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斯泰爾·蘇克:曼城醉酒圖所引起的關于醉酒和藝術的思考
關鍵字: 為什么酒精在整個藝術史上提供了這么多靈感醉酒是藝術嗎?曼徹斯特街頭醉酒照片前不久,英國曼徹斯特街頭的一張醉酒照在網上走火,這張圖也被網友們拿來作為PS的底本,進行各種風格的創(chuàng)作。這種做法也引起了藝術可否與醉酒聯系起來的爭論。
都說中國人愛喝酒,這英國人喝酒的架勢也不差啊
然而,縱觀歐洲美術史,酒可是一直炙手可熱的主題.
斯蒂恩所作的一幅畫
上圖中,在一家喧鬧的酒館里,11個男人、女人聚在一起享受悠閑的時光。畫的左邊,壁爐旁,兩三人說著、笑著,他們身后一個喝得醉醺醺的男子即興來了段吉哥舞。畫的右邊,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正在打牌,這女人像是個妓女,手里拿了一張A,羞澀地看向畫外。前景則是一位患了相思病的音樂家拉著小提琴,和旁邊的年輕女性調情。
這畫由17世紀荷蘭畫家斯蒂恩所作,他十分多產,這幅畫不過是400多幅畫中的一幅。作為釀酒商的兒子,他在荷蘭可是家喻戶曉。荷蘭黃金時代時,他被認為是最具幽默感的著名藝術家。
畫中,從酒館的內飾可以看出,斯蒂恩擅長于描繪喧囂、混亂的狂歡場景,塑造大喝大鬧、尋歡作樂的人。事實上,如果莎士比亞筆下的福斯塔夫(Falstaff)是藝術家的話,他的畫肯定和斯蒂恩一樣。
《村莊狂歡》
斯蒂恩的一些作品,包括這幅畫,現在倫敦白金漢宮的女王畫廊展出。展出還包含斯蒂恩其他一些酒館圖,包括1673年所作的《村莊狂歡》,描述的是破屋鄉(xiāng)村外,一群人喝得亂糟糟的情景,人們大吃、大喝、跳舞、狂笑 、狂叫,他畫中的人物永遠在盡情地享受生活。
醉的主題
如今,在荷蘭以外,斯蒂恩的知名度遠不如同時代的倫勃朗、弗蘭斯·哈爾斯和維梅爾。但我覺得,他十分迷人。因為他抓住了一個重要的主題——酒,而該主題在藝術史上常被人忽略。
曼徹斯特街頭醉酒照經網友加工過的圖
“天使報喜”、“耶穌降生”、“貴族和君主的肖像”及“裸體”——這些主題,歷史學家已經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在視覺藝術中,“醉酒”的藝術表現往往引起竊笑,而非學術沉思。例如前不久,曼城斯特跨年夜,一群人喝醉酒的照片走紅后,網友們開始了各種開玩笑的戲謔。曼城居民醉酒的照片經過多重繪畫風格“返工”,成了我們眼前看到的這幅,這圖被稱具有古典主義構成元素,甚至還拿來和名師油畫比較。
大家看了處理圖,覺得這就是一種玩樂——高雅藝術和這圖“低俗”、丑惡的對象之間完全搭不上邊。但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誤導——因為事實上,僅以“酒”為主線,我們就可以構建出整個藝術的歷史。
蒲拉克西蒂利所作的關于狄俄尼索斯(懷中嬰兒)雕像
在古代,酒可是藝術的一大主題:描述古希臘集會、酒宴的畫里,酒都是不可或缺的。蒲拉克西蒂利是公元前4世紀雅典雕刻家,他就創(chuàng)造過酒神狄俄尼索斯的雕像。
羅馬人也崇信巴克斯(酒神)。巴克斯經常獨自或和捧腹大笑的隨從一起,出現在雕塑、壁畫和拼花圖案中。
文藝復興時,隨著古老異教徒世界觀的復興,酒再次成為藝術家的重要主題。在創(chuàng)造圣母哀子像前,米開朗基羅就雕刻了淫蕩、微醉的酒神雕像。提香的《酒神祭》也畫下醉酒之神的樣子。
提香的《酒神祭》
在《安德里亞人》中,提香又回到了酒醉的主題,一群狂歡者在安德羅斯島上的酒之河旁邊或跳、或躺。幾十年后,魯賓斯創(chuàng)作了那副臭名昭著的《塞列努斯》,光頭、大胡子、大腹便便,喝醉了不小心被絆了一跤。
魯賓斯的《塞列努斯》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嚴南
-
“收獲季到了,美國大豆卻又遭‘當頭一棒’” 評論 56被解職后,佩通坦發(fā)聲:接受裁決 評論 145“中國風機有個根本優(yōu)勢,西方學不來” 評論 79法軍總參謀長:面對中美俄,歐洲要成“桌上菜” 評論 198最新聞 Hot
-
白忙活了?“特朗普大發(fā)雷霆,怒噴烏歐不切實際”
-
莫迪在日本提到中國
-
“很高興受邀,中國戰(zhàn)勝日本是值得慶祝的歷史事件”
-
特朗普對哈里斯下手了
-
“已和以色列徹底決裂,包括經濟”
-
“收獲季到了,美國大豆卻又遭‘當頭一棒’”
-
美國又一毒計生效,中國商家表示:問題不大
-
“如何對待英雄,猶太人要向中國老大哥學習”
-
“美防長想通話,中方已讀未回”
-
被解職后,佩通坦發(fā)聲:接受裁決
-
報復美國,巴西走程序了
-
“中國風機有個根本優(yōu)勢,西方學不來”
-
加州州長:他到處被人耍,真丟臉
-
萬斯稱:已準備好接班
-
馬來西亞部長:中方愿意提供幫助,僅限國企
-
“外國游客被中國震醒:原來歐洲如此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