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傳超:臺灣學者否認原住民來自大陸,然而我們有一個直接證據(jù)…
最后更新: 2020-06-27 09:40:05和差異巨大的古人類通婚,是福是禍?
我們還會遇到一個很大的問題。我舉一個例子,因為我們跟尼安德特人的關(guān)系其實是非常遠的,大約五六十萬年前我們就已經(jīng)分道揚鑣了。那么我們和這樣一種距離我們非常遠的古人類之間發(fā)生了通婚,發(fā)生了雜交,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我這里舉一個最極端的例子。我們都知道馬和驢,它們雜交的后代叫騾子,騾子它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大家知道是什么嗎?對,它不能產(chǎn)生后代。
現(xiàn)在的問題是,我們的祖先跟尼安德特人發(fā)生了某種關(guān)系以后,能不能產(chǎn)生后代?顯然是可以的,不然他們的DNA也不會出現(xiàn)在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身上。問題是,雖然能夠產(chǎn)生后代,但由于差異巨大,他們的DNA片段對我們來講是福,還是禍?
福:EPAS1基因突變適應(yīng)高原缺氧
有一些基因片段對我們是有利的。舉一個例子,我們?nèi)绻ノ鞑芈糜?,坐飛機直接到拉薩的話,我們下飛機會出現(xiàn)幾天的惡心嘔吐,甚至還會出現(xiàn)腦水腫、肺水腫,這是因為高原上面缺氧,我們有了高原反應(yīng)。
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他們生活得非常開心。并且他們非常厲害,在高原上還可以懷孕,能把孩子非常順利地生下來。這個技能是很逆天的,尤其是在氧氣非常稀薄的情況下。
我們科學家就想去研究,為什么我們在平原上生活的漢族人,跟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會有這么大的差異?然后我們就把在海拔40米生活的北京人,當然不是北京猿人,是現(xiàn)在生活的北京人,把他們的DNA拿過來,跟在海拔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人進行比較。
Yi et al. Science. 2010 July 2; 329(5987): 75–78.
我們可以通過這張圖來看一下。這張圖上面每一個紅點就代表一個基因位點。我們想去看藏族人和漢族人在哪些基因上的差異是非常大的,然后科學家們找到了這樣一個基因,叫做EPAS1。
橫軸表示藏族人的人口比例,我們可以看到,百分之八九十的藏族人都帶有EPAS1這樣一個基因突變。但是它在漢族人中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可能只有不到10%的比例。
這個基因突變它有什么作用呢?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基因突變會涉及到胚胎的心臟發(fā)育,因為它會在臍帶的血管內(nèi)皮細胞中來表達,可以借導氧氣的調(diào)控,讓你可以攜帶更多的氧氣。
這個時候大家會問,我們在高原上也可以適應(yīng)環(huán)境,幾天以后就沒有高原反應(yīng)了。那是因為一個調(diào)節(jié)的作用,增加了我們體內(nèi)的紅細胞,來攜帶更多的氧氣。
但是藏族人不是依靠紅細胞的數(shù)量,而依靠的是紅細胞運載氧的效率。他們運載氧的效率比我們要高很多,這其實就是由于這個基因的突變,導致他們攜帶氧的能力比我們要強很多。
同時,這個基因在胚胎發(fā)育早期的時候還可以防止心臟衰竭。這就非常完美地解釋了為什么藏族人可以在高原上懷孕、生孩子,而我們上去的話是非常困難的。
這個基因突變跟這些古人類有什么關(guān)系呢?科學家們后續(xù)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個基因突變非常有可能是丹尼索瓦人給到藏族人的。也就是說藏族人是非常聰明的,他們走上青藏高原的時候,發(fā)現(xiàn)好像適應(yīng)不了這里的環(huán)境。怎么辦呢?
他們是要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接受自然選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經(jīng)過幾百年、幾千年,甚至于一萬年的進化,才能夠適應(yīng)環(huán)境嗎?沒有,他們是直接和丹尼索瓦人進行了基因的交換。
于是藏族人身上帶有了丹尼索瓦人的這樣一個基因突變,讓他們可以非常快速地、不用經(jīng)過嚴酷的自然選擇,就可以在高原上面生活下來。這是古人類DNA片段帶給我們的一個有利的地方。
禍:抑郁癥、煙癮、營養(yǎng)不良、血栓……
當然古人類的DNA片段還帶給我們很多的弊端。比如說我們現(xiàn)在經(jīng)常談到人會有抑郁癥,會煙酒上癮,比如說我們還有血栓、營養(yǎng)不良,還有泌尿系統(tǒng)功能紊亂、光化性角化病等。
這樣一些疾病,這些基因突變,非常有可能就是像尼安德特人這樣的古人類帶給我們的。他們給我們帶來了這么多的疾病,這是好還是壞?我們不應(yīng)該站在現(xiàn)在的角度去看,這些有害的地方其實在當時來看,可能對他們是非常有利的。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知道血栓會導致腦出血,是非常要命的。但是在當時,你可以想象,人們還需要出去打獵,很容易受傷。在那個時候,凝血功能強可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個生存的因素,所以對他們來講可能是有利于他們的生活的。
這就像我們?nèi)祟惖哪w色一樣,為什么歐洲人是白膚色?那是因為他們要適應(yīng)歐洲高緯度、低紫外線的環(huán)境,來接受更多的光照,讓自己能夠合成一些維生素,可以維持生命的需要。所以,進化是需要放到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下,從古人類的角度去考慮,才能判斷進化是有利,還是有弊。
我們講到我們的祖先在5萬多年前是由非洲走出來的,下一步就分化出了這么三支古人類。
- 原標題:他們在貝加爾湖非常孤單地守望了兩三萬年,終于等來了誰呢?等來了我們的祖先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重建中國歷史的“大一統(tǒng)”敘事,是關(guān)乎國本的大事
2020-05-05 08:56 -
遙望兩千多年前的秦人如何防疫和治病
2020-04-21 08:28 -
宗教新右翼與當前美國的對華政策
2020-03-07 09:01 中美關(guān)系 -
“官僚主義式”政治留下的歷史教訓,值得警惕
2020-03-03 08:45 -
為什么施政嚴猛?雍正自己這樣解釋
2020-03-02 07:27 -
對口支援,疫情下的制度優(yōu)勢
2020-02-12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漢景帝不吃老鼠嗎?我們?nèi)绾慰创^去
2020-01-18 08:45 考古 -
中國粉絲送禮物的韓國軍隊,曾被志愿軍按地摩擦
2020-01-14 11:04 -
“超歷史的”眼光與古典教育
2020-01-14 07:16 -
沒有戰(zhàn)爭,西方怎能“脫胎換骨”?
2020-01-10 07:53 -
為什么我們總迷戀盛唐風華?
2020-01-01 08:44 -
古裝劇里“劉海兒”泛濫,歷史上到底什么樣
2019-12-20 07:46 -
薛紹墓找到了,你還記得昆侖奴的梗嗎?
2019-12-19 08:03 -
歷朝歷代都禁酒,想要暢快喝酒得等到…
2019-12-16 08:04 -
200余件七三一部隊罪行新史料首次公開
2019-12-13 20:55 國家公祭日 -
在今天的臺灣,“統(tǒng)左派”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2019-12-11 07:16 臺灣 -
日本二戰(zhàn)航母“赤城”“加賀”號殘骸被確認
2019-10-22 10:27 -
4K修復版《開國大典》10月18日全國上映
2019-10-12 22:41 中國電影 -
反擊“中國人種西來說”,他找到了良渚
2019-10-06 15:13 文化 -
關(guān)于這支軍隊的史料甚少,但英雄與犧牲的故事動人心魄
2019-09-24 10:50
相關(guān)推薦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28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201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yīng) 評論 181白忙活了?“特朗普大發(fā)雷霆,怒噴烏歐不切實際” 評論 142“收獲季到了,美國大豆卻又遭‘當頭一棒’” 評論 73最新聞 Hot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xiàn)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guān)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英防相否認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yīng)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
投訴“魯迅夾煙墻畫”當事人,道歉了
-
民生銀行半年報:凈利潤下降4.87%、資產(chǎn)總額下降0.59%
-
光大銀行半年報:營收下降5.57%,但凈利潤增長0.55%
-
俄方:普京與金正恩會晤正在醞釀中
-
“意在制衡中國”,中方警告美日
-
鳩山將出席九三閱兵,日本政府回應(yī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