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振華:中國可以允許發(fā)生一些小的金融危機,讓資源轉移給更好的企業(yè)
量化寬松政策還引致了不同領域的資產泡沫,特別是房地產泡沫,現在房地產還是處在高位運行。另外,人口、資源、資本這些傳統的紅利在消失,整個社會的全要素生產率出現明顯下降。現在我們投入巨大的貨幣換來的增長與貨幣投放是不成比例的。貨幣投放本身沒有對錯,假定全社會的物質財富是均等的,投放更多的貨幣會攤薄以前的每個單位財富的價值量。傳統的貨幣學理論認為,更多的貨幣追逐同樣多的商品會產生通貨膨脹。但中國發(fā)行了很多貨幣,商品還是這么多,卻沒有發(fā)生通貨膨脹。這是中國的一個機遇,剛好我們在產能過剩期。另外,勞動力成本升高、人民幣匯率上升也導致“中國制造”競爭力的下降。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是雙刃劍:一方面提高了工資,提高了勞動者的報酬,提高了消費能力,改善了人民的生活,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另一方面提高了生產成本,降低了“中國制造”的競爭力。兩者權衡,我們需要一段時間之內逐步提高生產水平,但是不是需要這么快提高仍值得研究。
中國經濟的新常態(tài),既是由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決定的,也是前期經濟刺激政策所導致的必然結果。這些政策有兩面性:一方面提高了中國的地位,推動了中國的經濟增長;另一方面積累了風險。增長在一端快速地顯現,風險在另一端快速地積累,這是我們目前遇到的問題。
宏觀調控思維轉向以防風險為核心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宏觀經濟政策面臨經濟危機以來的調整轉換期——宏觀調控思維轉向以防風險為核心。我自己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2009年我提出“次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第一次比較正式地做出研究報告,反映經濟政策的歷史性轉換。2014年我出了一份報告:新常態(tài)下宏觀風險的緩釋機制。我們認為,宏觀風險已經很高,要建立一種緩釋機制,因為不能任由風險爆發(fā)。西方國家的經濟危機被認為是有效的破壞手段,讓經濟重新回到均衡,有積極的意義。中國一直沒有發(fā)生危機,我們也不想發(fā)生危機。但要建立緩慢釋放風險的機制,危機的苗頭出現時讓危機往后延,不能不消化。特別是要防止出現巨大的破壞性風險,這是我們很重要的思考。2016年年底,我們提出穩(wěn)增長與防風險雙底線的中國宏觀經濟。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一次提出了防風險,2017年加大了防風險的政策力度。2017年6月,我們提出警惕違約風險的爆發(fā)引發(fā)金融市場波動。2017年12月提出防止監(jiān)管踩踏可能帶來的市場風險的超預期釋放。我們進一步提出2018年是發(fā)展的普通年、監(jiān)管的特殊年。這是我們對形勢的一個判斷,這些判斷也反映了中國經濟政策調整的變化。
為什么宏觀調控的重心要向防風險轉換呢?我國債務風險已接近臨界點,然而改革開放四十余年,我們國家沒有發(fā)生過大的經濟危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經濟取得了耀眼的成績,這足以證明我們的調控能力。我們也沒必要害怕危機,金融危機可以幫助消除某些問題,打開資源重新配置的新局面。中國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發(fā)展能夠應對小危機,中國的企業(yè)有防風險的能力;中國居民的生活水平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提高,也能防范一些小風險或局部風險。在整體債務水平很高的情況下,我們一定要防范小風險捆綁進而變成大風險,警惕系統性危機的發(fā)生。
如果一個經濟系統中有很大一部分投機性融資和龐氏融資,那么風險是很大的。龐氏融資者知道自己不能還錢,還錢的唯一來源是再借錢。我有一個觀點——金融危機是金融體系的人制造的,不完全是實體經濟的危機。大多數危機不是實體經濟傳過來的,而是源于金融系統的交易。因此,對金融從業(yè)人員的管制是防范風險的核心。所有投機性的交易都來自金融體系本身,源于金融機構、金融從業(yè)人員的貪婪。對于金融體系的這種判斷或許過于負面,但我們的確要看到金融風險的實質。
非預期收緊是指在特別的環(huán)境下突然采取比想象過激的措施的時候,有可能因為一種過激措施超出預期而產生債務危機。貨幣政策非預期收緊引發(fā)經濟危機有三種路線圖:第一種是引發(fā)企業(yè)資金鏈斷裂。金融去杠桿導致利率上升,企業(yè)還不起利息,企業(yè)的資金鏈斷裂。第二種是整體流動性緊張。金融機構不愿意把錢拿出來,整個金融交易出現問題,市場的信用就出現問題,票據不能兌付,想賣的賣不掉,后續(xù)安排不能實施,整個經濟也要出現問題。第三種是市場交易引發(fā)的資金鏈斷裂。某些產品出現了問題,如在股票交易市場放杠桿,用自有的1元和借來的9元買股票,等到股價下跌時沒錢補倉,如果股指大幅下跌就會出現系統性的兌付風險,整個交易就會被中斷,這時非理性地拋售資產,就會出現大面積的虧損從而導致經濟危機。這些非預期收緊是我們要防范的。無視風險的釋放會出現很多問題。
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之后,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經濟危機都是金融危機,是金融系統先出問題然后沖擊到實體經濟。圖:新華社
從歷史經驗看,大多數經濟危機是由金融系統危機引起的。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之后,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經濟危機都是金融危機,是金融系統先出問題然后沖擊到實體經濟。為什么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過度的金融化和貨幣化,金融業(yè)脫離實體經濟的需要發(fā)展,這就是危機的起因。2008年美國的危機是一段時期內放松監(jiān)管導致過度的貨幣化、金融化造成的,但美國在危機之后采取的是量化寬松政策,本來就很寬松,還要繼續(xù)量化寬松,進一步投放貨幣。一切都指望時間這個偉大的窗口,卻忘記了開越大的窗口就有越大的容量待消化。我們要看到金融危機本身。中國史無前例地把防范金融危機放在金融攻堅戰(zhàn)的首位。產能過剩不會引發(fā)系統性危機,部分鋼廠、煤礦關閉不會出現大問題,有很多的替代品刺激經濟。唯獨金融這個總閥門打開不是一個小的品種的問題。我們分析發(fā)現,全世界金融體系高度的順周期性加劇了危機的爆發(fā)與傳播。所謂順周期,就是經濟越好,越借錢,債務規(guī)模越來越大。等到一個拐點的時候,危機就爆發(fā)了。全世界的大危機都是以這樣的邏輯發(fā)生的。我認為發(fā)生一些小危機以釋放風險是有必要的。危機的發(fā)生是重新配置社會資源的過程,有些企業(yè)要發(fā)生破產,本不應得到社會資源;資源要用在好的企業(yè)中。危機是雙刃劍,我們不講其破壞作用,好的一面是它能帶來重組、新的技術革命、新的結構。
標簽 金融危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張廣凱 
-
美股暴跌,道指狂瀉逾1800點
2020-06-12 06:39 股市 -
波黑主席團塞爾維亞族成員致信習近平
2020-06-11 21:56 -
美股大幅低開,道指跌逾3%
2020-06-11 21:50 -
IBM云服務全球閃崩,多家網站受影響
2020-06-11 20:12 上市公司 -
博納影業(yè)副總裁突然去世,警方已排除刑事案件嫌疑
2020-06-11 15:51 上市公司 -
Arm中國奪權風波最新進展:第4份聲明、第3次反轉
2020-06-11 14:52 上市公司 -
中芯國際19天極速上會
2020-06-11 09:50 上市公司 -
茅臺新帥首次亮相股東大會:今年目標不因疫情調整
2020-06-10 15:00 上市公司 -
陸正耀辭去神州租車董事會主席,市值兩個月蒸發(fā)超40億
2020-06-10 10:05 上市公司 -
華誼兄弟經營仍未改善,王忠軍賣掉2億元香港豪宅
2020-06-09 16:22 金融圈 -
“匯豐正在為華為求情”
2020-06-09 14:00 不列顛 -
中芯國際“閃電”IPO
2020-06-09 11:32 上市公司 -
世界銀行: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5.2%,中國逆勢增長1%
2020-06-09 10:37 中國經濟 -
世界海洋日,感受習近平建設海洋強國的“藍色信念”
2020-06-08 16:12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中國抗擊疫情偉大斗爭的真實敘事
2020-06-08 12:1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驚喜非農推高美股大漲3%后,官方:數據出錯了
2020-06-06 19:29 美國經濟 -
港府24小時3次出手干預匯率,怎么回事?
2020-06-06 15:57 股市 -
民生銀行換屆大戲前夜,史玉柱再喊“高層收入與市值掛鉤”
2020-06-06 15:48 上市公司 -
李小加:國安法不會動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2020-06-06 09:32 香港 -
美證監(jiān)會獎勵某舉報人5000萬美元,創(chuàng)紀錄
2020-06-05 16:11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歐洲人表面支持特朗普,暗中卻試圖破壞” 評論 53“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評論 124“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102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209最新聞 Hot
-
“歐洲人表面支持特朗普,暗中卻試圖破壞”
-
“反制法”在手,但盧拉“不急于”報復美國
-
胡塞武裝誓言報復
-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烏克蘭前議長遭槍殺,澤連斯基發(fā)聲
-
“印度不會屈服”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保坑⒎老喾裾J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