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世怡:?沒了美聯(lián)航,華人還能搞出大新聞嗎
關鍵字: 華人北美新移民可以回國,土生土長的華人呢?
在中國的媒體持續(xù)美化美國長達幾十年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將自己的孩子送去美國讀書,而當越來越多的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勤勞努力比不上一張黑色的面孔,或是在拿著優(yōu)異的成績遇到一個又一個玻璃天花板的時候,他們可能不會把這里當家。
這些帶著嶄新的意識形態(tài),習慣于讀書就有收獲的富裕的中國學生,他們不會像之前扎根的華裔一樣逆來順受。他們的父母是中國城市中的居民,有殷實的人脈和家產。當他們前途艱辛,面臨種族歧視和玻璃天花板的,他們不會選擇把這件事搞大:他們會默默地在微信和朋友圈中吐槽這些倒霉事兒——同樣,他們也不愿意跟學校作對,沒人愿意和自己的gpa還有推薦信過不去。
然而他們會選擇用腳投票:我完全可以飛回去,飛回家鄉(xiāng),利用自己的學識,殷實的家境還有父母的人脈尋找一份兒體面的多的工作——他們是過客,也無意維護華裔這樣一個模糊而又不確定的形象,也無意搞出更多大新聞。
而土生土長的美國華裔公民就沒有那么多選擇了,一方面他們要接受這群接受了12年甚至更久應試教育出來的精英的競爭,一方面他們要忍耐來自另一個意識形態(tài)國家所帶來的族群標簽。而諷刺的是,這群人越是想遠離這個很不美國的標簽,這群人就越要面臨一個“我是誰”這樣的問題。
對于這些美國公民來講,當拼命想阻止另外一群篤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新興移民的時候,似乎誰也沒有意識到,美國人不會分你是不是共產黨,他們罵你chink不會亞裔細分。正是這樣的族群分裂讓華裔在一次次被侮辱中找不到靠山。不管是警察、政府、民主黨、共和黨,似乎沒有人正兒八經站在自己這一方。甚至,連一樣皮膚一樣黑眼睛的中國人,都找不到為自己說話的團體。
美聯(lián)航事件是一個偶然的事件,這條新聞走紅僅僅是一種偶然,對于美國這樣一個有著按鬧分配傳統(tǒng)的族群政治國家,根基不穩(wěn)的華裔未來會怎么樣誰也不得而知。華人自1863年以來已經在這片土地扎根了150年,似乎華人的地位依然和橫亙大陸鐵路的枕木一樣,默默無聞,沒有靠山。
我尋思沒多久下一條華人被打被侮辱的新聞沒多久就要發(fā)生,只是會不會有這次美聯(lián)航這個新聞那么大呢?我想是沒有的。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王宇波
-
最新聞 Hot
-
“中國要告訴世界,能把大國競爭變成可控的相互依賴”
-
香港一警員疑被騙至柬埔寨詐騙園區(qū),最新進展
-
“俄軍正在幾乎整條前線不間斷進攻,掌握戰(zhàn)略主動權”
-
歐盟放話:不賠錢,俄羅斯被凍結資產別要了
-
哈馬斯卡桑旅發(fā)言人烏拜達被以軍空襲身亡
-
“歐洲人表面支持特朗普,暗中卻試圖破壞”
-
“反制法”在手,但盧拉“不急于”報復美國
-
行政機構負責人遭以軍空襲身亡,也門胡塞武裝誓言“報復”
-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烏克蘭前議長遭槍殺,澤連斯基發(fā)聲
-
“印度不會屈服”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