一來,不僅通過這些國家轉口到美國變得困難,甚至直接向這些國家出口也會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中國的勞動力成本雖然比東南亞部分國家高或持平,但與美國相比仍具有顯著優(yōu)勢。綜合考慮勞動力成本、生產效率、供應鏈完整性和基礎設施等因素,即使加上高額關稅,在中國生產的綜合成本效益仍可能優(yōu)于美國本土生產。這意味著在當前形勢下匆忙調整供應鏈布局,尤其是將生產轉移到美國,可能會導致企業(yè)承擔不必要的高風險和沉沒成本。
因此,除非企業(yè)在這波關稅沖擊前已經在美國布局或投入了前期成本,否則現階段倉促決定轉移到美國設廠可能并非最優(yōu)選擇??偟膩碚f,無論是調整全球供應鏈結構,優(yōu)化產品策略與關稅應對方案,還是推動本地化生產,企業(yè)都需要在高關稅環(huán)境下進行全面的戰(zhàn)略評估,權衡各種選項的長短期影響,并制定兼具靈活性與韌性的應對策略。
觀察者網:目前美國關稅政策的波動性比較大,大部分企業(yè)是不是還處在觀望的狀態(tài)?
劉肇寧:確實是這樣,但我想強調的是,企業(yè)不能因為不確定性就“躺平”不動,也不能簡單用一個策略套所有品類。尤其是像美國這樣的成熟大市場,對很多企業(yè)而言依然是核心終端市場之一。
在這種局勢下,確實有部分企業(yè)已經開始行動,尤其是那些早有準備在美國本土設廠的中大型出口企業(yè)。他們并沒有停下腳步,反而在加快場地考察、本地招聘和供應鏈銜接等動作,提前做好“本土化應對”的準備。對這些以美國為主市場、訂單量穩(wěn)定的企業(yè)來說,建廠未必是短期盈利的策略,但確實是中長期維持市場份額的必要布局。
當然,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對利潤模型有更清醒的認知。過去我們常舉童裝這類輕小件產品為例,說一件衣服還能賺幾毛錢。但如果面對的是145%的關稅,這種商品實際上已經很難保有正向凈利潤。也就是說,在當前高關稅環(huán)境下,只有毛利率極高、產品定位清晰、有品牌力的品類,比如護膚品、保健品、飾品這些,才可能“活下來”。所以這其實也是一個選品策略的問題,企業(yè)需要重新評估自身的產品結構,看哪些產品值得繼續(xù)“搏一把”,哪些就該及時止損或轉型。
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企業(yè)需要減少對美國市場的過度依賴,主動開拓新市場。過去我們對歐美市場的依賴度太高,這次的關稅波動其實也是一個提醒。像東南亞、中東、拉美這些區(qū)域,近年來跟中國的貿易增長都非???,消費力也在逐步提升,是值得重視的增量市場。
至于庫存這件事,賣家應該“減量+靈活調配”。對于沒有強季節(jié)性的商品,比如某些飾品或日用品,企業(yè)可以適當保留庫存,等待匯率或平臺政策更有利的時機再出手。但對于庫存周轉壓力大的企業(yè),關鍵還是要降庫存、調流向,把資源投向更穩(wěn)定或潛力更大的市場,不把籌碼全壓在美國這一個市場上?,F在類似亞馬遜FBA算倉儲的方法很復雜也很貴,“放放再看”的態(tài)度是不行的。
最后來說,我還是想要強調:不要內卷。很多還沒有品牌化的賣家是不敢輕易漲價的,因為一旦漲價,銷量排名就會受影響,哪怕短期內依然存在少許利潤,持續(xù)銷量減少的話長期也吃不消。所以我希望平臺出面或者相關行業(yè)協會出面,大家要漲價一起漲。品牌化的賣家,倒是可以漲一漲,但是這就對他們精細化運營提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總結來說,我的建議是:一方面,那些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企業(yè),不要徹底喪失信心,可以通過本土化生產、供應鏈優(yōu)化和選品結構調整,盡可能“活下去”;另一方面,現在也是重新評估全球市場、構建多元市場結構的好時機。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智能早報丨美國或仍對電子產品收稅;中歐談汽車關稅;高通又找三星代工
2025-04-14 09:01 觀網財經-互聯網 -
專家解讀擇機降準降息的三層含義
2025-04-14 07:37 金融觀察 -
農夫山泉上榜工信部中國首批消費名品,為唯一大型瓶裝水企業(yè)
2025-04-13 18:34 觀網財經-消費 -
央行:今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guī)模增量累計15.18萬億元
2025-04-13 17:21 金融觀察 -
美團:五條舉措全面支持外貿企業(yè)開拓國內市場
2025-04-12 22:25 觀網財經-互聯網 -
親自下場!劉強東、王莆中罕見隔空交鋒
2025-04-12 19:59 觀網財經-互聯網 -
C909老撾商業(yè)首航儀式在萬象舉行
2025-04-12 10:56 -
中國零售巨頭集體出手:加速出口商品轉內銷
2025-04-12 10:21 -
“部分在美流片半導體或漲價”
2025-04-12 07:45 -
手機巨頭回應美國關稅影響
2025-04-12 07:19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fā)聲
2025-04-12 07:11 -
倔強地活著:離開“果鏈”第四年,歐菲光扣非大幅減虧
2025-04-11 21:04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盒馬官宣:為外貿企業(yè)開放綠色通道,派專人加急處理
2025-04-11 20:33 觀網財經-互聯網 -
茶咖日報|香飄飄30萬杯明前茶售罄;書亦燒仙草“重新創(chuàng)業(yè)”
2025-04-11 20:22 觀網財經-消費 -
佩戴率不足5% vs. 1.2億需求,誰能適合中國老人的耳朵?
2025-04-11 20:06 觀網財經-消費 -
這個全球最難進入的市場,中國企業(yè)正加速落地!
2025-04-11 18:56 觀網財經-互聯網 -
超2000億!京東官宣:將大規(guī)模采購出口轉內銷商品
2025-04-11 17:50 觀網財經-互聯網 -
資產重組還在繼續(xù),即將更名的格力地產劃轉至華發(fā)集團
2025-04-11 17:48 觀網財經-房產 -
“GPT5遲遲出不來,說明堆算力、堆數據不可持續(xù)”
2025-04-11 17:38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現貨黃金破3200美元/盎司創(chuàng)新高,券商提醒
2025-04-11 14:49 金融觀察
相關推薦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評論 85“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74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206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188最新聞 Hot
-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烏克蘭前議長遭槍殺,澤連斯基發(fā)聲
-
“印度不會屈服”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英防相否認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