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學院直播廳第八期(上)| 如果總把中國當對手,韓國經濟發(fā)展空間會越來越小
6月5日,韓國國會通過了旨在調查前總統(tǒng)尹錫悅內亂真相的“內亂特檢法”和“金建希特檢法”。此前,這兩部法案曾多次在國會通過,但因時任總統(tǒng)或代總統(tǒng)行使否決權而被廢棄。
此前一天,剛剛上任的韓國新總統(tǒng)李在明下令成立了“緊急經濟應對工作組”,這也是他就任后下達的第一道行政命令,展現出其恢復韓國民生、振興經濟的決心。
經歷戒嚴事件引發(fā)尹錫悅下臺后的內政亂局,和三年來對美亦步亦趨與華交惡,李在明時代的韓國,將如何在實用主義政策之下,讓韓國政治、經濟走上正軌?中韓經濟合作能否迎來新的局面?
觀察者網《觀學院直播廳》第八期邀請上海外國語大學杰出教授黃靖、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教授、韓國世宗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鄭載興教授進行對話,解讀李在明時代的中韓關系與東北亞局勢。以下為文字稿上篇。
【整理/觀察者網 李泠、郭涵】
·外部環(huán)境會投射韓國內政,僅靠李在明很難改變
黃靖:觀察者網的觀眾和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們知道韓國大選已經結束,李在明不出所料,以較大優(yōu)勢贏得了此次大選,當選為韓國總統(tǒng)。這次大選無疑對半島局勢,以及半島周邊國家、亞太地區(qū)乃至整個世界局勢都會產生一定影響。
在這里,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了韓國世宗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鄭載興教授,以及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教授,還有我本人,來就此次韓國大選及其影響和意義展開深入討論。
我們知道,在此次韓國大選中,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獲得了49.42%的選票。同時,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的得票率比預計稍好一些,獲得了將近41.15%的選票。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獲得了8.34%的選票。仔細分析會發(fā)現,如果把反對黨的金文洙和李俊錫的得票率加起來,是49.49%。這樣看來,與上一次李在明和尹錫悅對決的大選相比,實際差距并不大,兩次大選差距都是0.7%左右。
由此可見,韓國作為一個社會和國家,仍處于高度分裂的狀態(tài),而且分裂的雙方似乎勢不兩立,這也導致了政治上的極化現象。此次大選似乎進一步印證了這一態(tài)勢。關于這樣的局勢,我想先問一下鄭載興教授,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鄭載興:這次大選非常重要。我們能看到,在尹錫悅上臺的這三年里,無論是國際局勢還是韓國國內,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回顧過往,不管是尹錫悅政府,還是之前的文在寅政府、樸槿惠政府,韓國無論是進步派政府還是保守派政府,雖然政治立場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有一個默認的共識,那就是中韓關系要維持友好。畢竟對于韓國來說,中國是其最大的貿易伙伴國,也是距離最近的鄰國。
觀學院直播廳|韓國世宗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鄭載興教授
然而,尹錫悅上臺之后,中韓關系出現了根本性的重大轉變。在我個人看來,這種變化著實有些不可思議。
從歷史角度看,1992年中韓建交時,雙方就已經達成了某種共識。盡管中韓兩國在政治、文化、價值體制上存在差異,但還是在睦鄰友好的關系基礎上建立了外交關系,并共同經歷了將近30年的快速發(fā)展。
尹錫悅上臺之后,其對華政策基調是所謂的“價值外交”。也就是說,在對待其他國家時,相較于國家利益,他更看重價值觀念。我個人特別反感這種以理念和價值為導向的外交方式,因為一旦用這種方式去審視一個國家,就很難與持有不同價值觀的國家建立友好關系。按照這樣的邏輯,像韓國和中國、朝鮮這樣價值觀不同的國家,似乎就無法成為合作伙伴,這有點類似于新冷戰(zhàn)的模式。
實際上,韓國目前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冷戰(zhàn)早已結束,但朝鮮半島乃至韓國本身仍未擺脫冷戰(zhàn)的陰影。韓國國內仍有許多政治團體利用這一點來謀取自身的政治利益。
尹錫悅上臺后提出的對外政策,尤其是針對中國的政策,其核心就是以價值觀來評判對方。再加上印太戰(zhàn)略、韓美日一邊倒的外交政策,使得中韓關系在經歷了近30年的發(fā)展后,開始出現倒退,摩擦和糾紛不斷增多。
而李在明上臺后,韓國的對華政策預計會擺脫意識形態(tài)的束縛,變得更加務實,會以實用主義的視角來看待中韓關系。我認為,這將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不過,目前韓國國內保守和進步兩方勢力對立嚴重,因此中韓關系在未來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我們還需要做很多工作,來探討雙方如何相向而行、達成共識。
黃靖:鄭教授認為,如果將價值觀作為外交和內政的主軸,不僅會導致東亞地區(qū)關系緊張——畢竟利益沖突尚可通過妥協(xié)解決,但價值觀沖突卻很難調和。我們也注意到,尹錫悅的這種做法進一步深化甚至惡化了韓國國內的社會對立。進步力量和保守力量由于價值觀不同,產生了所謂的身份政治對立和價值觀對立,社會撕裂程度非常嚴重。
1月21日,尹錫悅出席韓國憲法法院彈劾審判庭審辯論央視新聞
我們都清楚,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團體,如果內部出現了這種難以彌合的嚴重分裂,對整個國家的內政外交以及未來發(fā)展都會造成極大的危害。所以詹教授,您認為李在明當選之后,是否有助于改善甚至修復韓國這種內在的分裂,讓韓國能夠更加團結一致地向前發(fā)展?還是說,您覺得這種分裂已經難以修復了?
詹德斌:簡單來說,我認為李在明當選后要緩解韓國內部分裂局面的難度很大,下面我從兩個方面來闡述。
首先,從本次大選李在明的得票率來看,僅靠他本人的努力是比較困難的。
尹錫悅政府在過去三年的執(zhí)政表現實際上非常失民心,特別是去年經歷戒嚴到彈劾的過程后,我們可以看到韓國六成國民實際上都希望實現政權交替。然而,投票結果顯示,李在明實際上只拿到了接近50%的選票。這說明什么?這些人可能希望政權交替,但對李在明本人可能不太滿意,當然其中有保守勢力和保守媒體惡意塑造形象的因素,這是第一個方面。
其次,我認為還有一個結構性因素在起作用。這個結構性因素是從冷戰(zhàn)到現在一直遺留下來且未被打破的韓國外部環(huán)境。
韓國的外部環(huán)境具有雙重性。一方面是朝韓之間的對立,這是一種敵對型的二元零和對立。2023年,朝鮮將韓國列為“交戰(zhàn)中的敵對國家”,而非同一民族。韓國的每次保守政權上臺時,也會把朝鮮視為敵人。所以,朝韓之間是一種敵對性的關系。
如果我們再把結構往上拓展一層,即朝韓背后的陣營,或者說從東北亞層面來看,最近幾年我們一直用“新冷戰(zhàn)”這個詞來形容東北亞局勢。大家可以看到,美俄關系緊張,中美戰(zhàn)略競爭激烈,這實際上導致韓國所處的外部環(huán)境更加敵對化。
觀學院直播廳|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教授
這種敵對的外部環(huán)境會投射到韓國國內,使得韓國國內的兩大陣營分別代表著這兩種情況。比如,韓國的保守陣營以國民力量黨為代表,他們認為整個大韓民國是他們建立起來的,因此要奉行親美、親日的政策。而隨著韓國民主化進程的推進,進步政權開始上臺,他們推行對朝緩和、對華交流的陽光政策,主張同中國、俄羅斯緩和關系。這在保守陣營看來,幾乎就是“投敵”行為。所以,尹錫悅在戒嚴過程中就把以李在明為代表的進步陣營稱為“反國家勢力”。
也就是說,韓國處于這樣一個敵對的結構之下,如果外部環(huán)境得不到改善,韓國國內兩大陣營之間的對立很難在短期內得到緩解。換句話說,僅靠李在明總統(tǒng)一個人去推動國家和解、國內團結,我估計很難做到。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撕破臉!兩人公開對線,刀刀見血
2025-06-06 08:52 特朗普 -
澳大利亞吹噓:相對中國,我們更安全可靠
2025-06-06 08:42 -
馬斯克稱特朗普的名字在愛潑斯坦文件里,白宮回應
2025-06-06 08:36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馬斯克:特朗普應該被彈劾
2025-06-06 06:42 -
朝鮮證實驅逐艦已扶正,下一階段修復作業(yè)將在羅津修船廠進行
2025-06-06 06:41 朝鮮現狀 -
烏克蘭基輔市傳出爆炸聲
2025-06-06 06:35 烏克蘭之殤 -
美國拿新方案持續(xù)施壓,西班牙堅稱:2%夠了
2025-06-05 23:51 觀察者頭條 -
“不同過去,中國制造將成為高品質象征”
2025-06-05 23:23 人工智能 -
為拜登鳴冤?宣傳新書?前白宮發(fā)言人:已退出民主黨
2025-06-05 23:05 美國一夢 -
“特朗普私下夸上了:夠狠夠硬”
2025-06-05 22:50 烏克蘭之殤 -
習近平同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通電話
2025-06-05 22:44 中美關系 -
烏軍證實:俄使用彈道導彈襲擊烏訓練場
2025-06-05 22:05 烏克蘭之殤 -
“烏軍此次行動,暴露美國一個致命弱點”
2025-06-05 21:11 烏克蘭之殤 -
習近平同特朗普通電話
2025-06-05 20:51 -
印尼:若證明殲-10性能優(yōu)越價格合理,為何不買?
2025-06-05 20:33 觀察者頭條 -
韓正會見中美高級別二軌對話美方代表團
2025-06-05 19:47 中美關系 -
美越“零關稅互免”?美商務部長一口回絕:我們不蠢
2025-06-05 18:37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15年砸了70億美元,加州高鐵一條軌道都沒鋪…”
2025-06-05 17:58 美國一夢 -
果然要賴賬!“拜登的撥款過于慷慨,我們在重新談”
2025-06-05 17:0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美企抱團叫喚:明明最初是我們領先,現在要輸給中國了
2025-06-05 15:41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180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174白忙活了?“特朗普大發(fā)雷霆,怒噴烏歐不切實際” 評論 138“收獲季到了,美國大豆卻又遭‘當頭一棒’” 評論 72最新聞 Hot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英防相否認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
投訴“魯迅夾煙墻畫”當事人,道歉了
-
民生銀行半年報:凈利潤下降4.87%、資產總額下降0.59%
-
光大銀行半年報:營收下降5.57%,但凈利潤增長0.55%
-
俄方:普京與金正恩會晤正在醞釀中
-
“意在制衡中國”,中方警告美日
-
鳩山將出席九三閱兵,日本政府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