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人:別想指望這份法案帶來美國經濟繁榮增長
最后更新: 2025-07-05 09:31:37【文/經濟學人】
這僅僅是虛驚一場嗎?
今年4月,唐納德·特朗普總統(tǒng)在“解放日”加征的關稅引發(fā)的全球經濟恐慌,如今已逐漸被日益增長的樂觀情緒所取代。迄今為止,關稅引發(fā)的通脹效應尚屬溫和。美國商界領袖私下表示,他們現(xiàn)在預期貿易摩擦將促成貿易協(xié)議,而非為了摩擦而摩擦。調查顯示,盡管企業(yè)和消費者信心仍處于低位,但情況正在改善。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更是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高。
正如我們所報道的,7月1日在美國參議院通過、7月3日在眾議院通過的“大而美法案”(BBB),其核心更像是保羅·瑞安或米特·羅姆尼所代表的傳統(tǒng)共和黨式議程——減稅與削減開支,而非一場“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的幻想。突然間,商界領袖們愿意再度將特朗普視作其首個任期中的那位民粹主義者:一位值得認真對待,卻不可逐字逐句聽信的人物。
然而不幸的是,特朗普計劃于7月4日簽署成法的“大而美法案”,很可能給這幅樂觀圖景蒙上陰影。它揭示了特朗普對美國經濟繁榮的根基造成的長遠損害。
當?shù)貢r間7月3日,共和黨議員慶祝眾議院表決通過“大而美法案” 視覺中國
該法案的主要作用是延長特朗普首個任期內本應到期的減稅措施,共和黨人將此粉飾為對現(xiàn)狀的延續(xù)。然而,他們同之前的民主黨人一樣,無視了一個事實:現(xiàn)狀已經不可持續(xù)。過去12個月,美國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高達驚人的6.7%。若該法案通過,赤字將維持在這一水平附近,而國家債務與GDP之比約在兩年內就會超過二戰(zhàn)后曾達到的106%。關稅收入雖能緩解壓力,但不足以阻止該比率上升——這意味著美國滑向危機的趨勢將持續(xù)。
即便法案在財政的某些方面勒緊了褲腰帶,其選擇也是失當?shù)?。在預期壽命增長和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美國本應削減對老年人的福利支出,例如提高退休年齡。但現(xiàn)實卻是,退休人員獲得了稅收減免,而共和黨人卻在削減面向貧困人群的醫(yī)療補助(Medicaid)。
法案中雖包含一些明智的措施,例如限制各州利用制度漏洞套取聯(lián)邦資金,但官方預測顯示,其總體效果將是令失去醫(yī)療保險的美國人增加近1200萬。對于全球最富裕的大國來說,這是個可恥的數(shù)字。許多失去醫(yī)保者將因新的工作要求(即“受益人必須工作”)而陷入困境。此類規(guī)定過去曾給申請人設置繁瑣的文書障礙,卻未能有效促進就業(yè)。
更多的“節(jié)流”來自法案廢除了喬·拜登總統(tǒng)任內通過的清潔能源稅收抵免政策。這些抵免政策充斥著本報曾經反對的保護主義“買美國貨”要求。但由于國會厭惡碳定價,沒有任何替代方案會取代它們。美國將再次缺乏聯(lián)邦層面的脫碳政策,其溫室氣體排放量將高于應有水平。特朗普對化石燃料抱著懷舊情結,忽視了可再生能源在創(chuàng)造更豐富的能源供應方面的潛力。在人工智能通用模型(AGI)的競賽(某種程度上也是對訓練大模型所需電力的競賽)如火如荼開展之際,這顯得尤為愚蠢。
就連該法案的通過方式也暴露了美國日益加劇的治理失靈?!按蠖婪ò浮斌w量龐大,是因為執(zhí)政黨每年很少有機會僅憑參議院的51票(而非繞過阻撓議事所需的60票)來通過一項稅收與支出法案。在一份如此龐大的法案中,重要改革難以得到充分審議,大量“政治分肥”式的資金可被用來收買國會議員的支持。
樂觀主義者承認以上部分或全部的問題,但辯稱經濟增長將消除所有擔憂。更快的經濟增長會減輕債務負擔,通過增加就業(yè)機會和提高工資來惠及窮人,并使政治失靈在經濟上顯得無關緊要。果然,美國政府預測未來四年的經濟產出將增長近5%。
然而,指望該法案帶來繁榮的經濟增長是錯誤的?!按蠖婪ò浮敝幸焉У臏p稅措施提供的刺激作用甚微,而關稅則起到了抵消作用。無論如何,當前利率已是特朗普上次減稅時的三倍,美聯(lián)儲更可能通過微調貨幣政策立場來平衡更寬松的財政政策。供給側減稅雖有助于促進投資,但按成本計算僅占總減稅額的8%。許多新減稅措施(包括針對小費和加班費的免稅)實際上是噱頭。政府的放松管制議程或許能提供助益,但作用有限。
事實上,美國如噴泉般發(fā)行的債務將日益損害經濟增長。在正常情況下,公共債務會排擠私人投資,推高數(shù)據(jù)中心等新項目的資本成本。而若債券市場迫使美國進行突然的財政調整,其代價將是巨大的。高盛銀行估計,若美國國會將財政緊縮問題再推遲十年,屆時可能需每年削減開支或增稅達GDP的5.5%,方能穩(wěn)定債務與GDP之比。這超過了2010年代歐元區(qū)主權債務危機后經歷的緊縮程度。若立法者覺得這過于困難,美國或許會訴諸二戰(zhàn)結束后采取的策略:通貨膨脹和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
“馬拉松式投票”引發(fā)借貸危機
“大而美法案”對長期性問題的忽視,反映了一種更廣泛的痼疾。特朗普倚仗美國的經濟實力和無可置疑的談判籌碼,卻忽視了美國成功的根基。他重啟了對美聯(lián)儲的攻擊,給經濟穩(wěn)定增添了新威脅。他削減科研經費的政策將損害美國創(chuàng)新。他對法治的輕率態(tài)度使美國的投資風險上升。盡管貿易戰(zhàn)有所緩和,但平均關稅稅率仍處于一個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仍構成了負擔。即使以美元計價的美國資產在大幅升值,但以外幣計價時已顯落后。美元今年貶值了11%,反映出美國經濟面臨的真實且日益增長的長遠風險。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2025-07-05 09:28 中美關系 -
關于中國,馬克龍最新表態(tài)
2025-07-05 08:25 -
美國空軍暫停SpaceX在太平洋環(huán)礁的火箭項目
2025-07-05 07:22 -
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
2025-07-05 07:08 特朗普 -
美國得克薩斯州“災難性”洪水已致13死約23失蹤
2025-07-05 07:08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2025-07-04 23:46 不列顛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2025-07-04 23:02 美國一夢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2025-07-04 22:16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2025-07-04 22:16 -
“中歐談判,只欠臨門一腳”
2025-07-04 22:01 中國外交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2025-07-04 21:50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2025-07-04 20:38 美國政治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2025-07-04 20:17 普京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2025-07-04 20:11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2025-07-04 20:04 美國一夢 -
-
俄方又出手了,澤連斯基:迄今最大規(guī)模之一
2025-07-04 18:49 烏克蘭之殤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2025-07-04 17:59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2025-07-04 17:39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2025-07-04 16:41 泰國政局
相關推薦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評論 85“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74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206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188最新聞 Hot
-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烏克蘭前議長遭槍殺,澤連斯基發(fā)聲
-
“印度不會屈服”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xiàn)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海”?英防相否認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