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耶·帕里克:中國消費悲觀論?我們低估太多現(xiàn)實情況了
【文/ 泰耶·帕里克】
中國需要將經濟重新平衡,以促進更多的消費支出,這一觀點現(xiàn)在已經廣為接受。十多年來,經濟學家一直警告稱,中國以投資和出口為主導的增長模式,在維持高增速方面其實是存在天然瓶頸的。
然而,外界普遍仍在質疑中國是否能有效推動家庭消費的顯著增長。對此,我特別邀請了多位分析師來共同探討:為何中國長期消費支出的增長可能超預期?(即便這并非他們的核心觀點)。以下是主要論點分析:
首先,當前對中國消費的悲觀論述低估了其現(xiàn)有的規(guī)模。中國的消費支出約占中國經濟總量的40%左右,雖然這一比例較全球平均水平低了約20個百分點,但以絕對值衡量,中國消費市場已位居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且增速持續(xù)領跑全球。
左標題:中國家庭支出的增長遠遠超過了其他同等國家。圖為各國(從左往右:中國、美國、歐盟、印度、巴西、日本)自2004年以來家庭年度消費的累積變化(萬億美元);右標題:其主要經濟失衡是過度投資。圖為四項經濟指標占真實GDP的比重變化(出口、政府消費支出、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家庭消費)《金融時報》
根據(jù)BCA Research數(shù)據(jù),在新冠疫情爆發(fā)前的二十年里,中國消費支出的實際復合年增長率達到9%。而根據(jù)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多項體現(xiàn)消費升級與可選支出的品類中,中國在全球消費總量中的占比遠超過其經濟總量份額。TS Lombard的首席中國經濟分析師羅里·格林(Rory Green)指出,“就數(shù)量和價值而言,從汽車、智能手機到奢侈品和電影,中國幾乎是所有消費品的最大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完全有能力通過國內消費替代對美出口規(guī)模。根據(jù)凱投宏觀測算顯示,中國零售市場規(guī)模已達對美出口額的十倍。中國的產能擴張也助推了國內零售市場發(fā)展,商品與服務價格優(yōu)勢顯著(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經濟規(guī)模已超越美國),使得高收入群體能夠花比較少的錢維持較高的生活水準。
盡管面臨經濟壓力,中國年輕消費群體仍未縮減開支?!癦世代和千禧一代仍在積極消費旅游、戶外體驗與游戲產品”,香港科技大學全球經濟學家金刻羽表示,“消費信貸主要流向35歲以下群體,比如在阿里巴巴平臺點擊一下就能借款購買口紅。”
簡言之,中國已形成了堅實的消費文化基礎。波士頓咨詢公司預測,到2030年中國中高收入群體規(guī)模將突破5億人(遠超美國總人口)。這意味著即使邊際消費傾向略有提升,也能顯著拉動消費總量增長。另一方面,中國特有的高投資、高儲蓄模式則對此形成制約。
左標題:中國在全球電子商務市場中占有最大份額。圖為2024年全球在線零售銷售額份額(%)右標題:巨大的儲蓄突顯了其消費者的潛力。圖為各國儲蓄總額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單位/%,取10年平均值)《金融時報》
不過,由于疫情的影響以及房地產行業(yè)的沖擊,當前消費者信心仍顯著低于2020年前水平,預防性儲蓄因此而被抬高。盡管如此,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中國經濟復蘇的跡象。
“現(xiàn)在,家庭已經基本用銀行存款填補了房價下跌造成的資產負債表缺口”,Absolute Strategy Research的新興市場經濟學家亞當·沃爾夫(Adam Wolfe)表示,“房價正在企穩(wěn),對安全金融資產的需求應該會有所減弱?!?
德意志銀行第一季度的一項民意調查發(fā)現(xiàn),52%的中國消費者愿意增加可自由支配的支出,這一比例創(chuàng)歷史新高。
中國對經濟的政策刺激已初見成效——去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降低了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了抵押貸款利率,并加大了對股市的支持力度;今年3月政府推出包含提薪和育兒補貼的"特別行動計劃";以舊換新計劃(通過財政激勵鼓勵產品更新)也支撐消費支出。但是,中國經濟仍然需要進一步的刺激。若要實現(xiàn)消費支出的持續(xù)、長期增長,就需要持續(xù)提振家庭信心,并大幅減少儲蓄率。
標題:零售行業(yè)股票受到刺激措施的支持。圖為納斯達克中國消費必需品指數(shù)變化情況(2024.7-至今)《金融時報》
然而,中國政府長期以來努力提升消費,并將重點放在生產上,這導致分析人士懷疑家庭能否在其經濟中發(fā)揮更大作用。這主要面臨三大上行結構性風險:改革、城鎮(zhèn)化和人口結構。目前,提升消費的重要性已獲得政治支持,這也與“雙循環(huán)”(增強國內國際需求)和“共同繁榮”(減少不平等)理念相契合。
同時,美國總統(tǒng)唐納德·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給中國政策制定者帶來了進一步的壓力,外部需求波動凸顯國內市場的重要性。
晨間咨詢公司的政治情報主管杰森·麥克曼(Jason McMann)表示:“在與歐盟、澳大利亞等其他國家多年來的緊張貿易關系后,如今中國或許能通過在貿易問題上的緩和立場來提升其全球地位,但另一邊的美國仍然會在貿易問題上保持強硬立場。”
標題:在如今的全球舞臺上,中國比美國更受青睞。圖為中美兩國的全球平均凈支持率變化情況,深藍代表美國,淺藍代表中國。《金融時報》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美媒涉華提問“挖坑”,泰外長不上套
2025-05-26 16:20 觀察者頭條 -
印媒承認:低估中國了
2025-05-26 15:45 -
“美國不必做球鞋T恤,要搞芯片、AI和軍艦這些大事”
2025-05-26 14:11 美國一夢 -
“西方還以為中國甘當廉價勞動力,沒想到已成專家”
2025-05-26 11:47 觀察者頭條 -
-
將與美簽礦產協(xié)議,剛果(金)自夸:減少對華依賴
2025-05-26 11:24 能源戰(zhàn)略 -
李在明:當選后將努力修復中韓關系
2025-05-26 10:53 三八線之南 -
?石破茂“誘惑”美國:造船領域可以合作
2025-05-26 10:39 日本 -
默克爾:再這樣,歐洲要完蛋…
2025-05-26 10:09 德意志 -
罕見!特朗普把兩人都批了
2025-05-26 10:04 烏克蘭之殤 -
想替代中美,馬克龍開啟東南亞之行
2025-05-26 09:28 法國見聞 -
美議員:拉美嘴上說美國是首選伙伴,轉頭就跟中國簽協(xié)議
2025-05-26 09:18 中國-拉美 -
時隔5年,中越國際聯(lián)運旅客列車抵達河內
2025-05-26 09:05 -
消除“買外國媳婦”錯誤思想,中國駐孟加拉國使館發(fā)布提醒
2025-05-26 08:21 -
她主動聯(lián)系談這事,特朗普“準了”
2025-05-26 08:18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拉美中斷與中國貿易?這是災難”
2025-05-26 08:12 -
強強聯(lián)手、刷新觀測極限!中國天眼再傳好消息
2025-05-26 07:39 -
美國教育界人士:受到調查威脅的不止哈佛
2025-05-26 07:03 美國一夢 -
以軍計劃兩個月內控制加沙75%地區(qū)
2025-05-26 06:44 巴以恩仇錄 -
朝鮮軍需工業(yè)副部長李亨先被拘留
2025-05-26 06:40 朝鮮現(xiàn)狀
相關推薦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119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156白忙活了?“特朗普大發(fā)雷霆,怒噴烏歐不切實際” 評論 133“收獲季到了,美國大豆卻又遭‘當頭一棒’” 評論 71被解職后,佩通坦發(fā)聲:接受裁決 評論 152最新聞 Hot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海”?英防相否認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
投訴“魯迅夾煙墻畫”當事人,道歉了
-
民生銀行半年報:凈利潤下降4.87%、資產總額下降0.59%
-
光大銀行半年報:營收下降5.57%,但凈利潤增長0.55%
-
俄方:普京與金正恩會晤正在醞釀中
-
“意在制衡中國”,中方警告美日
-
鳩山將出席九三閱兵,日本政府回應
-
女子上廁所多次遭偷窺,西安警方通報
-
白忙活了?“特朗普大發(fā)雷霆,怒噴烏歐不切實際”
-
莫迪在日本提到中國
-
“很高興受邀,中國戰(zhàn)勝日本是值得慶祝的歷史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