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落地,邁出電氣化關鍵一步
【導讀】 歷經(jīng)一系列審批流程,此前以奧迪為多數(shù)股東的合資新能源汽車項目終于確定投產(chǎn)。
(文/潘昱辰 編輯/婁兵)2月11日,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獲得吉林省發(fā)改委產(chǎn)業(yè)處項目備案公示。公示信息顯示,這一項目位于長春汽車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總投資209.3億元,計劃于2022年4月開工、2024年12月竣工。該項目建成后,將生產(chǎn)三款純電動汽車,工廠總產(chǎn)能15萬輛/年,并由一汽經(jīng)銷商渠道銷售。
據(jù)此前曝光的環(huán)評文件,奧迪一汽生產(chǎn)的三款車型分別為Q6L e-tron、Q6L e-tron sportback和E6L Limousine,覆蓋C級轎車及中大型SUV等豪華品牌的主流細分市場。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車型均基于奧迪與保時捷共同開發(fā)的PPE平臺,同時也是未來國產(chǎn)奧迪純電動車的產(chǎn)品力保證。
又一“吃螃蟹者”
實際早在2020年10月,奧迪即與中國一汽集團簽署諒解備忘錄,成立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當時即計劃于2024年投產(chǎn),與此次公示的信息一致。
啟信寶數(shù)據(jù)顯示,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2.67億元。其中奧迪股份公司持股55%,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持股5%,一汽持股40%,這也意味著以奧迪為首的德方,在合資公司中首次成為了多數(shù)股東。
奧迪一汽新能源項目的敲定,同時也是奧迪品牌加速推進在華電氣化轉型的關鍵一步。
“柴油門”事件后,隨著主要汽車市場收緊碳排放要求,大眾汽車集團及奧迪品牌對電氣化轉型的需求愈發(fā)迫切。
根據(jù)奧迪去年發(fā)布的“Vorsprung 2030”戰(zhàn)略,至2025年,奧迪計劃在電動化和混動領域投資180億歐元,同時推出超過20款純電動車型;從2026年起,奧迪面向全球市場的新車將全部為純電動車型;至2033年,奧迪逐步停產(chǎn)內燃機,實現(xiàn)完全電動化。
作為首家進入中國市場的豪華品牌,奧迪曾憑借先發(fā)優(yōu)勢,在過去33年間取得總銷量700萬輛的里程碑。如今,中國又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且仍有廣闊的增量空間。大眾及奧迪的高層們同樣心知肚明:欲達成“Vorsprung 2030”戰(zhàn)略,奧迪勢必要加大對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滲透。奧迪中國總裁溫澤岳此前即表示,中國市場正在“驅動”奧迪向可持續(xù)個人高端出行提供者轉型的變革。
對于中國市場,奧迪計劃到2025年到推出5款國產(chǎn)純電動車型,同時奧迪將與大眾汽車集團一道,在2024年前在中國投資150億歐元用于電動出行發(fā)展。
彌補差距
在過去的2021年,奧迪全球純電動車陣容由3款上升至7款,銷量達8.19萬輛,同比增長57.5%。在美國和德國市場,奧迪純電動車銷量分別上漲52.5%和10.3%,并在丹麥和挪威創(chuàng)下新高;在全球其他市場,奧迪電動車銷量也同比增長89.6%。
但在中國這個傳統(tǒng)優(yōu)勢市場,奧迪電動車遭遇的卻是另一番光景。目前,一汽-大眾奧迪僅有三款新能源汽車在售,且市場反饋不佳。乘聯(lián)會數(shù)據(jù)顯示,上述三款車型去年累計銷量不足1萬輛,增長率尚不足5%,遠低于行業(yè)平均水平。
不光是奧迪,相較國內主要新能源車企,目前三大德系品牌的電動車在中國市場均處于起步階段。居于頭部的比亞迪、特斯拉、五菱等企業(yè)年銷均超過45萬輛,是“BBA”新能源車去年在華銷量總和的7倍以上。而在30萬元以上的同級市場,造車新勢力蔚來和理想的年銷量均達到9萬輛以上,同樣超過“BBA”銷量總和。
即便在“BBA”內部,奧迪當下的電氣化成效同樣不盡如人意。寶馬去年在華同樣銷售三款新能源車,累計銷量超過4.7萬輛,僅寶馬iX3一款純電動SUV即售出2.2萬輛;奔馳則有四款車型在售,去年合計銷量接近1.5萬輛,同比增長283.3%,同樣領先于奧迪。
在燃油車市場賺得盆盈缽滿的奧迪們,緣何在新能源賽道水土不服?除布局緩慢,在華投放新能源車數(shù)量較少外,傳統(tǒng)豪華品牌在燃油車市場的溢價能力,也并未在新能源市場獲得體現(xiàn)。
以奧迪為例,旗艦車型e-tron平均售價在60萬元左右,但其續(xù)航能力、配置及智能化水平相較同級的自主品牌并無優(yōu)勢,而目前在售定位最低的Q2L e-tron車型,補貼后售價也在24萬元以上,很難成為預算有限的消費者首選。
產(chǎn)品力不足加之價格昂貴,是影響傳統(tǒng)豪華品牌電動車走量的直接因素。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寶馬iX3去年銷量的高速增長,正是建立在年初官降7萬元的基礎之上。然而對于當下的奧迪來說,目前既無降價計劃,更缺乏打開局面的爆款,處境不可謂不尷尬。
觀察一下:
面臨窘境,奧迪等傳統(tǒng)豪華品牌在新能源賽道是否還有機會翻盤?
在乘聯(lián)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隨著世界新能源車的浪潮到來,國際新能源車企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日益重視,盡管市場表現(xiàn)尚有待時間驗證,但從近年的市場滲透率表現(xiàn)來看,傳統(tǒng)豪華品牌仍具備一定發(fā)展?jié)摿Α?
乘聯(lián)會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中國豪華品牌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40萬輛,同比增長121%,更較2019年暴漲1565%。此外,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為14.8%,較2020年提升9.0個百分點,其中豪華品牌滲透率為14.6%,較上年提升7.6個百分點,雖不及自主品牌,但顯著高于主流合資品牌。
隨著豪華品牌加大新能源產(chǎn)品市場投放,以上數(shù)據(jù)的進一步增長同樣可以預見。對于奧迪而言,利好消息在于中國豪華新能源市場仍處于增量階段,直接競爭對手數(shù)量較少,且寶馬、奔馳等老對手的新能源產(chǎn)品也剛剛萌芽,彼此尚處于同一起跑線上。
但值得奧迪警惕的是,傳統(tǒng)豪華車的銷量離新勢力同級新能源車差距仍然較大。在品牌溢價優(yōu)勢不再的新能源領域,如何說服消費者在產(chǎn)品端選擇傳統(tǒng)豪華品牌,是奧迪們得以翻身的關鍵。
在不少業(yè)內人士看來,擁有保時捷背書的PPE平臺或將在奧迪電動車的擴大布局中起到關鍵作用。不過考慮到新平臺需待2024年后方能投產(chǎn),現(xiàn)階段奧迪仍只能依靠MEB等既有平臺車型進行產(chǎn)品投放。其中在2022年,奧迪還將上市兩款基于MEB平臺打造的國產(chǎn)純電動車型——Q4 e-tron 和Q5 e-tron,分別歸于一汽-大眾奧迪和上汽奧迪旗下。
此外,奧迪還將在中國推出etron GT和RS etron GT等進口高端電動車。但要真正實現(xiàn)快速走量目標,奧迪仍需倚仗兩款對標主流燃油豪華車區(qū)間的國產(chǎn)車型,來一改此前銷量低迷的尷尬局面,為PPE平臺的落地爭取時間。
總得來看,奧迪如今加速布局新能源,實則是為過去電氣化進程緩慢的表現(xiàn)“還債”。不過在中國市場追趕行業(yè)領先者之前,奧迪首先需戰(zhàn)勝對手是過去的自己。能否認清自身市場處境,放低姿態(tài)以理性的策略迎接市場競爭,是值得奧迪利益相關方深思的核心課題。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潘昱辰 
-
吉利汽車新年首月銷量達標,新能源再漲
2022-02-16 19:07 汽車工業(yè) -
長安集團1月銷量突破27.7萬輛,自主業(yè)務再拿頭名
2022-02-15 18:19 汽車工業(yè) -
東風雪鐵龍:打響“后合資時代”第一槍
2022-02-15 18:18 汽車工業(yè) -
一汽集團1月銷量:紅旗創(chuàng)紀錄,豐田同比下滑近4成
2022-02-15 17:02 汽車工業(yè) -
1月乘用車市場:自主反超主流合資,新能源創(chuàng)新高
2022-02-15 16:23 汽車工業(yè) -
廣汽集團1月銷量超23.7萬輛,同比增長9.16%
2022-02-15 16:22 汽車工業(yè) -
奇瑞集團1月銷售10.7萬輛創(chuàng)多項歷史新高,只是偏科依舊
2022-02-14 18:28 汽車工業(yè) -
東風集團1月銷售汽車超30萬輛,同比漲超10%
2022-02-14 17:49 汽車工業(yè) -
東風正式退出后,悅達與起亞擴大投資
2022-02-11 16:24 汽車工業(yè) -
福特公布2021年財報:扭虧為盈
2022-02-09 16:29 汽車工業(yè) -
東風本田接手神龍原第二工廠,未必生產(chǎn)新能源汽車
2022-02-09 15:24 汽車工業(yè) -
年度事件:新勢力的營銷,故事要講,但不能再亂講了
2022-02-09 13:24 汽車工業(yè) -
年度人物:帶頭沖鋒,是“胖頭俞”帶給上汽大眾的最大財富
2022-02-08 15:33 汽車工業(yè) -
年度車企:新能源這場變革,比亞迪早有預謀
2022-02-08 15:33 汽車工業(yè) -
雖銷量連續(xù)五年下滑,但通用汽車去年利潤創(chuàng)新高
2022-02-08 14:57 汽車工業(yè) -
盤點2021年轎車市場:自主攻占更多份額 合資收縮中分化
2022-01-30 19:49 汽車工業(yè) -
盤點2021年MPV市場:持續(xù)下滑,高端產(chǎn)品依舊勢單力薄
2022-01-30 19:47 汽車工業(yè) -
廣汽菲克股比變化?廣汽集團對合資方單方官宣不滿
2022-01-30 19:46 汽車工業(yè) -
2021年國內SUV市場:增速放緩,多元競爭取代神車獨大
2022-01-28 12:26 汽車工業(yè) -
盤點2021年豪華車市場:明升暗降
2022-01-27 18:04 觀網(wǎng)財經(jīng)-汽車
相關推薦 -
“中國最先進,照搬他們又有何不可?” 評論 24印尼與馬來西亞,找中方談了這兩件大事 評論 175最新聞 Hot
-
保加利亞:GPS這事不查了
-
“中國最先進,照搬他們又有何不可?”
-
中俄聯(lián)手,“美國發(fā)財夢碎了一地”
-
“AI、激光、芯片…解放軍裝備已經(jīng)Next Level”
-
菲佐:孤立中國?小丑竟是歐盟自己
-
美防長也看了
-
BBC拱火:印度,還不動手?
-
印尼與馬來西亞,找中方談了這兩件大事
-
特朗普承認自己看了
-
普京在華發(fā)聲:與其說是為了領土,不如說是為了…
-
“中國伙伴將獲得合理價格,不像歐元區(qū)虛高”
-
“想徹底毀了美國?”
-
特朗普又輸了
-
“誰說我對俄沒行動?我制裁印度了,這叫沒行動?”
-
特朗普:州長歡迎我,要不要把國民警衛(wèi)隊派去新奧爾良?
-
波蘭總統(tǒng)訪美,特朗普:先搞個戰(zhàn)機編隊飛越白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