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在英國議會演講:中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關鍵字: 習近平演講英國議會大廈皇家畫廊
人民日報客戶端 邱耀洲 韓曉萌 王威
習近平訪英的第一天就出席了女王安排的一系列活動,包括出席歡迎儀式,檢閱皇家騎兵衛(wèi)隊;之后乘坐皇家金馬車,前往白金漢宮與女王共進午宴;下午前往西敏寺,并于英國國會發(fā)表一場公開演講;晚間,習近平夫婦共赴國宴。
如此密集的日程安排中,習近平面對英國女王和英國議員,發(fā)表了國宴致辭和在英國議會的講話,兩次講話雖然都比較簡短,但很有信息含量。
信息一:明確了一個判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英正成利益共同體
訪英第一天,在英國議會這樣一個備受矚目的場合,習近平對中英關系作了個明確的判斷:“中英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
利益共同體的表述,近年來習近平闡釋過多次,對兩國之間的利益共同體提及的并不多,這既體現(xiàn)了中國的主張,也體現(xiàn)了雙方的良好關系。
作出這一判斷的依據,在于中英關系創(chuàng)下多項“第一”:
1.英國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也是率先同中國建立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歐盟國家。
2.英國是除香港外最大人民幣境外交易中心。
3.英國是吸引中國留學生、開辦孔子學院最多的歐盟國家。
4.英國是首個發(fā)行人民幣國債的西方國家。
5.英國最早申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西方大國。
過去3年中國對英國投資年均增長71.7%。英國政府制定了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打造“英格蘭北部經濟中心”、“英國工業(yè)2050戰(zhàn)略”等宏大計劃,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制造2025”、“互聯(lián)網+”等有很多合作契合點。
信息二:雖分屬東西方兩大文明,但一直相互影響
中國是東方文明的代表,而英國是西方現(xiàn)代文明的淵藪,在20日晚間的歡迎國宴上,習近平說,中國和英國是東西方兩大文明的杰出代表,兩國雖然相距遙遠,但一直相互影響。
文明之間的對話與交融,這是中英兩國交流對整個世界的價值。
習近平從思想、技術、生活三個角度一一舉例兩大文明的深度“交往”。他講到,中國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四大發(fā)明在英國文化和科技發(fā)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國富論》、《天演論》等英國名著則為近代中國思想界打開了全新視野。中國絲綢和瓷器曾經令當時整個英倫為之傾倒,發(fā)端于英國的工業(yè)革命則使世界絲綢業(yè)和制瓷業(yè)脫胎換骨。中國的茶葉為英國人的生活增添了諸多雅趣,英國人別具匠心地將其調制成英式紅茶。
強調中英文明交流互鑒的目的,一方面致敬兩國文明對人類社會發(fā)展曾經作出的卓越貢獻;另一方面,也是在向英國乃至世界傳遞一個信號:中國相信各種雖然文明千差萬別,但秉持平等、謙虛的態(tài)度交流就可以取長補短。
信息三:不避談政治,在代議政治的發(fā)源地闡釋依法治國
訪英之前,一些國際輿論認為中英之間談經貿熱絡,談政治難堪。訪英第一天,習近平的講話證明了這一論調的狹隘。
英國是最先開始探索代議制的國家。在英國議會這樣一個象征著西方民主的地方講話,習近平不避談政治話題,他完整地闡釋了中國的依法治國理念。
習近平從中國的傳統(tǒng)講起,說到中國的民本和法制思想自古有之,幾千年前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說法。又把落腳點放到了現(xiàn)實的中國,中國人民正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既吸收中華法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借鑒世界各國法治的有益做法,目標就是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正如習近平所說,“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進程。”習近平還專門提到,在這方面,中英兩國立法機關可以交流互鑒。
信息四:國之交在于民相親,道理在6個故事里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敝杏蓢P系的發(fā)展沒有受時空所限。無論是在國宴的致辭中,還是在議會的講話中,都在傳遞中英之間歷史和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沒有更多道理,而都蘊含在人和事中,習近平特意向女王和議員們講了6個故事。
1、二戰(zhàn)期間,24名中國海軍學員參加諾曼底登陸
1943年,當時中國為戰(zhàn)后重建海軍,決定選拔一批優(yōu)秀海軍軍官赴英留學深造。盧東閣等24名學生通過考核來到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接受培訓。1944年6月諾曼底登陸,這些學員與盟軍并肩作戰(zhàn)、沖鋒陷陣,他們也是二戰(zhàn)時期唯一一批受中國政府派遣的、在歐洲戰(zhàn)場參加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中國軍人。
2、英國議會上院議員林邁可參加中國抗戰(zhàn)
1937年底,林邁可受燕京大學邀請來到中國任教。任教期間,林邁可投入到了幫助中國人民抗日的行動中。林邁可為根據地購買和運送了大量藥品以及無線電通訊器材。他還曾幫助營救中共地下黨員,以及協(xié)助運送軍用器材等。
此外,林邁可自己也撰寫了很多介紹抗日根據地情況的新聞稿件,投給包括《泰晤士報》等在內的國外主流媒體。同時,林邁可還以攝影的形式將抗日根據地的真實情況記錄了下來。
3、英國記者何克積極投身中國抗戰(zhàn)
英國記者喬治·何克積極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他寫的《我看到了新中國》真實地記錄了在延安和抗日根據地的所見所聞。他不僅撰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還曾擔任陜西雙石鋪培黎學校校長,為帶領學生向安全地區(qū)轉移付出了年輕的生命。
4、浙江舟山漁民冒生命危險營救日本“里斯本丸”號上數(shù)百名英軍戰(zhàn)俘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軍運載英國戰(zhàn)俘的 “里斯本丸”號被魚雷擊中下沉。浙江舟山廟子湖漁民沈萬壽、吳其生等人冒生命危險發(fā)起搶救,營救出英軍戰(zhàn)俘106人;青浜山由趙筱如、唐品根等五人集議,動員全山漁民數(shù)次往返,營救出英軍戰(zhàn)俘278人。
5、英國女護士克羅斯在非洲感染埃博拉病毒,使用中國提供的藥,得以戰(zhàn)勝病毒
今年初,英國女護士安娜·克羅斯在塞拉利昂從事志愿服務時不幸感染埃博拉病毒。中方應英方請求,迅速作出特殊安排,將最新研制的藥劑MIL77緊急送到英方手中,克羅斯因此戰(zhàn)勝病毒。她也是世界上首個接受這種“試驗性藥物”治療的埃博拉患者。
6、英國議員貝茨勛爵在中國為和平和慈善事業(yè)徒步行走約1700公里
今年7月27日,麥克·貝茨勛爵和夫人從北京出發(fā),途經北京、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5省市,歷時71天,總行程1701公里,順利抵達終點站——浙江杭州。
貝茨把這次徒步中國的活動,定義為“為和平行走”。他表示,這次徒步不是為了取悅自己,而是希望以實際行動來推動和平,提醒人們記住戰(zhàn)爭帶來的可怕后果。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張廣凱
-
“歐洲人表面支持特朗普,暗中卻試圖破壞” 評論 4“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評論 117“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88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209最新聞 Hot
-
“歐洲人表面支持特朗普,暗中卻試圖破壞”
-
“反制法”在手,但盧拉“不急于”報復美國
-
胡塞武裝誓言報復
-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烏克蘭前議長遭槍殺,澤連斯基發(fā)聲
-
“印度不會屈服”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xiàn)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海”?英防相否認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