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之:德國為何再次成為俄羅斯的“頭號敵人”?
德意志移民來俄羅斯定居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俄羅斯統(tǒng)治者的定向招募。俄羅斯大公與沙皇為推進國家經濟、技術和軍事現(xiàn)代化,系統(tǒng)性引進西方專家,尤其青睞醫(yī)生、教師、工匠、火炮制造師等專業(yè)技術人才。
·優(yōu)越的工作生活條件。受邀專家通常享有特殊優(yōu)待,包括經濟補助、稅收減免、宗教自由及部分兵役豁免(該政策在18世紀尤為突出,但早期已有先例)。
·稀缺競爭與旺盛需求。當時俄羅斯本土技術人才匱乏,德國專業(yè)人士可獲得優(yōu)越的職業(yè)前景與社會地位。
·德意志地區(qū)的政治經濟環(huán)境。德裔移民動機還包括故土的經濟困境、政局動蕩與宗教沖突(18世紀后期這些因素尤為顯著)。
·職業(yè)機遇與開拓精神。為俄羅斯宮廷或城市服務,既能實現(xiàn)事業(yè)晉升、積累新經驗,又能在新興國家扮演關鍵角色。
在過去的數(shù)個世紀中,“俄羅斯德意志人”中涌現(xiàn)出不少杰出的人物,譬如:
日俄戰(zhàn)爭時任俄羅斯外長的拉姆斯多夫、被紐倫堡法庭判處絞刑的“納粹精神領袖”盧森堡、活躍在中國和日本的“紅色間諜”佐爾格、有“當代王牌間諜”之稱的艾伯爾、現(xiàn)任國企大鱷“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管委會主席的米勒、19世紀克里米亞戰(zhàn)爭期間因修建固若金湯的塞瓦斯托波爾防御工事而成名的俄軍將領托特萊本伯爵、因發(fā)現(xiàn)“切連科夫輻射”并參與發(fā)明“托卡馬克”環(huán)磁機而榮獲諾貝爾物理獎的塔姆……
獲得“蘇聯(lián)英雄”稱號的佐爾格
“俄羅斯德意志人”在俄羅斯曾經輝煌過,被人仰視過,但也有過相當悲慘的經歷,尤其是二戰(zhàn)期間及戰(zhàn)后。
許多德裔被污為“人民公敵”,被指控“勾結納粹德國”,導致財產被剝奪和大規(guī)模流放與鎮(zhèn)壓。1941年8月28日,蘇聯(lián)最高蘇維埃頒布法令,廢除“伏爾加德意志自治共和國”建制,全體德裔居民遭武裝押送、強制遷徙或編入軍事化強制勞動的所謂“勞動軍”。克里米亞、高加索及俄羅斯南部等地的德意志族群,也被強制遷移至西伯利亞和哈薩克斯坦。即便在戰(zhàn)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俄羅斯德意志人仍被禁止返回原居住地,多數(shù)人長期滯留在中亞流放地。
所以說,“俄羅斯德意志人”既是兩個國家之間的紐帶,也是歷史變遷和民族悲劇的真實寫照。
結語
6月11日,社民黨“和平派”(SPD-Friedenskreise)在6月底黨代會召開前,發(fā)表了一份由100多名政界和知識界人士署名的《宣言》。
文件明確寫道:“烏克蘭依據(jù)國際法提出的訴求必須與整個歐洲正當?shù)陌踩c穩(wěn)定利益聯(lián)系在一起。在此基礎上,必須在槍炮沉寂后,嘗試進行極其艱難的對話,與俄羅斯重新接觸,討論建立一個由各方共同承擔并尊重的歐洲和平與安全秩序?!?
撰寫者自視秉承了本黨前主席勃蘭特及其冷戰(zhàn)時期“東方政策”的傳統(tǒng)。他們認為,軍事上的危言聳聽和龐大的擴軍計劃,最終不會為德國或歐洲帶來更多安全,反而會導致不穩(wěn)定,并加劇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相互敵視。
撰寫者表示:“我們認為,以國內生產總值為基準設定一個用于軍事目的的支出百分比(3.5%或5%)是不理性的,也缺乏安全政策依據(jù)?!贝送?,他們還反對在德國部署新的美國中程導彈。
該宣言不僅被視為社民黨黨內左翼的一次“理念起義”,以及對現(xiàn)任黨主席克林拜爾和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路線的否定,更顯示“俄羅斯問題”依然是德國社會分裂與否的一塊重要“試金石”。
在德國,“知俄”和“恐俄”是兩個實際存在的現(xiàn)象。
“知俄”是一個新造詞,用以形容那些在公開討論中——特別在涉及俄烏戰(zhàn)爭的話題時,能夠或試圖去理解俄羅斯行為動機的一群人。他們的典型觀點是:普京被其對手“妖魔化”,這些對手患有“恐俄癥”;西方不僅粗暴拒絕了葉利欽和普京伸出的合作之手,還試圖“壓制”并孤立俄羅斯;西方未以“平等姿態(tài)”與俄羅斯對話;北約東擴是西方的“背信行為”;俄羅斯正被“軍事包圍”;西方政策加劇了“新東西方沖突失控”的風險,可能導致“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世界大戰(zhàn)”;西方應回歸1970年代的東方政策與緩和政策;西方須放棄“價值觀帝國主義”;西方應“敦促烏克蘭保持克制”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標簽在德國通常帶有貶義,其隱意是指責這些人忽視烏克蘭的正當利益,從而間接支持了莫斯科的威權政府及其侵略行為。在德國政黨中,“左翼黨”、“薩拉·瓦根可耐希特聯(lián)盟”、選項黨均被視為“知俄派”,代表人物是后兩個政黨的女黨魁瓦根可耐希特和威德爾。
被哥薩克蹂躪的波蘭:俄國鎮(zhèn)壓1830年華沙起義
“恐俄”則是一個在歐洲存在已久的歷史概念,泛指對俄羅斯政治、文化乃至俄羅斯人的偏見、恐懼、排斥或仇恨情緒,是“黃禍論”的俄羅斯翻版。
19世紀歐洲大陸的政治角力、社會制度差異與軍事對抗,以及蘇維埃政府在“十月革命”后對資本的否定和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在不同程度上加劇了歐洲(尤其是德法兩國)已形成的對俄負面印象。冷戰(zhàn)結束后,擺脫蘇聯(lián)控制的中東歐國家將此前的“恐俄”經歷轉化為“仇俄”的動力,成為西方陣營中反俄的生力軍。
德裔在俄羅斯遭受迫害的悲慘經歷,加上二戰(zhàn)后蘇聯(lián)對德國的占領和分割,俄烏戰(zhàn)爭又將戰(zhàn)火再次燒到家門口等因素,則是德國民眾中“恐俄”情緒經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在這樣的背景下,“知俄”和“恐俄”的隔閡在德國社會中愈來愈不可調和。
總體來說,“知俄”在德國屬于“少數(shù)派”,雖然時而發(fā)聲,卻被邊緣化;“恐俄”和“仇俄”顯然更有社會基礎。俄烏戰(zhàn)爭中,德國政府對莫斯科的立場越來越強硬,即便在特朗普動搖的時候,依然堅持挺烏援烏。
在信息發(fā)達、傳播迅捷的今天,所有這些自然會反饋到俄羅斯,俄羅斯人視德國為“主要敵人”也就不奇怪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白金漢宮:特朗普將于9月訪英
2025-07-14 07:55 特朗普 -
國際原子能機構:扎波羅熱核電站周圍傳出武器射擊聲,持續(xù)約一小時
2025-07-14 06:44 烏克蘭之殤 -
加拿大一架波音737 MAX 8客機發(fā)動機起火
2025-07-14 06:32 -
不顧一切制華,特朗普政府里的最大吹鼓手就是他
2025-07-13 22:54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十二日戰(zhàn)爭期間,以軍F-15戰(zhàn)機險些迫降伊朗”
2025-07-13 22:54 伊朗局勢 -
王毅會見拉夫羅夫:當前重點是共同籌備好下階段高層交往
2025-07-13 21:56 中俄關系 -
普京私下勸伊朗接受?俄外交部否認
2025-07-13 21:16 俄羅斯之聲 -
“日本以為跟美國關系很特殊,但對特朗普來說還不夠”
2025-07-13 18:25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朝軍是否會繼續(xù)參戰(zhàn)?俄外長回應
2025-07-13 17:05 俄羅斯之聲 -
伊媒披露總統(tǒng)遭以色列暗殺細節(jié),腿部受輕傷
2025-07-13 16:08 伊朗局勢 -
美方就臺海問題施壓,澳部長給拒了
2025-07-13 15:0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馬斯克喊話特朗普:說真的,公布得了
2025-07-13 12:32 特朗普 -
中國朋友圈越來越大,西方有人慌成這樣
2025-07-13 12:21 -
“領先優(yōu)勢驚人:澳大利亞干一年,中國只要兩天”
2025-07-13 11:55 能源戰(zhàn)略 -
日方炒作中國軍機“異常接近”,國防部回應
2025-07-13 10:53 中日關系 -
白宮找新茬:美聯(lián)儲“奢華翻新”,鮑威爾大有問題
2025-07-13 09:27 觀察者頭條 -
馬克龍“強烈不滿”,歐盟準備報復
2025-07-13 09:1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伊朗表示正在考慮美國重啟核談判的提議
2025-07-13 08:35 伊朗局勢 -
墨西哥:美加征30%關稅是“不公平待遇”,已開始談判
2025-07-13 07:04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馮德萊恩回應:不排除對等反制
2025-07-12 23:30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相關推薦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評論 107“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82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206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192最新聞 Hot
-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烏克蘭前議長遭槍殺,澤連斯基發(fā)聲
-
“印度不會屈服”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xiàn)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海”?英防相否認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