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永樂:特朗普的字典里只有“獨贏”,沒有“共贏”
周邊秩序:美洲的新空間政治
平衡學會: 既然美國表現出從經略全球轉向重點關注西半球的態(tài)勢,那么,在西半球這個傳統的“門羅主義”空間范圍,如今的美國希望塑造什么樣的周邊秩序?
章永樂:如前所述,“美國優(yōu)先”就是以地理上的美國本土為核心,而不是以維護覆蓋全球的霸權網絡為核心。一旦有了地理上的美國本土這個錨點,就會有一個親疏遠近的關系。那么,在這樣一個視野之中,西半球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因為它就是美國的周邊,美國的安全、非法移民等問題,都需要從周邊入手來解決。
我們迄今為止還沒有看到特朗普政府出臺系統性的美洲政策文件,但從這半年來針對這一區(qū)域的政策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傳統的區(qū)分在發(fā)揮作用。比如說,特朗普提出要把加拿大變成美國的第51個州,但他對墨西哥卻沒這個想法,反而是對從墨西哥那邊過來的拉美移民嚴防死守。
這其實可以回溯到對“盎格魯-撒克遜美洲”與“拉丁美洲”的經典區(qū)分。這個區(qū)分在19世紀就出現了。曾流亡法國的智利青年朗西斯科·畢爾巴鄂(Francisco Bilbao)于1856年提出“拉丁的美洲、薩克遜的美洲以及印第安的美洲”(la América latina, sajona e indígena)三分法。畢爾巴鄂提的這個區(qū)分,其實是想聯合拉丁的美洲與印第安的美洲一起反抗美國所領導的“薩克遜的美洲”。
19世紀的法國一度深度介入美洲事務,于是將流行的“西屬美洲”概念改造成“拉丁美洲”,以體現法國的存在。19世紀美國接受了“拉丁美洲”這一名稱,當時的美國人注視南方的視角往往帶有濃厚的種族主義色彩。1870年,美國總統格蘭特曾經力主美國吞并多米尼加共和國,但美國國會不愿意批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從當時美國白人的種族主義眼光來看,有色人種居多的多米尼加人“不配”獲得美國的公民權。
在二戰(zhàn)期間,美國國內對于盎格魯-撒克遜美洲與拉丁美洲的劃分有一波討論,典型的文本就是1942年荷蘭裔美國地緣政治學家斯皮克曼(Nicholas John Spykman)出版的《世界政治中的美國戰(zhàn)略》。在當時二戰(zhàn)背景之下,斯皮克曼將拉丁美洲看作拖盎格魯-薩克遜美洲后腿的存在,在受到舊大陸列強攻擊的時候,美國不能指望獲得拉丁美洲的支持。
所以斯皮克曼說,美國最好是越出西半球,介入歐亞大陸事務,建立全球的勢力均衡。我們同樣可以在亨廷頓的《我們是誰:美國國家特性面臨的挑戰(zhàn)》里看到對于拉丁美洲的蔑視和提防。亨廷頓認為美國的底色還是新教白人移民的國家,大批信天主教的拉丁美洲人涌入美國,會給美國造成嚴重的身份認同問題。特朗普在表達種族主義偏見的時候口無遮攔,比如曾將海地、薩爾瓦多等國稱為“屎坑國家”(shithole countries)。他會羞辱加拿大政客,但對加拿大老百姓,就不會有這樣的蔑視態(tài)度,畢竟他認為加拿大人夠得上做美國人的資格。
當然,特朗普還有一個吞并格陵蘭島的主張。格陵蘭島既不屬于盎格魯-薩克遜美洲,也不屬于拉丁美洲,而是一個極地邊緣區(qū),它的居民主體是因紐特人與北歐移民的混血后裔,黃種人特征比較明顯,但整個島上的居民人口不到六萬人。
1951年,美國就與丹麥簽訂防務協定,在格陵蘭島上建立了圖勒空軍基地(Thule Air Base),這是美國在北極圈內唯一的軍事基地,也是美軍全球戰(zhàn)略部署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個前哨。就美軍對格陵蘭島的軍事控制而言,本身就不存在實質障礙。而特朗普試圖更近一步,將格陵蘭島納入美國版圖。將格陵蘭防務劃歸美軍北方司令部,與歸美軍歐洲司令部管轄的丹麥本土相區(qū)分,這是一個具有政治象征意義的決策。
相比起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格陵蘭島首府努克更靠近美國紐約。
如果美國吞并加拿大和格陵蘭島,其總面積將達到驚人的2198.5萬平方公里,遠遠超過俄羅斯(約1709.82萬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將成為全球面積最大國家,而且還將擁有豐富礦產,控制重要的北極通道,跨越更廣的氣候帶(從熱帶夏威夷到極地格陵蘭),控制北美大陸,獲得空前強大的地緣戰(zhàn)略地位。如此巨大的戰(zhàn)略利益,使得特朗普可以完全不在乎格陵蘭島居民的人種或文化。
當然,在21世紀,要實現領土吞并的野心并不容易,畢竟我們今天并不是生活在19世紀舊殖民主義時代,而是在二戰(zhàn)后建立的聯合國體系之下,這一體系對于領土的變更有諸多國際法規(guī)范的約束。加拿大和格陵蘭都有自己的民選政府。公然無視其他國家的民選政府,在國際輿論中并不占優(yōu)勢。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任期時間有限,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他的“地圖開疆”,如果能夠在國際談判中起到施壓作用,同時又能夠讓自己的支持者產生“贏感”,就已經實現了重要的價值,至于終極目標是否能夠實現,完全可以彈性處理。我們大致可以說,這本來就是特朗普“贏學”實踐的一部分。
平衡學會: 正如您所言,通過領土吞并來攫取利益在當今世界有很多牽制因素,但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會給拉美國家?guī)憩F實壓力。能具體分析一下拉美國家在“懂羅主義”之下的處境嗎?
章永樂:特朗普政府對拉美國家產生的政治與經濟壓力,是多方面的。
第一,地緣政治層面,安全感的下降與“門羅主義”的思維慣性促使美國將域外國家與拉美日漸緊密的經濟聯系視作一種政治威脅。美國或將進一步強迫許多拉美國家“站隊”,減少其與中國、俄羅斯的貿易、投資與技術合作,限制拉美國家在外交和發(fā)展上的空間。我們之前已經看到美國重新控制巴拿馬運河的努力,在美國壓力之下,巴拿馬退出了“一帶一路”倡議。最近又有美國智庫針對中國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qū)的37個港口項目開展所謂“風險”評估,其代表的風向值得我們關注。
第二,地緣經濟上,美國不會放棄對拉美豐富的農業(yè)、礦產、石油資源,以及深度嵌入美國經濟體系的拉美制造業(yè)產業(yè)鏈的控制,并將以各種手段加強拉美國家對美國的經濟依附性,如以《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并希望利用《美墨加協定》中的六年審查條款,提前在2025年下半年啟動重新協商,以不對等條款鎖定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經濟發(fā)展方向;利用關稅、出口限制、金融制裁打壓“不聽話”的國家。特朗普政府在援助問題上,越來越強調拉美國家拿多少錢,就要給美國辦多少事。
第三,在安全與移民領域,將美國自身的移民、毒品、犯罪問題歸咎于拉美國家治理無能,推動南方邊境的軍事化,向墨西哥、中美洲國家施壓要求加強邊境管理,否則取消援助或征收懲罰性關稅。迫使拉美國家處理大量被遣返人員,將治安與就業(yè)壓力轉移拉美。
第四,在身份認同與文化話語層面,不斷將拉美移民污名化、妖魔化,將他們與毒品走私、黑幫、暴力犯罪等問題掛鉤,強調“邊境墻”必要性,將其象征化為“對抗混亂與犯罪”的標志,將拉美視作不穩(wěn)定的源泉和安全威脅。
第五,美國對區(qū)域內國家的控制、隔離與干預程度可能上升,特朗普甚至可能在拉美扮演“政治教皇”(特朗普確實曾經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自己穿著教皇服飾的圖片)的角色,判定誰是拉美的合法政府,加劇對拉美“左翼政權”或反美政權的制裁和打壓,特別是對古巴、委內瑞拉、尼加拉瓜的政策。特朗普第一任期已經嘗試在委內瑞拉推動政權更迭,但并未取得預期成功。最近,特朗普又干涉巴西內政,要求盧拉的左翼政府停止對前總統博索納羅的司法調查。
第六,破壞拉美與加勒比地區(qū)的自主的區(qū)域一體化,操縱美洲國家組織(OAS)與利馬集團(The Lima Group),扶植親美的右翼政權,冷落和打壓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CELAC)、南美國家聯盟(UNASUR)等區(qū)域自主國際組織。
當然,特朗普的周邊政策已經初步迎來反彈。在特朗普對加拿大屢屢放出脅迫之辭后,在2025年4月加拿大大選中,民眾反對特朗普的情緒成為影響選舉走向的重大因素。支持率萎靡的自由黨憑借捍衛(wèi)加拿大主權的立場,最終勝過了本來民調領先的保守黨。
與此同時,特朗普過多依賴單邊主義的強制手段來對拉美國家施加壓力,在拉美區(qū)域引發(fā)更多的不滿。拉美國家很少能像古巴、委內瑞拉那樣能與美國進行公開的地緣戰(zhàn)略對抗,但可以加強與其他拉美國家的區(qū)域團結,并發(fā)展與美國之外的其他大國的關系,采取“多邊/多極”的外交路線,將政治風險分散化;其次,可以在經濟領域,借助南南合作,減少對于美國的依附,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
- 原標題:章永樂 | 特朗普“新門羅主義”的假象與真相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又作妖,美高官:防止流向中國
2025-08-06 15:12 -
輝瑞CEO:美國別瞎忙活,要趕不上中國了
2025-08-06 14:02 -
美國中東問題特使飛抵莫斯科,“不排除會見普京”
2025-08-06 13:52 俄羅斯之聲 -
“希望我們的敵人知道,我很健康”
2025-08-06 13:51 俄羅斯之聲 -
“最后通牒?如何呢?又能怎?”
2025-08-06 13:48 俄羅斯之聲 -
“非洲是時候完全轉向中國了,助其成為全球頂流”
2025-08-06 12:54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9月29日起,韓國對中國團隊游客實行臨時免簽
2025-08-06 12:40 -
特朗普:他是接班人
2025-08-06 11:48 -
以色列決定全面占領加沙,中方表態(tài)
2025-08-06 11:25 巴以恩仇錄 -
又急了!美高官:別用中國的,用我的用我的
2025-08-06 11:21 -
“想挑戰(zhàn)中國?美國仍需數十年”
2025-08-06 11:11 -
發(fā)現可能被耍了?日本代表趕緊赴美
2025-08-06 10:5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中方反駁后,韓方趕緊澄清
2025-08-06 10:45 三八線之南 -
“中國正大展鴻圖,特朗普幫著研墨下筆”
2025-08-06 10:38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得州民主黨人“逃跑”,特朗普喊話:FBI可以幫忙抓人
2025-08-06 09:56 -
“要是特朗普甩臉子取消訪印,中國就拿下一局”
2025-08-06 09:30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250%!特朗普再揮關稅大棒,“迄今為止最高威脅”
2025-08-06 09:1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烏總理:美烏重建投資基金董事會首次會議計劃于9月召開
2025-08-06 06:42 -
以總理決定全面占領加沙
2025-08-06 06:38 巴以恩仇錄 -
羅馬尼亞劇變后首任總統伊利埃斯庫去世,享年95歲
2025-08-06 06:38
相關推薦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評論 107“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82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206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192最新聞 Hot
-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烏克蘭前議長遭槍殺,澤連斯基發(fā)聲
-
“印度不會屈服”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英防相否認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