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線》翻拍“江歌案”獲江歌媽媽轉發(fā)支持,網友直呼“太敢拍了”
-
阮佳琪睡不夠 玻璃心 脾氣沖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首播即拿下省級衛(wèi)視收視率第一、開播至今霸榜多個排行榜冠軍、真實到讓一眾司法界從業(yè)人員調侃下班看劇如“加班”……這說的正是剛開播(19日)一周就口碑爆棚的“黑馬”劇《底線》。
23日,新一集內容開始講述“女子被閨蜜前男友殺害案”,其主要案情幾乎讓觀眾瞬間聯想到現實中曾轟動全國的“江歌案”:案發(fā)時閨蜜將女子關在門外,不顧其拼命拍門求救,兇手伏法后她被女子親屬追究法律責任。
面對法官詢問,閨蜜還梨花帶雨地委屈上了:“我真的很后悔很自責,但是她被殺,我確實沒有責任??!”一句話就把觀眾氣到血壓猛飆,也讓這部原本非常低調的當代法治案情劇成功出圈,“《底線》拍了江歌案”的熱搜話題更一度登上微博文娛榜首位,閱讀次數高達驚人的3.5億。
9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導創(chuàng)作而成的《底線》,播出了備受關注的“女子被閨蜜前男友殺害案”。很巧的是,3年前的同一天,江歌的母親江秋蓮第一次與代理律師黃樂平見面,開始了起訴劉暖曦(原名劉鑫)生命權糾紛的漫漫維權路。
今年(2022年)1月10日,江秋蓮起訴劉暖曦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糾紛一案,在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qū)法院一審宣判,被告劉暖曦賠償原告各項經濟損失及精神損害撫慰金共計69.6萬元,并承擔全部案件受理費。江秋蓮表示接受一審判決結果,決定不上訴,劉暖曦方面隨后提出上訴。
在“《底線》拍了江歌案”引爆網絡話題后,江秋蓮的微博@苦咖啡-夏蓮 轉發(fā)了相關博文感謝眾人。
與現實不一樣的是,劇中將奔走在各個法院為家人維權的“母親”身份,替換成了“新婚丈夫”。
當殺害穆子琪的兇手伏法后,她的閨蜜葛晴晴逃也似地離開法院。穆子琪的新婚丈夫陶大明緊追其后,對著媒體鏡頭怒吼著要讓沒有向妻子施救的葛晴晴付出代價。
在陶大明看來,妻子穆子琪出于好心,收留了因被前男友糾纏前來求助的閨蜜葛晴晴。
但當危險發(fā)生時,葛晴晴卻將妻子關在門外,不顧其拼命拍門求救,致其被亂刀捅死。
陶大明方證詞
而葛晴晴的證詞卻讓案件陷入“羅生門”,她稱是穆子琪主動邀請自己借住,還對她的警告不以為然。
案發(fā)當天,也是穆子琪將她關進門里,獨自一人與前男友交涉才遭遇不幸,她也壓根不知道前男友是帶著刀來的。
葛晴晴方證詞
根據最新一集預告來看,案件調查至此停滯不前,因為眼下并沒有明確的直接證據,能夠證明是葛晴晴鎖門不開導致穆子琪被殺。
為了博取社會支持,陶大明和葛晴晴接連發(fā)動“輿論戰(zhàn)”,你寫公號說我鎖門不開,我就直播攻擊你吃妻子的“人血饅頭”斂財。案件引發(fā)社會極大關注,各方對于葛晴晴是否應該對穆子琪之死負責也是眾說紛紜。
隨著葛晴晴眼淚汪汪地說著,“但是她被殺,我確實沒有責任?。 薄ⅰ叭擞植皇俏覛⒌?,我也是受害者呀!你是不是非要逼我死才行!”入戲觀眾被氣到快七竅生煙的同時,也不由得發(fā)出陣陣感慨:“《底線》太敢拍了!”
開播近一周,《底線》因“江歌案”真正大爆,但早在該劇開篇講述“辱母案”時,就曾引發(fā)過大量關注。
嫌疑人雷星宇因母親受討債人出格羞辱而奮起反抗,拿刀連捅4人致1人死亡2人重傷。一審以故意傷害罪判處雷星宇無期徒刑,二審改判為有期徒刑5年。
這個劇情很容易讓觀眾聯想到另一起現實中發(fā)生過的案件——“于歡案”,劇中設定幾乎與該案如出一轍,就連兩次判決結果都是一樣的。
這起案件的關鍵在于,雷星宇的行為究竟是否構成了“正當防衛(wèi)”。劇中對這一案情審理的展現非常新穎,罕見地通過“合議庭評議”來表現“法理”與“情理”的掙扎求索。(合議庭:3名以上的審判員組成臨時審判庭對案件進行審判,意見出現分歧時少數服從多數)
主張“故意傷害罪”的主審法官宋羽霏,與支持判定“正當防衛(wèi)”的合議庭審判員沈巍幾輪交鋒,就罪名判定吵得不可開交。
劇中,沈巍認為雷星宇作為兒子無法忍受自己的母親受人侮辱出手防衛(wèi),情有可原;但宋羽霏指出,在雷星宇做出捅人行為的當下,辱母行為已經終止,他和母親沒有人身危險。
沈巍繼而反駁,辱母行為雖然已經終止,但這一行為帶來的精神傷害仍在持續(xù),雷星宇完全有可能認為自己還身處危險。宋羽霏反問:“那你所謂的這個傷害將會持續(xù)多久?一個月還是一年?”兩人當時不歡而散。
- 責任編輯: 阮佳琪 
-
領航中國 | 夯實大國糧倉根基 端牢中國人的飯碗
2022-09-24 16:43 領航中國 -
領航中國 | 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
2022-09-24 16:41 領航中國 -
柬埔寨沉船事故最新進展:3人遇難,8人仍下落不明
2022-09-24 16:01 中國外交 -
三天密集宣判六虎,什么信號?
2022-09-24 15:57 廉政風暴 -
退休5年后,昆明市原副市長王道興被開除黨籍?
2022-09-24 15:51 廉政風暴 -
多地實行集中隔離收費引爭議,費用到底該由誰承擔?
2022-09-24 14:07 抗疫進行時 -
鄧文應,一二三等功!
2022-09-24 14:05 習主席帶領我們強軍 -
屋場聽民意 聚力解民憂
2022-09-24 11:48 喜迎二十大 -
長三角一體化發(fā)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2022-09-24 11:43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山藝學生疑遭老師霸凌后自殺,調查組進駐
2022-09-24 10:55 -
香港26日起實行“0+3 ” 內地入港免隔離不限地區(qū)不限額
2022-09-24 10:01 抗疫進行時 -
不必千篇一律!上海新規(guī)提供空間,讓戶外招牌展示個性和創(chuàng)意
2022-09-24 09:59 -
國家衛(wèi)健委:昨日新增本土129+624
2022-09-24 09:32 抗疫進行時 -
-
國慶檔定了,選哪部?
2022-09-23 21:55 -
四川內江市市中區(qū):不按規(guī)定參加核酸檢測自費隔離7天,每天收273元
2022-09-23 21:47 抗疫進行時 -
關于階段性緩繳社保,又有新通知
2022-09-23 21:02 -
今冬新冠疫情走勢如何?吳尊友最新研判
2022-09-23 20:35 抗疫進行時 -
江蘇法院將2萬多家企業(yè)移出失信名單,對因疫陷困企業(yè)“慎納失”
2022-09-23 19:40 中國經濟 -
今年全國夏糧總產量2947.8億斤,比上年增加28.7億斤
2022-09-23 17:28 聚焦三農
相關推薦 -
-
印尼與馬來西亞,找中方談了這兩件大事 評論 0“中國自主研發(fā)能力驚人,令人嘆為觀止” 評論 60更多臺灣人會意識到,祖國大陸才是自己的靠山 評論 29“大閱兵傳遞信號,中國不會再受欺侮” 評論 169最新聞 Hot
-
“中俄在核電領域合作,目標是超越美國”
-
“中國自主研發(fā)能力驚人,令人嘆為觀止”
-
“大閱兵傳遞信號,中國不會再受欺侮”
-
“我跟普京和澤連斯基談過,他們還沒準備好會面”
-
談了20多年,歐盟史上最大貿易協定終于要簽了?
-
關于美國的億萬富豪,看看這些圖
-
人民幣強勢逼近“7”關口,A股再創(chuàng)新高迎外資
-
以色列“報復”計劃曝光
-
上半年,這五家銀行人均月薪超4.5萬元
-
泰康人壽領銜險資團入主北京薈聚,加速布局商業(yè)地產領域
-
金正恩:只要能幫俄方一定幫,這是兄弟職責
-
挑戰(zhàn)中國對手,“賭上全部身家”
-
CNN發(fā)聲:日本當年太殘暴了
-
特朗普再掀“遷都”戰(zhàn),有人大做文章:要輸給中國了
-
日方回應“如何看待中國舉行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閱兵”
-
“麻生太郎將攤牌,要求自民黨總裁選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