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登稱: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考慮制裁普京
【文/觀察者網(wǎng) 陳思佳】綜合美國廣播公司(ABC)、英國路透社1月25日報道,美國總統(tǒng)拜登當天視察華盛頓一家商店時接受了采訪,聲稱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將考慮對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實施制裁。拜登還宣稱,美國近期可能在東歐進行“軍事調(diào)動”,但不會在烏克蘭部署美國或北約部隊。
這已經(jīng)不是美國政客首次以“制裁普京”來威脅俄羅斯。據(jù)法新社報道,美國民主黨參議員12日曾擬定一項制裁法案,將俄總統(tǒng)普京、外長拉夫羅夫等俄羅斯高級官員列入“制裁名單”。
對此俄總統(tǒng)新聞發(fā)言人佩斯科夫13日警告說,直接對普京實施制裁將被視作“極端行為”,這只會導致美俄兩國關(guān)系徹底破裂。
美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拜登一直在大肆渲染俄羅斯的“威脅”,稱俄羅斯在俄烏邊境“集結(jié)10萬大軍”,“俄軍進入烏克蘭”將導致“二戰(zhàn)以后最大規(guī)模的入侵行動”。1月25日,在被問及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他是否會對普京實施制裁時,拜登給出了肯定的答復。
即使是頻繁動用制裁手段的美國,對他國領導人直接實施制裁也是極為罕見的。不過報道指出,這種做法并非沒有前例,如委內(nèi)瑞拉總統(tǒng)馬杜羅、敘利亞總統(tǒng)巴沙爾·阿薩德等都遭到過美國制裁。
就在拜登發(fā)表這一言論的前一天(24日),美國防部發(fā)言人柯比在例行記者會上稱,8500名美軍士兵已處于高度戒備狀態(tài),隨時可能部署到東歐地區(qū)。對此拜登在25日回應說,美國近期可能進行“軍事調(diào)動”以安撫北約盟國,但不會向非北約成員國的烏克蘭派兵。
“我可能會在近期派遣一些部隊,只是因為這需要時間。這并非出于挑釁目的,而是要讓有理由擔心的北約盟友感到放心?!卑莸钦f,“我們無意在烏克蘭部署美國或北約部隊。但正如我說過的那樣,如果普京采取行動,他們將面臨嚴重的經(jīng)濟后果?!?
路透社稱,目前北約已在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波蘭部署了大約4000名士兵,其中包括裝甲、防空、情報和監(jiān)測部隊。
拜登25日視察商店時接受美國記者采訪 圖自澎湃影像
在烏克蘭局勢緊張之際,拜登于24日同歐盟、北約、法國、德國、意大利、波蘭和英國領導人舉行了一個多小時的視頻會議。根據(jù)白宮方面的說法,他們重點討論了“加強北約東部地區(qū)安全”,及準備對俄實施“大規(guī)模經(jīng)濟制裁”的問題。
由于歐盟約三分之一天然氣供應來自俄羅斯,拜登政府還提前考慮起了歐洲能源供應的問題。一名匿名的拜登政府高級官員透露,美國正在與世界各地的主要能源供應商談判,討論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情況下向歐盟供氣的可行性。
盡管美英等西方領導人呼吁“保持團結(jié)”,但歐洲國家在應對烏克蘭問題方面依然存在分歧。意大利是俄羅斯的第五大貿(mào)易伙伴,普京預計將在當?shù)貢r間26日與意大利商界巨頭舉行會議,促進兩國的商業(yè)往來。
來自法國、德國、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代表則將于26日在法國巴黎會面。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還表示,他計劃在28日與普京通電話,尋求俄羅斯對烏克蘭問題的說明。馬克龍此前曾強調(diào),歐盟應奉行獨立的安全政策,與俄羅斯開展自己的對話,還應確定獨立的歐盟對俄政策。
近期西方政客和媒體炒作所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聲音不斷,但身處漩渦中心的烏克蘭,至少在表面上仍試圖保持冷靜。路透社稱,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25日發(fā)表電視講話,呼吁民眾冷靜,并表示他正努力推動烏、俄、法、德四國領導人的會晤。
俄羅斯塔斯社則提到,烏克蘭防長列茲尼科夫25日接受烏克蘭電視頻道ICTV采訪時表示,截至目前,烏克蘭當局沒有看到任何跡象表明俄羅斯有“入侵”的意圖,俄羅斯未來短期內(nèi)發(fā)起進攻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不過烏克蘭在過去一周時間里已經(jīng)接收了美國提供的三批武器。當?shù)貢r間1月25日,列茲尼科夫在社交媒體上發(fā)文證實,第三批80多噸的美國軍事裝備已于當天運抵基輔,這是美國承諾對烏克蘭提供的2億美元安全裝備的一部分。此前,烏克蘭已于21日和23日分別接收了兩批美國軍事裝備。
當?shù)貢r間25日,第三批美國軍事裝備運抵烏克蘭 圖自澎湃影像
俄羅斯已經(jīng)多次駁斥西方所謂“入侵烏克蘭”的說辭,佩斯科夫此前指出,類似言論空洞且毫無根據(jù),其目的就是要挑起地區(qū)緊張局勢。他強調(diào),俄羅斯不會對任何人構(gòu)成任何威脅,以武力解決烏克蘭的沖突將導致嚴重后果。
“我們看到了北約發(fā)表的關(guān)于增派部隊和在東部地區(qū)重新部署的聲明,這一切都導致了局勢升級?!迸逅箍品?4日對記者說,“緊張局勢是美國和北約的信息活動和具體行動造成的。我們都看到了那些歇斯底里的信息,它包含了大量虛假信息和謊言。”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標簽 烏克蘭- 責任編輯: 陳思佳 
-
新任中國駐澳大使到任
2022-01-26 10:49 中國外交 -
英媒爆料:立陶宛考慮要求臺當局給“臺灣代表處”改名
2022-01-26 10:43 臺灣 -
CNN“搞事”:將烏克蘭城市標記為俄羅斯
2022-01-26 10:41 烏克蘭之殤 -
-
82歲佩洛西還是不退,再次宣布競選
2022-01-26 09:55 美國政治 -
日增6萬,荷蘭總理:我們冒個險,放松封鎖
2022-01-26 09:5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奧密克戎有了“妹妹”?但毒力不比“姐姐”強
2022-01-26 08:38 新冠疫情與百年未有大變局 -
冬奧:美國上屆金牌選手全出戰(zhàn),俄羅斯誓拿獎牌前三
2022-01-26 07:35 北京冬奧會 -
歷史首次!以色列總統(tǒng)宣布將訪問阿聯(lián)酋
2022-01-26 07:25 -
美國新增確診56萬例、死亡3360例
2022-01-26 07:20 美國一夢 -
俄駐華大使:中俄形成“能源聯(lián)盟”
2022-01-25 22:37 中俄關(guān)系 -
基輔市長:德國“背叛”了烏克蘭
2022-01-25 22:30 烏克蘭之殤 -
美國準備用對付華為那套,制裁俄羅斯
2022-01-25 21:55 烏克蘭之殤 -
“中國變了,澳大利亞換總理也沒用”
2022-01-25 21:54 -
新公寓均價348萬/套,東京都市圈房價超泡沫時代歷史高點
2022-01-25 21:52 日本 -
CNN:中俄這是趁拜登病,要拜登命
2022-01-25 21:35 美國政治 -
鳩山由紀夫:衷心祝愿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
2022-01-25 20:49 中日關(guān)系 -
美國都“發(fā)紫”了 美媒卻忽悠中國說…
2022-01-25 20:36 -
俄提議亞投行投資其近120億美元項目,包括中歐“子午線”高速
2022-01-25 20:03 俄羅斯之聲 -
中方是否考慮從布基納法索撤僑?外交部回應
2022-01-25 19:45 非洲之窗
相關(guān)推薦 -
“干涉內(nèi)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評論 107“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82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206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192最新聞 Hot
-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
“干涉內(nèi)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烏克蘭前議長遭槍殺,澤連斯基發(fā)聲
-
“印度不會屈服”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xiàn)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guān)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海”?英防相否認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