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波:美國、中國與宿命論陷阱——如何管控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
最后更新: 2024-08-02 11:11:56臺?!凹t線”
臺灣問題是唯一可能導致中美兩國陷入全面對抗的問題。目前,一個危險的循環(huán)正在展開。美國擔心中國大陸對臺灣的潛在攻擊,正在加快對臺軍售和擴大在臺培訓和人員交流,以加強臺灣的防御,在軍事上把臺灣變成一只“豪豬”。作為回應,憤怒但越來越自信的中國,派出更多戰(zhàn)機定期飛越臺灣海峽中線,而這條線此前被認為是兩岸之間的緩沖區(qū)。
許多西方觀察家認為臺灣將成為下一個烏克蘭。然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2023年的香格里拉對話會期間表示,“與中國的沖突既不是迫在眉睫,也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中方相信仍有可能和平統(tǒng)一,臺海就不會發(fā)生戰(zhàn)爭。如果中國懷疑和平統(tǒng)一永遠無望,那么中方的打算就會改變。但即使今年一月民進黨的賴德清(他曾稱自己是務實的“臺獨”工作者)當選臺灣地區(qū)領導人之后,也沒有跡象表明大陸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今年4月,習近平主席會見臺灣地區(qū)前領導人馬英九時表示,必須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關鍵是堅持體現(xiàn)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核心是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基本事實有共同的認知。
1月30日,中國民航局宣布將從2月1日起取消M503航線自北向南的飛行偏置,并啟用M503航線的W122、W123銜接航線的由西向東運行。圖中紫色為臺灣當局所謂的“海峽中線”,紅色為先前經由M503偏置航線飛行的實際航線,而綠色是現(xiàn)在開始啟用的原始M503航線
中國從未宣布過統(tǒng)一的時間表。中國的國防預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仍然很低,幾十年來一直低于2%。這個數字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的自信,以及中方對中美關系的評估。中國正在保持克制。佩洛西竄臺引發(fā)了中國在臺灣周圍的軍事演習,演習包括發(fā)射實彈和導彈。但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蔡英文于2023年4月在加州會見了佩洛西的繼任者、時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大陸隨后的演習要溫和得多。
大陸也在盡最大努力贏得臺灣的民心。在新冠疫情之前,約有150萬臺灣人在大陸工作和生活,這相當于臺灣人口的6%左右。他們似乎并不介意生活在一個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中,只要它能給他們提供比在臺灣更好的經濟機會。2023年9月,中國大陸公布了一項計劃,以便臺灣人在福建?。ㄅc該島隔海相望)生活和工作更加便利,包括允許他們購買房產,承諾對在公立學校就讀的臺灣學生給予平等待遇,并通過橋梁、天然氣和電力將中國港口城市廈門和相距僅幾英里的臺灣金門島連接起來。
臺灣問題是中美之間最敏感的問題,華盛頓絕不能掉以輕心。為了在臺灣海峽實現(xiàn)和平,美國應該向中國保證,它無意偏離其公開承諾的“一個中國”政策。盡管俄羅斯的侵犯非常嚴重,美國領導人拒絕就烏克蘭問題與俄羅斯發(fā)生正面沖突。同樣,美國應該把與中國開戰(zhàn)視為不可逾越的紅線。
不是朋友,更不是敵人
除了這些摩擦領域之外,中美還有很多合作的空間。三個領域尤其值得關注:網絡、太空和人工智能。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中國和美國應該帶頭制定這些領域的規(guī)章制度。如在網絡戰(zhàn)中,各國應避免攻擊關鍵信息網絡,如軍事指揮和控制系統(tǒng)。中美應該交換一份敏感目標清單,這些目標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被視為禁區(qū),不應該受到攻擊。為避免太空軍備競賽,各國應通過談判達成一項具有約束力的條約,承諾不在太空部署武器,并鼓勵就規(guī)則和負責任的行為進行討論。2023年11月的加州峰會上,中美兩國領導人達成建立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間對話機制的共識。即使不可能阻止人工智能被用于軍事目的,中美兩國至少應該在降低與人工智能軍事系統(tǒng)相關的風險方面發(fā)揮帶頭作用。在這方面,沒有什么比確保人類對核指揮和控制系統(tǒng)的絕對控制更加重要。
與冷戰(zhàn)期間一樣,另一個重要的合作領域是限制核武器帶來的風險。但中美之間關于核裁軍的討論還看不到希望。中國在核武器方面相對于美國的劣勢,使得中國不愿參與雙邊或多邊的核裁軍談判。目前,雙方沒有在核領域舉行高層會談的計劃。
但中國和美國過去曾在這一領域進行過合作。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成功試驗核彈后,中美共同予以譴責,并達成了核武器 “互不瞄準”協(xié)議,即中美承諾不再將核武器瞄準對方,并在2000年將這一協(xié)議拓展到五核大國(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和美國)。合乎邏輯的下一步應當是雙方相互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保證不會發(fā)動首輪核攻擊。中國恪守這一政策,但美國尚未承諾,盡管根據拜登政府的描述,美國當前的政策與中國的政策已經非常接近:美國只會“在極端情況下考慮使用核武器來捍衛(wèi)美國或其盟友與伙伴的核心利益”。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不排除核報復,因此它不會消除核武器的威懾力量。
中美之間不斷縮小的差距可能會加劇兩國的競爭,但這也意味著兩國有更充分的理由攜手應對共同挑戰(zhàn)。例如,在中東問題上,中美在兩個核心議題上持有相似的立場:找到一個“兩國方案”解決巴以沖突,以及防止伊朗發(fā)展核武器。由于以色列在加沙的戰(zhàn)爭仍在繼續(xù),“兩國方案”似乎是幻想。但這場戰(zhàn)爭讓更多人意識到,現(xiàn)狀是不可持續(xù)的。沒有戰(zhàn)爭會永遠持續(xù)下去。中美應該共同努力,使“兩國方案”成為指導未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和平共處的首要原則。
5月10日美國紐約,聯(lián)合國大會第十屆緊急特別會議恢復舉行,以色列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吉拉德·埃爾丹在大會上發(fā)言,譴責聯(lián)大通過涉巴勒斯坦入聯(lián)決議(美國照常投下了“反對”票),并現(xiàn)場粉碎了《聯(lián)合國憲章》。圖源:Derek French/Shutterstock/澎湃影像
中美還必須共同努力,防止伊朗發(fā)展核武器。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可以發(fā)揮重要作用:伊朗信任中國。面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中國通過購買伊朗的石油為其經濟提供了支持。北京應該向德黑蘭明確表示,盡管伊朗有權為和平用途發(fā)展核能,但絕不能發(fā)展核武器,這樣做很可能會引發(fā)以色列先發(fā)制人的打擊,甚至是以色列和美國的聯(lián)合打擊。伊朗發(fā)展核武器也必然會招致聯(lián)合國的嚴厲制裁——而中國,盡管是伊朗最大的貿易伙伴,也必須遵守聯(lián)合國的制裁。
作為大國,中美可能永遠不會成為好朋友,但兩國可以避免成為敵人。保持冷靜的頭腦和審慎的樂觀,將有助于維持世界上最重要雙邊關系的穩(wěn)定。宿命論和魯莽只會把兩國推向雙方都不愿看到的沖突。
- 原標題:America,China,and the Trap of Fatalism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蘇恒瑞 
-
駐以大使館提醒:做好防范火箭彈、無人機等各類襲擊的準備
2024-08-02 10:22 巴以恩仇錄 -
“波音首個工程師來自中國,如今在印招人是在華20倍”
2024-08-02 09:54 波音危機 -
炸彈就在賓館內,兩個月前就藏好了?
2024-08-02 09:33 巴以恩仇錄 -
500億美元,沙特主權財富基金與6家中國機構簽備忘錄
2024-08-02 08:53 -
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組舉行首次高官會議
2024-08-02 08:08 中美關系 -
“印度,永遠不會成為美國的正式盟友或伙伴”
2024-08-01 22:54 -
“多虧她我才轉頭,她救了我的命”
2024-08-01 22:39 美國大選 -
“今晚伊朗和多個盟友在德黑蘭開會,商討報復以色列”
2024-08-01 21:51 巴以恩仇錄 -
3名女童遇害,謠傳17歲嫌犯是“伊斯蘭移民”致唐寧街爆發(fā)騷亂
2024-08-01 21:21 不列顛 -
以官員:我們故意選在伊朗下手
2024-08-01 20:51 巴以恩仇錄 -
-
哈馬斯回應以軍:只有領導層才能確認是否死亡
2024-08-01 19:55 巴以恩仇錄 -
黎巴嫩真主黨證實:高級軍事指揮官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
2024-08-01 17:50 -
以軍宣告“重要里程碑”:剛拿到情報,他被炸死
2024-08-01 17:47 巴以恩仇錄 -
“諷刺的是,在這兒有軍事存在的不是中國,而是三個西方國家”
2024-08-01 17:38 一帶一路 -
以軍炸死哈馬斯軍事部門首領
2024-08-01 16:54 巴以恩仇錄 -
馬來西亞總理悼念哈尼亞,貼文被他們刪了
2024-08-01 16:38 大公司 -
真心環(huán)保,是不是該歡迎中國電動車?美駐華大使狡辯
2024-08-01 16:30 中美關系 -
特朗普:反對人人擁有電動車,我們的油比沙特、俄羅斯還多…
2024-08-01 16:15 美國大選 -
哈馬斯領導人被暗殺是否會影響中國在中東的和平努力?外交部回應
2024-08-01 16:09
相關推薦 -
“歐洲人表面支持特朗普,暗中卻試圖破壞” 評論 4“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評論 117“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88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209最新聞 Hot
-
“歐洲人表面支持特朗普,暗中卻試圖破壞”
-
“反制法”在手,但盧拉“不急于”報復美國
-
胡塞武裝誓言報復
-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烏克蘭前議長遭槍殺,澤連斯基發(fā)聲
-
“印度不會屈服”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xiàn)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海”?英防相否認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