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可辛:什么人拍什么電影,下次有“如履薄冰”還會拍出來
-
胡雨清.
【文/新潮觀魚】
“下次再有‘我這一生,如履薄冰’這種臺詞該不該說出來?我還在考慮。但我想到時候還是會拍出來。什么人拍什么電影,你騙不了人,裝不了,因為你是什么就是什么。”
電影《投名狀》里,龐青云(李連杰 飾)謹慎地走過冰面,留下臺詞“我這一生,如履薄冰”,2007年上映后有人批評這句臺詞“殺死了這一幕鏡頭語言的意境”“少了留白的藝術(shù)”。18年后,這句臺詞又被不少觀眾奉為“經(jīng)典”,成了二創(chuàng)平臺的“熱?!?。
導演陳可辛坦言,創(chuàng)作者無法偽裝,再選一次,他還會借角色之口明明白白地說出自己想表達的意思,“我喜歡跟觀眾交流,不喜歡太留白,喜歡把我想的東西講得很清楚。”
電影《醬園弄·懸案》還未全國上映時,陳可辛參加了上影節(jié)“電影學堂大師班”活動,與普通觀眾坦誠交流了一個多小時。沒多久《醬園弄·懸案》口碑發(fā)酵,兩極分化嚴重,淹沒在了暑期檔的激烈競爭中,掉出票房榜前十。回看陳可辛“大師班”那晚的發(fā)言,似乎能找到這位“愛找大明星,但不甘心拍純商業(yè)片”的導演的掙扎與堅持。
“把三個男明星放一部電影里,比三個‘女一’放在一起難”
《投名狀》上映于2007年,彼時內(nèi)地電影市場過億票房越來越多,從《英雄》開始有了商業(yè)大片的概念,投資水漲船高,武俠片、戰(zhàn)爭片等大投資巨制頻出,從來沒拍過戰(zhàn)爭片的陳可辛也硬著頭皮拍完了這部“華語巨制”。在他眼里,《投名狀》是當時“拍過最難、最苦的戲”,他甚至在北京開機后一度逃回香港。
該片集齊了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當年香港金像獎12提8中,助李連杰拿到金像“影帝”,看起來風光無限,上映時卻備受爭議:有人認為“文戲太多”,浪費功夫明星李連杰,女主蓮生(徐靜蕾 飾)像個“工具人”,感情戲邏輯單薄,戰(zhàn)爭場面也被詬病疑似為了照顧國際市場把歷史背景模糊化處理,削弱了中國觀眾的共鳴和時代批判性。
2007年,(左起)金城武、劉德華、李連杰出席記者會。 新華網(wǎng)
上映后,《投名狀》豆瓣評分一直在6分徘徊,直至電影上映十年后,才逐漸被“翻案”,目前豆瓣評分已漲至7.9分,28.66萬人參與評分。有網(wǎng)友在2017年寫下:“那個時候大家眼格高,如果知道后面十年電影有多爛的話會更珍惜點。”
陳可辛直言,《投名狀》當時不僅和部分觀眾對動作戲的審美意愿背道而馳,也不符合當時外國人對中國片從《臥虎藏龍》到《英雄》《十面埋伏》建立起的古裝審美,搭不上當年“中國熱”的車,海外成績達不到投資方啟用這組巨星陣容的標準。
公開資料顯示,該片國內(nèi)票房2億,但制作成本高達3億。當時關(guān)于“三位主演片酬差距大有人不滿”的傳聞眾說紛紜,也能一瞥這部大制作電影要權(quán)衡多方的難處。
2007年12月10日,電影《投名狀》演員金城武、徐靜蕾、李連杰、向佐、劉德華(由左至右)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合影。 新華網(wǎng)
“冒那么大險,那么多投資拍那么一部戲,找了那么大的明星,國際明星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要把三個男明星放在一起,其實比三個‘女一’放在一起更難。大家以為三個女明星‘難搞’,其實三個男明星可能更‘難搞’。一定要分開他們聊劇本,不能坐在一起聊,要一個一個聊,對每個人都要講一番不同的話,不一定是騙他,但也是‘半真半假’?!标惪尚列χ貞浀?。
他主動提到,被詬病的清軍在蘇州城外狂挖戰(zhàn)壕的場面是自己最期待拍的片段,這源于他上學時對《西線無戰(zhàn)事》的情懷,一戰(zhàn)時戰(zhàn)壕里的情況讓他印象深刻,于是就把這樣的畫面融入了時間背景還要早幾十年的“刺馬案”的改編。
“其實有人質(zhì)疑過,清代會不會有戰(zhàn)壕呢?我覺得圍一個城,城里面有人用弓箭射你,也有槍,外面弄戰(zhàn)壕很合理,所以我就弄了《西線無戰(zhàn)事》的感覺。有時候你被一些畫面影響,你就有一個執(zhí)念要把它拍出來,這些其實都不符合當時的風潮?!?
《投名狀》劇照
編劇張冀至今還記得,馮小剛當年對《投名狀》的評價:“第五代導演越來越像香港導演,而以陳可辛為代表的香港導演,越來越像第五代。”
陳可辛表示,香港導演在市場環(huán)境中長大,不會自視為“藝術(shù)家”,清楚自己的定位就是電影工廠圍城里的“管理員”,是給方向的人。但他內(nèi)心的選擇是,在市場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做個人表達,“那時候觀眾喜歡的是飛來飛去的純動作武俠大片,這不是我會拍的類型,但我想在那個框架里找到我的個人表達?!?
“因為有李連杰,《投名狀》必須是動作片,但它其實是戰(zhàn)爭片,很多戰(zhàn)爭片都是寬鏡頭,我不想有飛,也不想有威亞,所以當時我跟很多團隊有很大的矛盾,矛盾大到我崩潰了,拍了三周,我逃回了香港。”
當時的場景陳可辛畢生難忘:“三個大明星都來了,坐在房車上,在零下20度的北京郊外等了我一個禮拜,我都沒拍完其他動作場面,因為我一直搞不定那個動作的調(diào)性。所以,我完全崩潰了。我跟編劇團隊和監(jiān)制說,怎么辦?然后我逃回香港,恐懼,非??謶?,吃不下,到了吃飯要用湯灌的地步,吃進去每一粒米都像石頭一樣卡在喉嚨里面,體重輕了幾十磅。在香港看了醫(yī)生,拿了藥,(吳)君如跟我說,你不回去,你這輩子都會站不起來?!?
- 責任編輯: 胡雨清 
-
周深錄制綜藝被郭艾倫拖拽超10秒,疑似多處受傷,本人回應
2025-07-13 09:17 -
“西夏陵”,申遺成功!
2025-07-11 22:34 考古 -
姜文7年磨一劍,大鵬信心爆棚,暑期到了中國電影會好起來嗎?
2025-07-11 07:28 新潮觀魚 -
礦產(chǎn)地+38!上半年我國重要礦種找礦取得重大突破
2025-07-10 10:24 -
刀刃向內(nèi)揭開檢察機關(guān)隱藏職能,“這可能是唯一一部”
2025-07-09 18:48 新潮觀魚 -
趙本山女兒回應抑郁癥復發(fā):無法站立說話,不敢讓我爸知道
2025-07-09 11:38 -
打破西方中心論:白鋼50萬字新作揭示地中海文明“無主體博弈”的歷史真相
2025-07-03 17:17 -
中國廣電5G應急通信技術(shù)系列試點工作完成,實現(xiàn)三項首創(chuàng)突破
2025-07-01 13:23 -
打破113項紀錄!從寒假放到暑假,《哪吒2》今日下映
2025-06-30 16:44 -
再添考古新發(fā)現(xiàn)!長沙坡子街又現(xiàn)數(shù)百枚兩漢簡牘
2025-06-30 15:45 城市文脈 -
馬伯庸:歷史題材“當下性”不是強行借古諷今
2025-06-29 13:06 新潮觀魚 -
下個文學改編爆款在哪?作協(xié)推薦了…
2025-06-28 15:24 新潮觀魚 -
白玉蘭最佳電視劇頒給了它? 靠八集篇幅創(chuàng)造了歷史
2025-06-28 07:08 三十而勵白玉蘭 -
最新研究證實:哈爾濱古人類是丹尼索瓦人
2025-06-27 13:53 -
“首播后十年沉寂,《大明王朝1566》是我表演生涯很獨特的經(jīng)歷”
2025-06-27 12:12 新潮觀魚 -
白玉蘭如何選?“傳統(tǒng)數(shù)據(jù)證明不了這兩年的好劇”
2025-06-27 11:12 新潮觀魚 -
“來內(nèi)地拍戲我逼著自己練好普通話”
2025-06-26 19:57 新潮觀魚 -
影視人才培養(yǎng)報告發(fā)布:視聽平臺成新人“首機會”核心供給方
2025-06-26 13:02 新潮觀魚 -
返現(xiàn)30%上不封頂! 這些國家為中國“卷”起來了
2025-06-25 11:42 新潮觀魚 -
獲金爵獎評委會大獎的日本片,講什么的?
2025-06-24 16:09 新潮觀魚
相關(guān)推薦 -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81白忙活了?“特朗普大發(fā)雷霆,怒噴烏歐不切實際” 評論 121“收獲季到了,美國大豆卻又遭‘當頭一棒’” 評論 65被解職后,佩通坦發(fā)聲:接受裁決 評論 149“中國風機有個根本優(yōu)勢,西方學不來” 評論 86最新聞 Hot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
投訴“魯迅夾煙墻畫”當事人,道歉了
-
民生銀行半年報:凈利潤下降4.87%、資產(chǎn)總額下降0.59%
-
光大銀行半年報:營收下降5.57%,但凈利潤增長0.55%
-
俄方:普京與金正恩會晤正在醞釀中
-
“意在制衡中國”,中方警告美日
-
鳩山將出席九三閱兵,日本政府回應
-
女子上廁所多次遭偷窺,西安警方通報
-
白忙活了?“特朗普大發(fā)雷霆,怒噴烏歐不切實際”
-
莫迪在日本提到中國
-
“很高興受邀,中國戰(zhàn)勝日本是值得慶祝的歷史事件”
-
特朗普對哈里斯下手了
-
“已和以色列徹底決裂,包括經(jīng)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