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黎安:“官場+市場”增長模式,如何保證地方官員“做對的事”?
首先,中國地方官員的官場競爭深度嵌入在市場競爭之中,這意味著地方官員干預轄區(qū)企業(yè)的政策效果最終將在市場競爭中體現出來,接受市場競爭的公開檢驗。[4]離開了市場競爭約束的官場競爭可能會變成純粹的政治作秀或者權力之爭,與經濟發(fā)展無關?!按筌S進”時期各地“糧食放衛(wèi)星”和“大煉鋼鐵”的政治錦標賽就是如此。
更關鍵的是,某一轄區(qū)的地方官員無法操縱轄區(qū)企業(yè)所參與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如價格、競爭激烈程度、質量標準),而只能是外部市場競爭的接受者。轄區(qū)內的政府和企業(yè)之于外部市場競爭,如同小國政府及其經濟之于國際市場一樣。在這個意義上,“官場+市場”模式如同整合在國際市場上的眾多“小國經濟”的聯合體,“小國政府”的目標是提高“本國”企業(yè)的“國際”競爭力。
可見,市場競爭對地方官員干預轄區(qū)企業(yè)、產業(yè)與市場施加了重要的約束,市場邏輯的嵌入限制了官員的任性干預和資源浪費。隨著中國經濟市場化和國際化程度的加深,地方官員的行為將越來越多地受到市場競爭的約束。
在“官場+市場”的架構之下,地方官員所受的市場約束不僅包括最終產品的市場競爭,還包括全國乃至國際范圍的要素市場競爭的約束;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跨地區(qū)、跨境的流動要求地方官員必須竭盡全力善待企業(yè)和人才,否則將面臨人才流失、投資外撤的危險。
其次,不同轄區(qū)的企業(yè)之間的市場競爭也嵌入在轄區(qū)地方官員的官場競爭之中。每一個地方企業(yè)(尤其是一定規(guī)模以上的企業(yè))背后都站著一些關心其市場競爭結果的地方官員。
由于官場競爭動力的疊加,企業(yè)會從轄區(qū)政府那里得到更多的資源和政策支持,不同轄區(qū)的企業(yè)之間的競爭變得更為激烈。官場競爭因具有零和博弈的性質而趨于“惡性競爭”,[5]最終通過官員行為和轄區(qū)政策傳導到轄區(qū)企業(yè),進一步加劇不同轄區(qū)企業(yè)間的市場競爭。
為了增強轄區(qū)企業(yè)的市場競爭力,地方官員可能會提供財政補貼、廉價土地、貸款優(yōu)惠,甚至著力推動企業(yè)上市、拓展融資渠道等。有了這些政府支持,轄區(qū)企業(yè)可能會過度進入某個產業(yè),或者在市場上采取更加激進的競爭策略(如產量擴張和傾銷)。由官場競爭導致的地方官員之間的非合作傾向,也會影響地區(qū)之間的經濟合作和一體化進程。
總之,官場競爭與市場競爭的相互嵌入同時改變了兩者原有的特征和性質,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競爭機制相互滲透、相互作用,決定了中國市場化進程和經濟運行過程中諸多重要而有趣的特征。[6]
關于中國增長故事的解釋性理論不勝枚舉?!肮賵觯袌觥崩碚撟鳛橐环N新理論被提出來,歸根結底需要回答下列問題:“官場+市場”作為一種政府與市場結合、政企互動的增長模式對中國來說為什么是重要的?這對于我們理解中國經濟長達四十年的高速增長有何特殊之處?換句話說,“官場+市場”究竟解決了中國改革開放與經濟發(fā)展的哪些基礎性的問題,克服了哪些根本性的障礙,從而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和活力?除此之外,它又如何解釋中國地區(qū)之間如此懸殊的地方官員行為與經濟增長績效?為什么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伴隨如此之多的經濟社會問題,以致現在到了必須轉型的關口?
如果我們不能在一個分析框架之下系統回答這些問題,就無法確立“官場+市場”理論的分析價值及其對于講述中國增長故事的重要意義。
中國改革開放與經濟發(fā)展面臨的現實起點是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龐大且低效率的國有部門,以及一個基本生活品短缺、高度封閉、人均收入極低的經濟體。從積極意義上說,體制僵化和經濟落后說明中國經濟遠離其最大效率邊界,增長潛力巨大;但問題在于,從巨大的增長潛力到持續(xù)的增長現實之間的困難,猶如橫亙在絕大多數發(fā)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面前的天塹巨壑,真正的跨越者屈指可數。
就中國而言,在體制轉型方面,關鍵在于如何打破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發(fā)展壯大非國有部門,推動市場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在經濟發(fā)展方面,如何迅速增加資本積累,促進工業(yè)化、城市化和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在這個過程中,給定中國的制度背景,企業(yè)無法為自己松綁,計劃經濟體制不會自行消除,市場化改革無法自行啟動,資本積累也不會從天而降,這些任務都需要在政府的主導和推動下完成。
至此,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讓地方政府成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fā)展的受益者和推動者,由潛在的“掠奪之手”轉變?yōu)椤皫椭帧薄?
2016年6月,“親清政商關系大家談”專題座談會在福州市召開,圖自新華社。
- 原標題:《“官場+市場”與中國增長故事》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Nature發(fā)文碩士回鄉(xiāng)當公務員,可惜嗎?
2021-08-25 08:02 -
上海新增2例本土確診,此前均已被集中隔離觀察
2021-08-25 08:0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張家界全域降為低風險 今起撤除所有交通卡口
2021-08-25 07:5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塔利班:想與中國和所有國家都保持良好關系
2021-08-25 07:44 阿富汗 -
法院通報16歲少年遭圍毆反殺案:將公平審理、公正判決
2021-08-25 07:36 依法治國 -
央行副行長李波出任IMF副總裁
2021-08-25 07:32 -
王毅:美國是阿富汗問題的始作俑者,不應一走了之
2021-08-25 07:13 阿富汗 -
云南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
2021-08-25 07:1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越南總理會見中國大使,稱警惕“和平演變”和挑撥離間
2021-08-25 07:02 中國外交 -
4小時后,又一枚火箭成功發(fā)射
2021-08-25 06:57 航空航天 -
趙克志:希望巴方查清瓜達爾東灣班車炸彈襲擊內幕
2021-08-25 06:37 巴鐵 -
上海警方:現有證據不能證明錢楓存在強奸犯罪事實
2021-08-24 23:54 -
我國成功發(fā)射融合試驗衛(wèi)星01/02星
2021-08-24 20:28 航空航天 -
“那個橋過了就不怕了,那里有解放軍,我們就不怕了”
2021-08-24 20:27 -
伊朗外長:40年外交生涯后,將轉向全職教學與研究
2021-08-24 19:40 伊朗局勢 -
國家網信辦:上市公司必須確保國家網絡安全
2021-08-24 18:06 觀察者頭條 -
被指“消費”兒子,喬任梁父母回應惡評
2021-08-24 17:55 -
上海:培訓機構不得高薪挖搶學校教師
2021-08-24 17:43 中西教育 -
郭晶晶:國際體育組織都是歐洲人抱團,我們要有更多人加入
2021-08-24 17:31 東京奧運會 -
本輪疫情迎來拐點?十一能正常出行?張伯禮回應
2021-08-24 16:52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AI、激光、芯片…解放軍裝備已經Next Level”
-
印尼與馬來西亞,找中方談了這兩件大事
-
特朗普承認自己看了
-
普京在華發(fā)聲:與其說是為了領土,不如說是為了…
-
“中國伙伴將獲得合理價格,不像歐元區(qū)虛高”
-
“想徹底毀了美國?”
-
特朗普又輸了
-
“誰說我對俄沒行動?我制裁印度了,這叫沒行動?”
-
特朗普:州長歡迎我,要不要把國民警衛(wèi)隊派去新奧爾良?
-
波蘭總統訪美,特朗普:先搞個戰(zhàn)機編隊飛越白宮
-
“中俄在核電領域合作,目標是超越美國”
-
“中國自主研發(fā)能力驚人,令人嘆為觀止”
-
“大閱兵傳遞信號,中國不會再受欺侮”
-
“我跟普京和澤連斯基談過,他們還沒準備好會面”
-
談了20多年,歐盟史上最大貿易協定終于要簽了?
-
關于美國的億萬富豪,看看這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