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豐澤:清潔能源給“看不見的50億人”帶來了什么?是公平!
而且我們知道,電是很難儲存的,但是水可以,所以水電的供能相對靈活,用電高峰就多開幾個機組,低谷就少開,相比其他發(fā)電方式,它更靈活。再有就是除了發(fā)電之外,它還兼具防洪灌溉等功能,尤其是對流域內的民生幫助巨大。當然,現實中水電也并非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白蓮花。它也有缺點,但是總賬算下來,科學建設的水電站是遠遠利大于弊的清潔能源。
非洲的水能資源極為豐富,資源蘊藏量達115.5萬兆瓦,是當前全非洲水電總裝機容量3.4萬兆瓦的34倍。光是一條剛果河上的水能資源如果得到充分的利用,就可以滿足整個非洲的用電需求。因為起點低,所以我們可以先不去啃那些難啃的骨頭,先吃好吃的肉,在投資收益率最高的地方先建。
按照每千瓦時水電站的平均建設和運營成本來算,再算上一些不可控的外部變量,一座標準的水電站回本周期也不過就是十年,遠遠低于一座水電站的壽命。而且水電站的建設沒有什么卡脖子技術可言,主要的技術幾十年前就已經成熟,也不涉及到國家安全機密,都是開放的。
水電站的規(guī)模一般都比較大。非洲國家的能源建設處于起步階段,所以一座單一的水電站往往就能讓整個國家的電力供應有顯著的增加。以我們在坦桑尼亞的水電站項目為例,它一旦建成,可以讓整個坦桑的電力供應翻一番,坦桑尼亞國內的嚴重的電力短缺情況可以得到根治,各項工業(yè)設施的運轉會更加順暢,因停電造成的損失會大幅減小。電力富余可以帶來新的工業(yè)投資窗口,在未來的五年內,坦桑尼亞可以在不缺電的情況下從容不迫地發(fā)展用電工業(yè),同時新建其他的發(fā)電站。新的工業(yè)投資將為坦桑尼亞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崗位,并帶來更多的稅收,此外水電站本身也會帶來高額的收入。這樣一來,良性的經濟循環(huán)就能逐步建立起來。
位于坦桑尼亞的朱利葉斯·尼雷爾水電站(圖片來源:網絡)
可以說,在非洲進行清潔能源建設,技術層面的難題是沒有的,所有的阻礙都在技術之外。目前,大多數非洲國家并沒有我剛剛提到的坦桑尼亞在能源建設上這么順利,投資者總體而言對非洲未來發(fā)展的前景還沒有足夠的信心。我們知道,非洲國家的工業(yè)底子太薄弱,開發(fā)建設非常困難,也不容易獲得足夠的具備素質的勞動力,本國缺少資金,再加上社會形態(tài)比較原始,政府的腐敗不易控制,這些因素進一步拉低經濟效率,制約了投資。許多非洲國家往往政局不穩(wěn),投資的安全性不好保障,進行大規(guī)模的電力建設需要的資金和時間投入都很大,中間變數太多。這些確實都是比較現實的問題。
我一直以非洲作為例子,是因為我個人對非洲相對比較了解。事實上,整個第三世界國家所面臨的困境,是與非洲比較類似的,都是受制于種種社會矛盾等非技術問題而阻礙發(fā)展,使得社會無法進入良性循環(huán),社會長期陷于貧困,相應的,新質生產力自然也就無從發(fā)展。
很多人可能據此會有一種悲觀的推斷,那就是所謂新質生產力應該是比生產力還要更高一個層級的概念,這些陷入惡性循環(huán)的欠發(fā)達經濟體連發(fā)展生產力尚且困難,談論新質生產力是不是太奢侈了?其實現實沒有那么悲觀。之所以會抱有這種觀念,本質上還是在潛意識里把生態(tài)保護和發(fā)展這兩個概念對立起來了。
其實,按照我們現在的生產力水平,讓新質生產力和落后生產力放在一起同臺競爭,即使不考慮環(huán)保這些外部性,咱們就只看經濟效率,很多時候也未必會輸,而是能打個有來有回。
我還是以我比較熟悉的能源問題舉例子。比如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現在隨著技術的快速迭代,光伏發(fā)電的成本也在急劇降低,尤其是在非洲這種熱帶地區(qū),光照強,光伏發(fā)電的成本已經不比傳統(tǒng)的火電站高很多了,而且性能也越來越穩(wěn)定。相對于傳統(tǒng)能源,光伏有一個重要的優(yōu)點,就是它的布置相當靈活,只要生產出來,安裝的難度很低,而且根據電力需求不同可以輕易調整,多裝幾塊少裝幾塊而已。這就使得光伏電站有一個特別適用的場景,就是分布式電網。
非洲原始民居上的光伏設備(圖片來源:網絡)
比如一個交通不便的偏僻村落,如果把它接入全國性的電網,成本非常高,這個賬算下來短期沒法回本,這個時候就可以做一個小型光伏電站,搭配一些風電和儲能設施,這一個小電站就供應這一個村子。我們先解決有無問題,先讓大家把電用上,將來有錢了再去逐步解決好壞問題。這種小型分布式電網現在發(fā)展很快,在非洲的很多偏僻地區(qū)相當實用。
通過太陽能獲得電力的非洲村民(圖片來源:ICphoto)
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說得再深一點。當今世界能源供應的不公平,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世界各國的發(fā)展程度本就不均衡,另一方面則是由化石能源本身的性質決定的。化石能源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而且它的地理分布極不均勻,這東西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羨慕不來。而且化石能源的使用具有排他性,你用了我就沒有,而發(fā)達國家通過經濟和武力手段,總是可以先于發(fā)展中國家獲取——現在的這些發(fā)達經濟體,要么自己就是化石能源生產國,要么就是有能力控制環(huán)球化石能源的開采,或者至少可以依附于這個體系賺取超額利潤。
而清潔能源的一大特點就是它的開采有很大的本地性。比如陽光,哪里都有,開采出來變成電能直接接入電網,它相對來說就不太涉及到掠奪的問題。據估算,全球清潔能源儲量超過45萬億噸標準煤,是化石能源儲量的38倍。如果這些能源能夠得到充分開發(fā),發(fā)展中國家就可以避免與發(fā)達國家進行于我們不利的能源零和博弈。
你通過堅船利炮獲得的發(fā)展機會,我種田開工廠也能獲得。從這個角度講,能源轉型不僅僅有助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而且有助于促成各國發(fā)展機會的公平。
當然,如我之前所說,在以非洲為代表的第三世界國家,在發(fā)展上客觀而言確實存在許多阻礙,這些阻礙都不是一時半刻能夠解決的,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那么相應的,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全人類尺度上的新質生產力建設,那就意味著我們不能幻想去畢其功于一役,只能尊重客觀規(guī)律,做漸進式的改革。如果我們能夠與第三世界建立起緊密的聯系,幫助第三世界逐步建立起新的、生態(tài)友好的發(fā)展模式,那么不僅對于人類的長久生存是功德一件,中國本身也能從這件事上受益,這是必定的。
在這一點上,相比起西方發(fā)達國家而言,中國有優(yōu)勢也有劣勢。
優(yōu)勢在于,當今的中國在物質層面確實直接掌握著先進生產力。還是以新能源為例,目前中國企業(yè)幾乎掌握著新能源從研發(fā)到生產再到銷售運輸的全部產業(yè)鏈,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給你拿出整套的解決方案。
從2010年到2020年,中國企業(yè)在非洲參與了約150個電廠和輸配電項目的建設。非洲有1億多人通過電網用上了電,其中中國企業(yè)的貢獻率達到30%,也就是3000萬人。到2024年年底,中國將在非洲完成49個發(fā)電項目,其中大部分是可再生能源項目,相當于同期該地區(qū)總裝機容量的20%。應該承認,中國在全球能源公平,或者說得更大一點,生產力公平這件事上是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的。離了西方國家,不太妨礙我們拉著第三世界國家搞新質生產力建設。但是離了中國,想要做成點事,恐怕有些難度。
中國的劣勢在于,我們的話語權實在太弱了。在多數情況下,我們在海外都是處在一種吃力不討好的狀態(tài)。企業(yè)干的是最累的活,但是利潤率是最低的,還沒有建立起品牌和當地市場的認可。實際的工作是我們在做,但是人家認可的話語體系,還是西方的話語體系。這也就使得一些勢力如果想要抹黑我們相當容易,稍微顛倒黑白,我們完全被動,連辯解的能力都沒有,更不可能打出反擊。
這個劣勢,同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問題,因為文化的霸權遠比實力層面的霸權更加深遠。問題的關鍵是,我們應當有一個長遠的思路,一個具體的規(guī)劃。比如在合作國家的選擇上,應該選擇哪幾個國家,進行比較深度的投資和合作。
新能源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周期往往很長,必須提前規(guī)劃。制定明確的時間表可以未雨綢繆,給新能源人才的培養(yǎng)和工程的建設留出時間,不然等到已經發(fā)現基礎設施短缺的時候再開始籌劃建設,那就晚了。同時我們也要耐下性子在當地培養(yǎng)自己的屬地化人才班底,逐步在投資對象國扎下根,逐步獲得當地社會和市場的認可,慢慢建立我們的話語權。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我們接下來一兩代人的努力才能逐步實現。
我始終相信,新質生產力的建設是當今的欠發(fā)達國家實現發(fā)展,步入良性循環(huán)的一次重大機會。在新質生產力的時代,享受現代生活不再是富人和富國的特權,而應當成為所有人類與生俱來就理應享有的基本人權。從倫理上講,我們的地球,本來也應當是屬于全體80億人類的,而不是屬于30億人的。從理性上講,有80億人共同貢獻智慧的人類社會,也必定要比只有30億人發(fā)揮作用的人類社會能夠走得更遠。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戴蘇越 
-
耿爽:特別要呼吁美國
2024-06-19 07:47 烏克蘭之殤 -
近期發(fā)生多起中國公民被印方扣押案件并有1人死亡,中使館提醒
2024-06-19 07:30 龍象之間 -
耿爽:中方堅定支持阿根廷對馬島主權的正當要求
2024-06-19 07:30 中國-拉美 -
普京時隔24年再度訪朝,金正恩到機場迎接
2024-06-19 06:53 朝鮮現狀 -
布局70載,CIA要在印度本土建立一個國家?
2024-06-19 06:47 美國政治 -
28歲高中學歷的他,將終結馬克龍時代?
2024-06-18 23:13 法國見聞 -
美印發(fā)表聯合聲明,外媒又扯中國
2024-06-18 22:57 -
李強抵達吉隆坡開始對馬來西亞進行正式訪問
2024-06-18 22:29 中國外交 -
“福島核電站一機組廠房響起火災警報,現場冒煙”
2024-06-18 21:58 福島核泄漏 -
談崩了,“快速達成協(xié)議希望破滅”
2024-06-18 21:49 歐洲亂局 -
“因殺害美籍錫克教徒,一印度嫌疑人已被引渡至美國”
2024-06-18 21:14 印度驚奇 -
中國總理時隔7年訪問新澳,談了什么?有何亮點?
2024-06-18 19:51 中國外交 -
“來自對手的警告”?泰國前總理他信被正式起訴
2024-06-18 19:32 泰國政局 -
丑聞!英軍情五處針對中國的行動,原來是為了……
2024-06-18 17:22 不列顛 -
普京簽署決議,同意與朝鮮簽署《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條約》
2024-06-18 16:22 俄羅斯之聲 -
北約秘書長恫言讓中國“付出代價”,外交部駁斥
2024-06-18 16:21 烏克蘭之殤 -
外交部:敦促美方恪守承諾,不得簽署相關涉藏法案
2024-06-18 16:12 -
委內瑞拉譴責美國強制出售雪鐵戈石油公司,外交部表態(tài)
2024-06-18 15:59 -
李強同澳總理共同出席第七屆中澳工商界首席執(zhí)行官圓桌會并致辭
2024-06-18 15:58 中國外交 -
中歐人權對話舉行,歐方代表團訪問西藏,外交部介紹情況
2024-06-18 15:56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28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201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181白忙活了?“特朗普大發(fā)雷霆,怒噴烏歐不切實際” 評論 142“收獲季到了,美國大豆卻又遭‘當頭一棒’” 評論 73最新聞 Hot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保坑⒎老喾裾J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
投訴“魯迅夾煙墻畫”當事人,道歉了
-
民生銀行半年報:凈利潤下降4.87%、資產總額下降0.59%
-
光大銀行半年報:營收下降5.57%,但凈利潤增長0.55%
-
俄方:普京與金正恩會晤正在醞釀中
-
“意在制衡中國”,中方警告美日
-
鳩山將出席九三閱兵,日本政府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