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鴻生|從七十年代的保釣運動談重新認識中國
最后更新: 2019-10-11 07:49:56其中起重大作用的是殷海光的自由主義與個人主義、柏楊批判中國傳統(tǒng)的“醬缸文化”說、李敖的個性解放與青年崇拜,以及美國新聞處所出版的、印刷精美的大量中文圖書,用來宣傳美式民主自由、現(xiàn)代化理論與前衛(wèi)藝術(shù)。這些話語是與國民黨的民族精神與國家觀念對著干的,特別投合當時進入青春叛逆期,在苦悶的聯(lián)考教育體制下尋求解脫的第一批臺灣戰(zhàn)后新生代。這套可以籠統(tǒng)稱之為自由主義的思想框架,隨著臺灣的經(jīng)濟發(fā)展,也構(gòu)成了如何認識中國的強大指引,一直延續(xù)至今。
當時隨著臺灣對美國的開放,歐美六十年代青年運動的各種思潮,也透過各種管道滲入臺灣。雖然這些東西在少數(shù)的進步知識青年圈子起了不小作用,也引發(fā)對中國認識的反思,但是提供給六十年代戰(zhàn)后新生代的整個思想氛圍,基本上還是親美反共的。
臺灣戰(zhàn)后新生代一直要到七十年代,才在保釣運動與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問北京這兩個重大事件的沖擊下,開啟了從社會主義來重新認識中國的新視野。保釣運動所開啟的重新認識的中國,卻是“文革”高潮時的中國,有很多遮蔽與扭曲,但即便如此,卻再也不是用西方霸權(quán)的眼光,所謂的帝國之眼,來看待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歷史與自己的先祖了。
雖說這是戰(zhàn)后臺灣青年的第三次啟蒙,但是這視野在當時戒嚴的環(huán)境下卻必須以十分隱諱與拐彎抹角的方式來表現(xiàn),不像美式自由主義那樣可以公然宣揚。由于社會主義觀點只能局限在少數(shù)圈子內(nèi),因此就一直沒能在臺灣形成一個強大的政治運動。然而作為廣義的左派思潮,尤其是蘇聯(lián)垮臺后歐美流行的各色各樣西方新左思想,倒是在解嚴之后的臺灣思想界與社會運動界流行開來,并且影響到如何看待當代中國。
保釣愛國人士致尼克松的信
這三大思想框架──民族主義、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正是西方現(xiàn)代啟蒙運動幾百年來的三大思想支柱,在戰(zhàn)后藉由各種政治或社會載體,影響著臺灣戰(zhàn)后幾代知識分子的中國認識。今天臺灣對中國認識的紛紛擾擾,不管“統(tǒng)獨藍綠”,也無論政治或社會運動,基本上脫離不了這三種西方啟蒙思想的主導、糾結(jié)與局限。然而我們可以看出這些不是從自身社會產(chǎn)生的思想(甚至已僵化成意識形態(tài)),不論互相如何爭論,都在共同制造對當代的以及歷史的中國的刻板印象,并進而在生活與感覺層次上形成對中國的各種偏見與成見。
當然在1949年跟著國民黨撤退來臺的,還有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出來的一些人物與思想,例如新儒家、一貫道與“人間佛教”的各種教團等。他們與國府的關(guān)系,除了早期的一貫道外,大致相安無事。同時臺灣的鄉(xiāng)間鄰里也還保存著日據(jù)五十年劫后余生的地方傳統(tǒng)文化與習俗,雖然這一部分一直受到國民黨的忽略與壓抑。然而這些屬于傳統(tǒng)的東西在當年追求進步的知識青年中卻比較缺乏吸引力,也沒能形成具有改變社會的政治動能,因而在社會上一直有著保守的形象,被進步知青視為落后中國的茍延殘喘。
三、五十年后的再一次重新認識中國
可以說,今天臺灣人認識中國不脫以上這些學自西方的思想框架,及其各色各樣的變種。這些互相糾結(jié)、彼此矛盾的思想框架,如今讓我們在面對西方強勢的話語霸權(quán)時顯得捉襟見肘,何況這些思想框架面對當下的西方本身的困局,也已經(jīng)力不從心。說到底這幾種思想框架本來就是西方世界因應(yīng)其自身問題而產(chǎn)生的,只是在西方的話語霸權(quán)下被夸張成普世價值。這些東西被拿到中國來,確實在特定時空下提供中國解決了不少與西方現(xiàn)代世界碰撞的問題。且讓我們用“體用”關(guān)系做比喻,這些思想畢竟只是在“用”的層面發(fā)揮作用,要拿這些東西來當成可以讓人安身立命的“體”,必然矛盾百出、彼此捍格,身心不得安頓。
如今保釣運動四、五十年過去了,我們也開始認識到,當這些屬于用的層次的思想框架占據(jù)了體的位置,就會變成僵化的意識形態(tài)。時代要求我們要再一次的“重新認識中國”,這即意味著必須超克這些僵化的意識形態(tài),而從中國自身這個“體”來認識自我。多年來兩岸都有不少人開始反思百年來中國歷史的道路,我們顯然迎來了再一次重新認識中國的契機,不再以西方的任何一種意識形態(tài)來看待自己,而是能真正地尋回自我。如此,我們是否可以期待一次橫跨海峽兩岸、具有真正自由與創(chuàng)造精神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來臨?
- 原標題:鄭鴻生|從七十年代的保釣運動談重新認識中國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超級大白鯊”武裝直升機登場
2019-10-11 07:35 -
山東菏澤公交車事故已致3死3傷,當?shù)爻闪⒄{(diào)查組
2019-10-11 07:33 -
無錫高架橋事故致3死2傷 初查系超載所致
2019-10-11 06:48 觀察者頭條 -
@交通發(fā)布:一輛嚴重超載貨車可能為坍塌直接原因
2019-10-10 21:51 -
垮塌瞬間,三輪車男子躲過一劫
2019-10-10 21:21 -
建設(shè)國際一流郵輪母港!李強會見亞太郵輪大會嘉賓代表,并為這個示范區(qū)揭牌
2019-10-10 19:57 上海觀察 -
無錫高架橋坍塌 橋下3輛小車被壓
2019-10-10 19:57 -
港政務(wù)司長痛心:2379名被捕者中16歲以下104人
2019-10-10 19:41 香港 -
國慶聽習語,奮斗再出發(fā)!
2019-10-10 19:14 國慶70周年 -
習近平將出訪兩鄰國,亮點看點都在這!
2019-10-10 19:13 中國外交 -
川航機長開通微博認證后,瞧瞧他無處安放的魅力
2019-10-10 18:56 暖心聞 -
商場回應(yīng)員工被迫在朋友圈發(fā)廣告換頭像:非強迫
2019-10-10 18:42 -
四川原副省長彭宇行被開除黨籍、政務(wù)撤職
2019-10-10 17:49 廉政風暴 -
天津:嫌疑人在公共場合侮辱國旗,被批準逮捕
2019-10-10 17:46 依法治國 -
海霞:朋友不能成為“噴”友 不能在原則問題上捅刀子
2019-10-10 16:54 -
李小加:香港能否走出大風暴全在于港人自己
2019-10-10 16:35 香港 -
背景板又倒了...哎,為什么要說又...
2019-10-10 16:28 臺灣 -
國務(wù)院任命高雨為國務(wù)院副秘書長
2019-10-10 16:23 -
華科教授的妹妹火了!“她是誰”沖上微博熱搜
2019-10-10 16:07 諾貝爾獎 -
臺灣接連被“斷交” 美官員赴臺安撫
2019-10-10 16:06 臺灣
相關(guān)推薦 -
最新聞 Hot
-
印尼與馬來西亞,找中方談了這兩件大事
-
特朗普承認自己看了
-
普京在華發(fā)聲:與其說是為了領(lǐng)土,不如說是為了…
-
“中國伙伴將獲得合理價格,不像歐元區(qū)虛高”
-
特朗普:堅決上訴,美國輸不起
-
特朗普又輸了
-
“誰說我對俄沒行動?我制裁印度了,這叫沒行動?”
-
特朗普:州長歡迎我,要不要把國民警衛(wèi)隊派去新奧爾良?
-
波蘭總統(tǒng)訪美,特朗普:先搞個戰(zhàn)機編隊飛越白宮
-
“中俄在核電領(lǐng)域合作,目標是超越美國”
-
“中國自主研發(fā)能力驚人,令人嘆為觀止”
-
“大閱兵傳遞信號,中國不會再受欺侮”
-
“我跟普京和澤連斯基談過,他們還沒準備好會面”
-
談了20多年,歐盟史上最大貿(mào)易協(xié)定終于要簽了?
-
關(guān)于美國的億萬富豪,看看這些圖
-
人民幣強勢逼近“7”關(guān)口,A股再創(chuàng)新高迎外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