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海東:無論美國承認與否,北約已經實質性地參與了俄烏沖突
最后更新: 2022-03-31 09:55:11【導讀】 被華盛頓稱為“具有歷史性意義”的美國總統(tǒng)拜登的歐洲之行結束了。有媒體評價“拜登歐洲之行惹惱了俄羅斯,讓烏克蘭失望,讓歐洲擔憂”。
此次北約峰會、G7峰會和歐洲峰會的主要核心議題是俄烏沖突。北約峰會發(fā)布了聯合聲明,其中提到北約將繼續(xù)加強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和東歐地區(qū)的軍事部署,北約成員國也將繼續(xù)加大軍費開支。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李海東教授認為,無論美國承認與否,北約已經實質性地參與了俄烏沖突,美國和北約對俄的強硬態(tài)度也預示了俄烏沖突還將持續(xù)一段時間。以下為采訪全文。
·北約已經參與俄烏沖突
觀察者網:北約峰會聲明繼續(xù)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和軍事部署,聲明沒有要求或督促俄烏通過談判解決沖突,表述尊重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權利,這釋放了怎樣的信號?對俄烏新一輪的談判將產生哪些影響?長期看對俄烏沖突帶來哪些變數?美國繼續(xù)慫恿烏克蘭成為對抗俄羅斯的“馬前卒”,目的是什么?
李海東:這個信號應該說是多方面的,一是表明在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軍事沖突中,北約支持烏克蘭,它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現實最直接,清晰地表明了北約在這次沖突中的態(tài)度。
現在看起來,北約是直接參與了俄烏沖突,當然參與的方式不是很多人設想的那種北約軍隊直接卷入,但是北約軍事、情報等各方面的援助表明北約客觀上成為俄烏沖突的參與方,不能說它是置身于這場沖突之外的中立者。通過源源不斷的軍事援助和情報支持烏克蘭,北約實際上對于這場俄烏沖突的爆發(fā)與難以化解負有直接和深層次責任。此外,北約加強軍事部署的行動更表明,北約將不會在對俄羅斯關系處理中作出任何妥協(xié)。
七國集團峰會在布魯塞爾舉行,聯合聲明呼吁繼續(xù)對俄實施限制性措施。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對當前的俄烏沖突和數年來的烏克蘭危機而言,北約對于沖突和危機化解本身并不感興趣,它對沖突和危機的最終結局感興趣,這意味著北約將會以更強硬的方式與俄羅斯展開更高強度的對抗。
聲明中關于尊重烏克蘭加入北約權利的表述,意味著北約和美國是不接受所謂“烏克蘭中立”這種俄烏目前談判的這種選項的,該表述透徹展示出美國和北約對烏克蘭未來在歐洲安全架構中地位的清晰界定。
這對俄烏新一輪談判的負面影響是很明顯的。俄烏目前正在進行第五輪談判,關于烏克蘭是否中立、東部頓巴斯地區(qū)等關鍵議題,談判顯示出一些雙方試圖緩和關系的跡象,但是我們必須指出來一個非常冷酷的現實,俄烏談判的結局如何,不是取決于俄烏兩方如何互動,而是根本取決于俄羅斯與北約和美國的關系本質和互動狀況。
如果俄羅斯與北約和美國在涉及歐洲安全架構是否真正容納俄羅斯這一根本問題,以及烏克蘭未來安全歸屬的定位問題上的深刻矛盾難以化解,反而更為尖銳,并毫無任何妥協(xié)空間,那就意味著俄烏之間的談判不會有任何建設性結果。
從北約峰會聲明的這三個要求可以看得出來,北約和美國絕對不會對俄羅斯有任何的妥協(xié)空間,這就意味著北約峰會將會使俄烏談判陷入泥潭,談判花的時間越長,費的精力越多,受到的挫折感越重。
俄烏談判過程中烏方的立場和節(jié)奏毫無疑問并非由烏克蘭一方決定,它需要與美國和北約協(xié)調,而美國和北約對俄的政策立場已經非常清晰,那就是不妥協(xié)。我們可以說北約峰會實際上將俄烏談判順利展開的任何空間和積極前景給窒息掉了,這是一個各方不愿意看到的場景,可悲的是已經發(fā)生了。判斷俄烏談判進程與結局需要將俄羅斯與北約和美國之間的互動或未來可能出現的談判掛鉤,如果不掛鉤的話,我們就很難準確把握當前俄烏談判的節(jié)奏和未來結局。
客觀而言,美國和北約并不愿看到俄烏談判最終化解危機和沖突,相反,美國和北約還是希望通過不斷給予軍事援助和其他各方面支持的方式讓烏克蘭成為一個給俄羅斯造成持久致命性消耗的棋子。
俄烏談判前景十分不樂觀,實際上,美國和北約對烏克蘭的安全和主權的關注很有限,但其對利用烏克蘭削弱俄羅斯的功能則尤其熱衷,這不能不說是烏克蘭的悲劇,更是俄羅斯和整個歐洲的悲劇。
長期看,北約峰會的聲明意味著俄烏沖突不可能短期結束,接下來的沖突有可能久拖不決,而且很大可能會更加尖銳,其對世界局勢的危害性將會更為嚴重。
當人們期待俄烏雙方可以在談判過程中獲得一個建設性結局之時,他們會發(fā)現北約峰會實則將俄烏談判達成積極成果的預期和空間基本消除殆盡了。
如果俄烏沖突久拖不絕,而烏克蘭本身又未達成實質性持久消耗俄羅斯的目標,不排除北約或美國在某種特定場合下與俄羅斯產生直接軍事沖突的可能性,盡管北約和美國目前一直竭力否認這樣的設想。
未來隨著俄烏沖突和危機的加劇,美國和北約是否在其認為合適的時機直接與俄羅斯產生軍事沖突,我們對此要保持警覺,畢竟這種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這也是美國和北約當前緊急制定出臺應對爆發(fā)生化戰(zhàn)乃至核戰(zhàn)可能性舉措的關鍵原因之所在。
這次北約峰會,美國的目的是多方面的,第一個目的是要讓俄羅斯作為一個歐洲大國的物質基礎、聲望基礎、合法性基礎徹底消失,把俄羅斯當作“棄兒”而排擠出歐洲。
第二個目的,使歐洲更加牢固地綁在北約和美國戰(zhàn)車上,通過美國的主導地位,以一種制造更高強度的危機乃至戰(zhàn)爭的方式,迫使歐洲國家站隊美國和北約,達到控制持久歐洲的目的。
第三個目的是美國再次向歐洲各國以及世界其他國家表明,歐洲安全離開美國將會處于一種難以保證的局面,美國想用俄烏沖突來達成牢固確立美國的歐洲國家身份和以歐洲國家身份參與主導歐洲事務的目標。
簡言之,美國利用現有的俄烏沖突試圖達成的目標,與冷戰(zhàn)初期北約第一任秘書長伊斯梅對北約功能的界定高度一致,即:“趕走俄國人,請來美國人,壓制德國人”(Keep the Russians out, the Americans in, the Germans down)。實際上,北約70余年中的核心功能始終沒有改變,依然是這三個,可見北約確實是集團政治和冷戰(zhàn)理念的體現,帶來的往往是對抗和分裂。
觀察者網:北約在東歐邊境和巴爾干地區(qū)增兵4萬人,這項軍事行動將會產生哪些影響?北約向烏方提供軍事援助和情報,更不必說輿論戰(zhàn)的協(xié)助,是否“間接參與”了俄烏沖突?
李海東:增兵4萬人的行動表明:北約不僅在輿論上對俄強硬,更重要的是在行動中做好了根本不打算與俄羅斯妥協(xié)的最壞準備。這向外界傳遞出北約是一個真正具有強大行動能力的軍事組織,不會像歐安組織那樣在真正危機出現時解決不了問題。
北約將在東歐部署更多作戰(zhàn)部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此外,北約組織還增加了4個戰(zhàn)斗群,讓那些靠近俄羅斯的東歐國家更堅定地追隨美國和北約,從而使俄烏沖突以及俄羅斯與美西方的沖突更加難以化解,這些軍事部署和行動不會使俄烏沖突降溫,反而會使沖突步步升級。通過對烏克蘭大量的軍事情報輿論等各種援助,以及對俄羅斯實施的系統(tǒng)性全方位嚴厲制裁,北約和美國實際上已經成為俄烏沖突中的參加方。
如果是以成建制的北約軍隊和美國軍隊是否在烏克蘭境內出現作為衡量標準,那么北約和美國確實沒有參與俄烏沖突,但是如果以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情報援助、輿論援助,以及全方位對俄輿論攻擊和制裁的標準來衡量,毫無疑問北約和美國已是俄烏沖突中的重要參與方,它們已經以多種形式參與到了俄烏沖突之中。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瑞士宣布解除所有防疫限制
2022-03-31 09:37 -
德總理:怎么改成盧布付款,給個書面說明吧
2022-03-31 09:36 俄羅斯與世界 -
習近平向第三次阿富汗鄰國外長會發(fā)表書面致辭
2022-03-31 09:34 中國外交 -
第三次阿富汗鄰國外長會在安徽屯溪舉行
2022-03-31 09:19 中國外交 -
王毅主持中阿巴三方外長會晤,阿方再次做出鄭重承諾
2022-03-31 09:05 中國外交 -
俄民意調查:贊同普京的俄羅斯民眾比例大幅上漲,達到83%
2022-03-31 09:05 俄羅斯之聲 -
普京同舒爾茨通話,兩國同意就盧布支付天然氣進行談判
2022-03-31 08:46 俄羅斯與世界 -
世衛(wèi)稱贊中國防疫措施:讓民眾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
2022-03-31 07:57 抗疫進行時 -
中使館:堅決反對英方借撤回英籍法官搞政治操弄
2022-03-31 07:46 中國外交 -
拜登接受第四劑新冠疫苗注射
2022-03-31 07:40 抗疫進行時 -
美國新增確診36170例、死亡1147例
2022-03-31 07:14 抗疫進行時 -
澤連斯基與拜登通電話,拜登許諾5億美元援助
2022-03-31 06:58 烏克蘭之殤 -
德政府發(fā)言人:德國原則上愿成為烏“安全保證人”
2022-03-31 06:56 烏克蘭之殤 -
波蘭總理:再次呼吁歐盟立即給予烏歐盟候選國地位
2022-03-31 06:55 烏克蘭之殤 -
譚德塞:新冠病毒將繼續(xù)進化,但致病嚴重性可能將逐漸降低
2022-03-31 06:49 抗疫進行時 -
澤連斯基:將尋求與挪威在天然氣領域進行長期合作
2022-03-30 22:51 烏克蘭之殤 -
“盧布結算令”再升級?美元債券、糧食、原油……
2022-03-30 22:41 俄羅斯之聲 -
美政府資助項目稱中國大壩致東南亞國家缺水,遭中國科學家反駁
2022-03-30 22:39 -
克里姆林宮:談判“稱不上突破”
2022-03-30 22:24 烏克蘭之殤 -
阿富汗代理內政部長建議部族長老認真對待婦女權利
2022-03-30 21:59 阿富汗
相關推薦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評論 85“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74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206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188最新聞 Hot
-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烏克蘭前議長遭槍殺,澤連斯基發(fā)聲
-
“印度不會屈服”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英防相否認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