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之:走了個“好為人師”的貝爾伯克,來了個“莫名其妙”的瓦德富爾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揚之】
默茨政府今年五月上臺后,德國的外交活動基本圍繞俄烏沖突,亞洲似乎一直未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但就在最近一系列歐美峰會的喧囂聲中,外長瓦德富爾(Johann Wadephul)卻于一周前悄然踏上了他上任以來的首次亞洲之行:日本和印尼。
德國外交部官網將這兩個國家稱為柏林在亞洲的“關鍵伙伴”(Schlüsselpartnern),此行的目的被概括為“經濟與安全政策”。但瓦德富爾之所以把日本選為首訪地,應該與他對大和文化“情有獨鐘”有關:他自稱是日本的“多年摯友”,辦公室的寫字臺上放著精美的日本折扇,三個女兒從中學開始就學習日語,還參加過與神戶學校的交流項目。
東京外務省工作人員身著和服準備迎接德國外長瓦德福爾的到訪 圖片來源:S?ren Stache/德新社
外交部長的私人愛好可能會有助于開展工作,但理性和成熟的雙邊關系不應該針對第三方 —— 這是外交常識??墒牵跂|亞各國關系正趨緩和的大背景下,瓦德富爾在訪問日本和印尼時卻不厭其煩地宣揚“中國威脅論”,使德國這個理性國度的外交顯得既短視過時,又無章法可言。
德國外長的涉中言論讓人大跌眼鏡
那么,瓦德富爾這次在亞洲具體說了些什么呢?歸納起來,他在以下場合作出了這些表示:
1)啟程前,他在一份聲明中稱:
“中國和朝鮮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發(fā)動的非法侵略戰(zhàn)爭……中國在臺灣海峽以及東海和南海日益具有侵略性的行為也對我們歐洲產生了影響……在經濟方面,我們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中國正以不公平和扭曲市場的貿易行為挑戰(zhàn)我們的經濟。”
眾所周知,中國一不是俄烏戰(zhàn)爭的涉事方,二沒以“拱火加油”的方式介入這場其他區(qū)域的沖突,而是一直在盡力居中調停和勸和。只因中方沒有如歐美所愿去譴責和制裁一方,就被說成是“支持非法侵略”。
如果這個邏輯成立,那面對“以軍在加沙地帶造成的死傷主要為平民”(聯(lián)合國信息)這一事實,德國政府依然反復重申站在以色列這邊,難道是在表明自己是殺戮的幫兇?
其實,每個國家對國際事務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和行事方式:德國之所以對以方違反國際法的行為表現(xiàn)出超乎尋常的容忍,因為它背負著迫害猶太人的歷史包袱;在俄烏戰(zhàn)爭這個問題上,中國堅決支持國家領土完整,因為臺灣尚未回歸祖國,同時也明晰導致這場戰(zhàn)爭的歷史原因。
德國的經濟如今遇到很大的挑戰(zhàn),這是事實。但這個挑戰(zhàn)更多來自其自身的結構性“軟肋”??偫砟娜涨白约憾汲姓J:“我們不僅正處于經濟疲軟時期,更正處于經濟結構性危機之中。”
長期依賴俄羅斯的廉價能源和中國的巨大市場,這不是中方的責任,而是德國的自主選擇。德方應該反思的是,當年決定打開中國市場是為了公平合理的貿易,還是“以貿促變”的政治目的?抑或是對重要資源的撈取和廉價勞動力的剝削?
德國對中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的確做出過不小的貢獻,但也從中國市場獲得了巨大的好處。中德應該繼續(xù)相互成就,而不是在自己掙得缽滿盆滿時暗自竊喜,向第三世界外移破壞環(huán)境的產業(yè)時保持緘默,而當發(fā)現(xiàn)別國正在趕超自己時,就把經濟疲軟的責任推給對方。
瓦德富爾拜會巖屋毅
2)瓦德富爾在東京與日本外相巖屋毅會晤時表示:
“中國一再或明或暗地威脅,要單方面改變現(xiàn)狀,并將邊界向自己有利的方向推進……在全球貿易的敏感節(jié)點發(fā)生任何沖突,都將對“全球安全和世界經濟造成嚴重后果……如果沒有中國對俄羅斯戰(zhàn)爭機器的支持,對烏的侵略戰(zhàn)爭就不可能發(fā)生?!?
這里他暗示的“邊界”和“敏感節(jié)點”主要指臺海和南海。
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所有與北京建交的國家都認同這點。聯(lián)邦德國1972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時,也承認北京政府是中國唯一的合法代表,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作為一名外長,瓦德富爾按理說不應忘記當年中國對兩德統(tǒng)一所持的理解和支持態(tài)度。臺海問題屬于中國內政,不涉及“國際法“,因而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將邊界向自己有利的方向推進”。
再說,德國以及西方如今對臺海的關注,其實并非因為“邊界問題”或“民主自由”,而是關乎其自身利益的所謂“經濟安全”。當西方尚不擔心“芯片”供應鏈時,它幾乎從未真正關注過臺海問題;現(xiàn)在為了確保自己的“經濟安全”,來規(guī)定中國該如何解決臺海這個涉及領土完整的內政問題,這沒有道理。
“海上自由航行受到威脅”也是子虛烏有的事兒。中國自己就是一個貿易大國,不可能不知道維護自由航行的重要性。如果德國擔心未來會生變,那中國是否也應該有理由質疑西方對諸如馬六甲海峽這些主要航道的威脅呢?
把俄烏戰(zhàn)爭的爆發(fā)和延續(xù)歸咎于中國,更是無稽之談。
眾所周知,這場戰(zhàn)爭的爆發(fā)有著復雜的歷史根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北約和歐盟以中東歐國家有“自由結盟權”為由,利用這些國家渴望致富的心態(tài)大肆東擴,卻罔顧俄羅斯合理的安全利益。
西方斷然否認這一因果關系,單純以“誰打了第一槍”來界定是非曲折。這種態(tài)度無益于從根本上鏟除這場危機的根源,也很難確保給烏克蘭提供的所謂“安全保障”能帶來長治久安。
由此可見,在西方敘事中,因與果似乎只服務于“選擇性記憶”:只譴責一方“入侵”,卻拒絕承認之前埋下的因。如此,人類又怎能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汲取教訓?
有人指責中國“親俄疏烏” ,其實,中國一直力爭與俄羅斯和烏克蘭保持正常的國家關系,即政治磋商,外交溝通,貿易往來,因為這樣的國家越多,問題的解決才更有希望;拱火加油的國家越多,戰(zhàn)爭的結束會更加無望。
再說,俄烏兩國與北京的親疏,并不取決于中方,而是由這兩國的對華態(tài)度決定的。澤連斯基日前拒絕中方參與提供“安全保障”,就已說明烏方對國際社會的要求,與“9.11”事件發(fā)生后小布什總統(tǒng)的立場如出一轍:不支持我,即是反對我。
至于歐洲的沮喪和遷怒,更多是因為它押注的一方基本上已無勝算。這意味著它之前的投入和對礦產的覬覦大概率會泡湯。不僅如此,由于它一而再三對烏打包票,宣稱將支持到底,所以,只要這場戰(zhàn)爭不結束,它會長期背上這個“包袱”。
標簽 德國外長-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古巴外長:感謝中方仗義執(zhí)言
2025-08-26 13:51 中國外交 -
中國鯉魚:ber,還有我的事呢?
2025-08-26 13:16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特朗普:國防部應叫“戰(zhàn)爭部”
2025-08-26 12:13 -
日本人在臺北鬧市區(qū)這樣做,竟遭臺當局驅逐出境
2025-08-26 11:55 -
“史無前例!特朗普盤算:歐洲誰敢動美企,就制裁誰”
2025-08-26 11:53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7月,中國進口美國能源逼近零”
2025-08-26 11:13 中美關系 -
默茨不下場,以為就能不惹毛中國?
2025-08-26 11:13 -
英特爾警告,特朗普:我想要更多
2025-08-26 11:1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習近平會見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
2025-08-26 11:12 -
“要不你跟我一起訪華,還環(huán)保呢”“我愿意”
2025-08-26 10:05 觀察者頭條 -
臺積電被美國“嚇破膽”,不敢用大陸制設備
2025-08-26 09:31 臺灣 -
兩人熱聊暗殺,李在明希望在朝鮮建特朗普大樓
2025-08-26 08:35 三八線之南 -
朝鮮:密切注視一切,做好準備應對任何事態(tài)
2025-08-26 07:44 朝鮮現(xiàn)狀 -
當著李在明面,特朗普:今年想見金正恩
2025-08-26 06:45 特朗普 -
我使館: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2025-08-26 06:43 -
才召見意大使,法國又召見特朗普親家公抗議
2025-08-25 23:03 法國見聞 -
“匈牙利就是最好的例子”
2025-08-25 22:37 -
見面前特朗普突然放話施壓,韓國擔憂的事發(fā)生了?
2025-08-25 22:35 三八線之南 -
俄庫爾斯克州代理副州長被捕
2025-08-25 22:34 俄羅斯之聲 -
“讓選手代表國家比賽”,沙特明年將舉辦首屆電子競技國家杯
2025-08-25 20:58
相關推薦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評論 85“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74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206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188最新聞 Hot
-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烏克蘭前議長遭槍殺,澤連斯基發(fā)聲
-
“印度不會屈服”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xiàn)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保坑⒎老喾裾J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