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翁鳴江:規(guī)則制勝——中國如何挑戰(zhàn)美國的霸權
最后更新: 2022-04-24 10:25:16第二,我們應當團結盡可能團結的力量,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的力量。
自由主義秩序的問題在于,如果一味只強調效益優(yōu)先、效益即公平的話,那么先發(fā)和先富者利用其優(yōu)勢,就會讓后發(fā)者越來越困難、越來越窮,形成“馬太效應”。
相比之下,國家主義秩序力求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包容、公正和公平的社會,支持可以重新分配國家財富的主張。
當我們把自由主義秩序放大到國際社會,那么自由主義秩序容易形成強國越強、弱國越弱,富國越富、窮國越窮的兩極分化局面。
而國家主義的秩序,則無疑就是眾多發(fā)展中國家的救命稻草:面對西方國家通過自由主義所推崇的自由貿易和全球化,多數(shù)發(fā)展中國家都會采用帶有“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的國家主義政策,來保護自己的本土產業(yè)。事實上,發(fā)達國家自身對本國弱勢產業(yè)的“保護”舉措,也不勝枚舉,其政策制定者對“貿易保護主義”的看法并不天真。
這也是為什么,西方國家對發(fā)展中國家的援助,通常會有兩種傾向。一類是夾帶有各種“私貨”,如不時要求對方國家降低關稅、拆分國企、開放市場等等作為前提條件,從而可以造成或加速這些國家本土產業(yè)的崩潰。
另一類則是要讓發(fā)展中國家產生對西方貸款和援助的嚴重依賴性,讓這些款項大多數(shù)用于從西方購買一次性的服務和產品,從而能造成這些國家“越窮越借,越借越窮”的兩難處境。
從這個角度來說,“天下苦秦久矣”。全世界的大多數(shù)國家,對美國等國家,恣意從其自身角度解釋自由主義秩序規(guī)則,總是美國吃肉、自己只有喝湯的安排,應當是不滿意的。
所以,一方面中國完全可以利用這點讓更多的國家意識到,美國等國家推廣自由主義秩序規(guī)則是別有用心;另一方面,中國通過“一帶一路”等合作方案,也要讓更多的國家切實感受到實惠,而不是那些所謂西式“民主”、“自由”等口惠而實不至的“價值觀”,從而可以使這些國家最后自動和美國保持距離。
最后,我們還需要用一切可行方法,發(fā)展自身的實力。
中國的地理、資源、市場規(guī)模和人口等因素,決定了中國本身就有做世界一極的實力。如果中國在經濟、軍事、科技、外交、政治等方方面面都具備了與美國抗衡甚至超越美國的實力,那么美國等西方國家自然就會安分守己(know its place)。
特別是,自由主義秩序自我宣揚的最大的吸引力之一,是自由和利己主義結合所促進的科技進步。從廣大發(fā)展中國家民眾的視角看,也確實已經形成了自由主義秩序為主的國家“得科技者、得天下”的局面。
舉例來說,即使日本和德國曾經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多方面的制造技術上超越美國,但是當美國發(fā)起新一輪技術和產業(yè)革命后,就很快把德日兩國遠遠甩到了后面。
不否認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大公無私的科學家,就像研制出小兒麻痹癥疫苗卻不申請專利無償捐獻給社會的美國醫(yī)學家喬納斯·索爾克(Jonas Edward Salk)、發(fā)明中國糖丸的病毒學家顧方舟等人。但是,這個世界的絕大多數(shù)科技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還是在利己主義的功名利祿誘惑之下。
美國到今天仍然能夠從全世界吸引最優(yōu)秀的人才,除了本身國力強大之外,自由主義秩序樂土的形象也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
哪怕像航天技術、互聯(lián)網、尖端醫(yī)療、先進武器制造等傳統(tǒng)上美國政府(軍方)占主導地位,且事關國家存亡興衰的領域,美國也長期都是私企挑大梁,或者說,形成了獨特的私企與國家的關系。
比如在航天領域,即使當NASA官僚風氣日重,而洛克希德·馬丁與波音等老牌私企尾大不掉時,美國的對策還是通過NASA的技術輸送,成立新的私企——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
而在中國,目前可以代表當前我們科技技術水平的優(yōu)秀“國家企業(yè)”,特別是在IT領域里,也有很多不是國有企業(yè)。
對中國來說,既要避免貧富分化的進一步擴大,又要保證調動包括國內外私有資本在內的所有實體的積極性,就需要我們在自由和利己主義結合的基礎上,加上國家主義的配方。
這里面,在遵守市場優(yōu)勝劣汰基本規(guī)則的前提下,不僅需要有國家對基礎科學的投入,有國家對部分產業(yè)的引導和補貼,也需要有國家在背后對優(yōu)秀企業(yè)(不管是私有或國有)的大力支持等。
以史為鑒,日本明治維新開始的經濟騰飛,就是靠政府放手扶持私有產業(yè)。韓國財閥當年在政府各種政策的支持和保護之下迅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聞名的“漢江奇跡”。如今世界上制造芯片最強的臺積電(TSMC)公司,當年中國臺灣地方當局不僅注資一億美元,而且在研發(fā)技術等方面給了很多的幫助。當然,歷史也有教訓值得吸取,比如韓國財閥過于擴張后,對國家政治及其他企業(yè)的發(fā)展就有負面影響。
今天,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通過各類投資基金、銀行貸款等方式大力投資和發(fā)展國內的優(yōu)秀企業(yè),則是結合自由主義政策和國家主義政策優(yōu)勢的典范。
總之,今天我們中國要想在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和規(guī)則中要能夠游刃有余,需要和世界上盡可能多的國家一起,共建我們自己的“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秩序。
我們需要秉持實事求是的實用主義精神,結合中國的國情和實際,既要吸收自由主義和國家主義秩序和規(guī)則中對我們有利有益的部分,也要避免兩種秩序和規(guī)則中對我們有損有害的部分。這也是我們可以實現(xiàn)規(guī)則制勝的關鍵。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標簽 國際規(guī)則-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陳軒甫 
-
德國一算,要虧1650億歐元
2022-04-23 19:55 歐洲亂局 -
發(fā)改委秘書長:發(fā)展是最大的安全,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2022-04-23 16:17 觀網財經-宏觀 -
美國后疫情時代最慘一天,道指大跌近1000點
2022-04-23 12:07 觀網財經-海外 -
凈利漲1.8倍,市占近5成:A股綠光下的寧德時代還好嗎?
2022-04-23 09:32 觀網財經-汽車 -
滬深交易所齊發(fā)規(guī)則,深化公司債發(fā)行注冊制改革
2022-04-23 09:15 -
招商銀行原黨委書記、行長田惠宇被查
2022-04-22 17:34 觀網財經-金融 -
打造未來ASML?荷蘭11億歐元培育下一代半導體技術企業(yè)
2022-04-22 17:17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五家中概股被轉入“確定摘牌名單”
2022-04-22 17:03 觀網財經-海外 -
中軟年報:凈利率不足2%,國產麒麟操作系統(tǒng)獲重大突破
2022-04-22 16:16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國家外匯局:一季度結售匯順差587億美元
2022-04-22 15:44 觀網財經-宏觀 -
知乎香港上市,成首家以雙重主要上市回港的中概股
2022-04-22 11:00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易綱:只要確保糧食生產和能源供應,物價將穩(wěn)定在合理區(qū)間
2022-04-22 10:23 觀網財經-宏觀 -
中國證監(jiān)會投資者保護局原一級巡視員曾長虹被捕
2022-04-22 09:38 觀網財經-金融 -
單車毛利超1.6萬美元,特斯拉利潤同比暴漲658%
2022-04-22 09:37 觀網財經-汽車 -
美聯(lián)儲暗示將多次加息50基點,美股高開低走納指振幅逾4%
2022-04-22 09:36 觀網財經-金融 -
如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引入中長期資金?證監(jiān)會召開座談會
2022-04-22 09:31 觀網財經-金融 -
美元破百,對市場意味著什么?
2022-04-22 09:24 觀網財經-海外 -
大公司早報|小紅書回應裁員20% 貝殼回應被美列入“預摘牌名單”
2022-04-22 09:05 大公司 -
經濟日報:資本市場需要信心和耐心
2022-04-22 08:52 中國經濟 -
個人養(yǎng)老金制度正式落地:每人每年繳納上限1.2萬元
2022-04-22 08:41 養(yǎng)老與社保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中國要告訴世界,能把大國競爭變成可控的相互依賴”
-
香港一警員疑被騙至柬埔寨詐騙園區(qū),最新進展
-
“俄軍正在幾乎整條前線不間斷進攻,掌握戰(zhàn)略主動權”
-
歐盟放話:不賠錢,俄羅斯被凍結資產別要了
-
哈馬斯卡桑旅發(fā)言人烏拜達被以軍空襲身亡
-
“歐洲人表面支持特朗普,暗中卻試圖破壞”
-
“反制法”在手,但盧拉“不急于”報復美國
-
行政機構負責人遭以軍空襲身亡,也門胡塞武裝誓言“報復”
-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烏克蘭前議長遭槍殺,澤連斯基發(fā)聲
-
“印度不會屈服”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