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中國電動汽車軟件,美國太弱沒啥籌碼”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為打壓中國汽車產業(yè),美國近期不僅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100%關稅,還揚言要禁止美境內智能網聯汽車使用中國硬件和軟件。但英國《金融時報》10月3日發(fā)文指出,美國的電動汽車市場規(guī)模太小,在軟件方面無法與中國競爭,美國政府的舉措很可能得不到別國響應。
文章稱,歐美國家似乎正豎起貿易壁壘,反對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美國采取“脫鉤”的戰(zhàn)略,希望其盟友也作出“對抗中國”的姿態(tài)。然而,美國未能做好其國內的經濟基礎工作,這使得美國無法在電動汽車領域發(fā)揮出“壓倒性的影響力”。
美國政府往往利用美國市場準入來控制其他國家的貿易和技術政策,但在美國消費者的偏好和傳統汽車制造商的主導地位影響下,美國電動汽車市場規(guī)模相當有限。到2023年,電動汽車僅占到美國市場總銷量的10%左右,而在中國和歐盟的占比分別為38%和21%。
《金融時報》指出,美國近些年對中國5G的限制僅“成功一半”,多數新興市場并未理會美國。如今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占據更大的主導地位,生產了世界一半以上的電動汽車,在汽車軟件研發(fā)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美國更是缺乏對盟友施加影響力的“籌碼”。
7月5日,安徽蕪湖港朱家橋港區(qū)國際集裝箱碼頭,等待裝船出口的汽車 視覺中國
文章舉例稱,澳大利亞和英國都禁止了中國5G,但兩國不太可能對電動汽車軟件采取類似的措施。澳大利亞在40年前放棄了本國汽車工業(yè),現在熱衷于進口中國電動汽車。英國迫切希望在脫歐后維持汽車工業(yè),正積極吸引來自中國的投資,倫敦街頭標志性的黑色出租車已經引入了中國生產的混合動力車型。
歐盟委員會正計劃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但《金融時報》認為,歐盟和支持關稅的歐盟成員國是希望給歐洲企業(yè)提供調整和發(fā)展的“喘息空間”。歐洲汽車制造商則普遍反對加征關稅,因為他們希望在歐洲建立合資企業(yè)和發(fā)展中國市場。
即使是在美國市場,中國電動汽車同樣取得了“不可忽視的立足點”。比亞迪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工廠已開始生產電動大巴,吉利旗下的沃爾沃公司在南卡羅來納州擁有一家汽車制造廠。
不僅如此,美國要如何落實對中國汽車軟件的禁令也引起質疑。美國加州咨詢公司Dunne Insights首席執(zhí)行官邁克爾·鄧恩(Michael Dunne)表示,許多汽車軟件是開源的,可能無法確定某一行代碼的來源,“‘中國軟件’到底是什么?他們能多嚴格地定義它?”
鄧恩指出,如果美國通過并嚴格執(zhí)行對中國軟件的禁令,可能只會迫使汽車制造商使用非中國軟件構建一個單獨的北美供應鏈。他認為,這最終可能導致全球汽車市場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由美國和加拿大組成的“高價低技術孤島”,另一個是由世界其他地區(qū)組成的價格更低、數字化程度更高的市場。
“美國企業(yè)在技術方面落后,家庭在消費方面疲軟,這在某種程度上令人意外?!薄督鹑跁r報》總結說,“如果沒有足夠的國內產量和保有量來賦予其壓倒性的影響力,美國的電動汽車貿易和技術政策將難以對全球市場產生影響,這個市場早已迅速發(fā)展起來。”
美國商務部9月23日宣稱,將提議禁止美境內智能網聯汽車使用來自中國的關鍵硬件和軟件。美國商務部信息和通信技術辦公室負責人利茲·坎農(Liz Cannon)表示,預計任何在中國生產并在美國銷售的汽車都將被列入禁令范圍。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林劍回應說,中方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針對中國的相關企業(yè)及產品采取歧視性做法。我們敦促美方尊重市場原則,為中國企業(yè)提供開放、公平、透明、非歧視的營商環(huán)境,中方將堅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9月25日表示,近年來,美方對中國汽車加征高額關稅、限制參加政府采購、出臺歧視性補貼政策,現在又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污蔑中國網聯車軟硬件及整車“不安全”,限制在美國使用。美方做法毫無事實依據,違反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是典型的保護主義做法,嚴重影響中美在網聯車領域正常合作,擾亂和扭曲全球汽車產業(yè)鏈供應鏈,也會損害美國消費者的利益。美方做法也是利用政府力量干擾企業(yè)經濟商業(yè)合作的非市場行為,構成經濟脅迫。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國家安全的錯誤做法,立即撤銷相關限制措施,停止對中國企業(yè)的無理打壓。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yè)的合法權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電動汽車- 責任編輯: 陳思佳 
-
“在黎滯留11天華人絕望中等到了中國輪船”
2024-10-04 14:25 巴以恩仇錄 -
“英國終于還了”,中國又躺槍
2024-10-04 14:18 不列顛 -
“內塔尼亞胡用了我的衛(wèi)生間,然后就檢測出了竊聽器”
2024-10-04 12:40 不列顛 -
日本新外相:若總說“厭惡中韓”,那外交就搞不成了
2024-10-04 11:24 中日關系 -
“拜登罕見透露”,國際油價狂飆5%
2024-10-04 11:12 伊朗局勢 -
涉臺海,俄外長最新發(fā)聲
2024-10-04 10:06 中俄關系 -
轉折點來臨,德國外長將訪華?
2024-10-04 09:03 德意志 -
事涉中國,“德國將投反對票,西班牙呼吁妥協”
2024-10-04 08:59 觀察者頭條 -
“歐盟落后中美,再不改變就會消亡”
2024-10-04 08:14 法國見聞 -
以軍對貝魯特發(fā)動11次襲擊,“目標是納斯魯拉繼任者”
2024-10-04 08:03 巴以恩仇錄 -
中國海警現身阿拉斯加附近,“打亂美國布局”
2024-10-04 08:03 中美關系 -
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2024-10-03 22:37 烏克蘭之殤 -
伊朗喊話美國:伊朗單方面自我克制的階段已經結束
2024-10-03 22:27 伊朗局勢 -
事關中國,歐盟明日投票,德國總理及財長發(fā)聲反對
2024-10-03 21:04 -
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2024-10-03 17:55 伊朗局勢 -
以軍稱打死加沙地帶哈馬斯領導人
2024-10-03 17:35 巴以恩仇錄 -
“納斯魯拉死前已同意停火”
2024-10-03 16:52 -
日本新首相石破茂被檢舉
2024-10-03 15:15 日本 -
他談中東問題強扯中國:影響力增強,卻不愿跟我們合作
2024-10-03 14:17 中美關系 -
衛(wèi)星圖像顯示,以軍F-35所在地機庫被伊朗導彈炸出大洞
2024-10-03 14:16 巴以恩仇錄
相關推薦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119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156白忙活了?“特朗普大發(fā)雷霆,怒噴烏歐不切實際” 評論 133“收獲季到了,美國大豆卻又遭‘當頭一棒’” 評論 71被解職后,佩通坦發(fā)聲:接受裁決 評論 152最新聞 Hot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海”?英防相否認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
投訴“魯迅夾煙墻畫”當事人,道歉了
-
民生銀行半年報:凈利潤下降4.87%、資產總額下降0.59%
-
光大銀行半年報:營收下降5.57%,但凈利潤增長0.55%
-
俄方:普京與金正恩會晤正在醞釀中
-
“意在制衡中國”,中方警告美日
-
鳩山將出席九三閱兵,日本政府回應
-
女子上廁所多次遭偷窺,西安警方通報
-
白忙活了?“特朗普大發(fā)雷霆,怒噴烏歐不切實際”
-
莫迪在日本提到中國
-
“很高興受邀,中國戰(zhàn)勝日本是值得慶祝的歷史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