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芷淵:香港新一份施政報告,有什么亮點?
關鍵字: 香港施政報告林鄭月娥林鄭月娥報告香港政府林鄭月娥說:“作為香港特區(qū)首位女性行政長官,我有多一重責任,就是在推動婦女發(fā)展上多下功夫。”有鑒于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上的人數比男性多,但勞動人口參與率遠較男性低,擔任管理階層的比例也相對較少,林鄭月娥提出一系列維護女性權益的措施,包括:建議將法定產假從10星期增至14星期、增加幼兒照顧服務以支援有年幼子女的婦女加入或留在職場、建議要求發(fā)展商必須提供育嬰間和哺乳室以鼓勵和支援母乳喂哺等。
這些建議措施都大受女士歡迎,尤其是人性化的延長女性產假建議。不過,在考慮保護女性權益的同時,筆者建議,特區(qū)政府落實時必須謹慎處理好,避免雇主未來在聘請高薪職位時,因這些額外成本而偏向聘請男性,反而造成就職性別不公現象。
維護核心價值,直面政治問題
香港特區(qū)政府一直強調,法治是香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而司法獨立是彰顯法治的關鍵。林鄭月娥重申:“任何因不滿法庭裁決而無理攻擊司法制度和司法機關,干涉獨立司法權或出言侮辱法官的行為均不可取,是對香港司法制度和司法精神的損害?!?
筆者認為,這份《施政報告》直面香港政治問題,凸顯特區(qū)政府審視度勢、謹慎行事的犀利管治風格。
林鄭月娥強調,對任何鼓吹“港獨”、危害國家主權、安全及發(fā)展利益的行為絕不容忍,會無畏無懼維護國家和香港利益。在談及《基本法》23條立法問題上,她重申,特區(qū)政府有憲制責任為23條立法,會創(chuàng)造有利立法環(huán)境,但不等于對違反憲法及《基本法》、試圖分裂國家、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視若無睹,不等于處理應禁止行為的現行法例備而不用。
香港市民關注的另一政治問題,是何時再次重啟政改,爭取落實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重申,對落實普選特首的工作立場與往年無異,明白市民訴求,但不能罔顧現實,貿然重啟政改,令社會難以聚焦發(fā)展,政府會謹慎行事。她還提到,體會到“前行需要有伙伴,政府越包容,伙伴便越多”,不會奢望政黨或議員政治立場一致,但只要不觸碰違反“一國”的底線,大家應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緊扣國策,拓展香港發(fā)展空間
上個月,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和蓮塘-香園圍新陸路口岸將相繼開通,粵港澳大灣區(qū)規(guī)劃也出臺在即,香港該如何借助融入國家發(fā)展,進一步拓展香港的發(fā)展空間?
這份《施政報告》可謂有宏觀遠見,有地區(qū)政策。除了詳細探討香港本地的政策外,報告還分別從“政府對政府”的雙邊和多邊聯系事務、加強與內地合作、粵港澳大灣區(qū)發(fā)展及“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探討香港嶄新的發(fā)展機遇。
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布局已基本完備,林鄭月娥說,大灣區(qū)建設為香港帶來經濟新增長點,可以拓闊香港居民生活空間的機遇。而中央自去年起陸續(xù)宣布多項便利港人在內地居住、工作和學習的措施,更大大豐富了這個“生活圈”。她承諾在香港成立一個高層次的“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督導委員會”:“我會善用行政長官作為領導小組成員的身份,透過大灣區(qū)建設為香港尋找和發(fā)掘在經濟、社會和民生各方面的機遇?!?
環(huán)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上升,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內地發(fā)展迅速,香港的相對優(yōu)勢會否減少呢?林鄭月娥說,香港會抓緊“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帶來的機會。《施政報告》中提到,今年是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香港企業(yè)一直是內地省市的重要外資來源,近年更大力協助內地企業(yè)向外發(fā)展。香港作為“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平臺,功能仍然重要。她強調:“香港仍充滿發(fā)展機遇”!
這份長達近6萬字的《施政報告》承載著“為香港燃點希望”的決心。用林鄭月娥的話說:“世界上并沒有完美的方案,也難令社會達致全面的共識,但意見分歧不應成為政府帶領香港向前的絆腳石,更不應令香港停滯不前?!敝徊贿^,《施政報告》提出的內容能如何一步步落實?這是一個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的時期,在發(fā)展香港經濟、解決民生問題的同時,如何處理社會深層次矛盾,仍然不容忽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韓京霏
- 最后更新: 2018-10-11 08:16:13
-
臺灣軍隊操演伴奏用《戀愛ING》 網友:用愛打仗?
2018-10-10 21:32 觀網看片 -
林鄭月娥:將填海數十年 造1700公頃人工島
2018-10-10 16:30 香港 -
蔡英文發(fā)表“雙十講話” 媒體:賊心很大賊膽稍小
2018-10-10 16:05 臺灣 -
林鄭宣讀施政報告,4名反對派議員鬧場被趕走
2018-10-10 14:28 香港反對派 -
馬英九:沒想到民進黨執(zhí)政兩年,衰敗這么快
2018-10-10 08:20 臺灣 -
臺媒驚呼“前所未聞”:陸配想放棄臺籍全家搬回大陸
2018-10-09 17:11 臺灣 -
臺灣船長走私近1.3噸毒品,被判12年
2018-10-09 11:30 臺灣 -
臺胞領了居住證:認同感增強 自稱“新浙江人”
2018-10-09 11:00 臺灣 -
“友邦”官員被控摸女翻譯大腿 臺當局為他辯解
2018-10-09 10:12 臺灣 -
港理大向學生會讓步 反“港獨”團體站出來了
2018-10-08 11:12 香港 -
“雙十”拍片,每個團體捐22萬元吧
2018-10-08 09:31 臺灣 -
雅思改標“中國臺灣” 英國的表態(tài)卻讓人氣憤
2018-10-06 11:16 臺灣 -
領大陸居住證將被臺當局管制?朱立倫:不可思議
2018-10-05 11:26 臺灣 -
蔡英文為狗慶生 縣長轉發(fā)“狗奴才”
2018-10-04 16:20 臺灣 -
宋楚瑜不干了 蔡英文宣布他當APEC代表
2018-10-03 09:33 臺灣 -
聯大辯論落幕,這些“友邦”表現讓臺當局有點慌
2018-10-02 21:36 臺灣 -
又一所百年僑社改掛五星紅旗!
2018-10-01 10:22 海外華人 -
統派臺北街頭慶國慶被6次警告 高歌“中國是我家”
2018-10-01 09:26 臺灣 -
臺灣警察收到大陸寄來的錦旗當場傻眼:頭回見
2018-09-30 09:02 臺灣 -
收了1.5億美元貸款,“友邦”還是沒吱聲
2018-09-29 14:09 臺灣
相關推薦 -
“頂級裝備令人驚嘆,臺軍連尾燈都看不到” 評論 11“中國最先進,照搬他們又有何不可?” 評論 42中俄聯手,“美國發(fā)財夢碎了一地” 評論 104“AI、激光、芯片…解放軍裝備已經Next Level” 評論 167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