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長和:中國外交話語對外表達的幾點看法
關鍵字: 話語政治外交話語去中國化話語能力中國政治國際交流在中國學術話語的國際傳播中,時常聽到一種觀點,就是中國的學術話語在自說自話,別人聽不懂。還有一種外來的觀點認為,不只是學術話語,中國官方政治話語和外交話語別人也聽不懂,影響了外宣質量。有人指出,“親、誠、惠、容”周邊國家聽不懂,“合作共贏”“和諧”等概念太空,等等。于是有人建議要改造我們的政治和外交話語,用“國際主流社會”能聽得懂的語言表達自己。
對這種現(xiàn)象我們到底怎么看,以及怎么辦?
國際交流中的話語政治
概念、術語、名及其構成的話語系統(tǒng)是一個民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思想的載體,往大的方面講,它們是一個國家文化主權的組成部分。世界上幾千種語言,唯獨沒有通行的世界語,有些特定的語言在某個特定階段影響范圍較大,但是其也不構成世界通用語。
在東亞,曾經(jīng)存在一個漢語文化圈,隨著一些國家的“去中國化”,漢語退出了這些國家的日常生活;在歐洲,葡萄牙語、西班牙語、法語在各自國家稱雄的時候,都曾是較為廣泛使用的外交語言,如今在獨聯(lián)體國家,還存在一個俄語區(qū);英語得益于英國的不懈努力以及美國的崛起,目前在世界上影響范圍較大。從世界語言區(qū)來看,存在英語區(qū)、法語區(qū)、俄語區(qū)、西班牙語區(qū)、葡語區(qū)、阿拉伯語區(qū)等語言版圖。一國語言使用范圍的擴大會為其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文化效益,由此甚至誕生語言經(jīng)濟學這門分支。
語言的不同,必然帶來各種思想表達系統(tǒng)在溝通中存在的困難,在一開始的交流過程中出現(xiàn)相互聽不懂是常態(tài),這就需要借助文化交流來盡力克服這些困難。但是文化交流往往存在強弱問題。
以政治和外交話語來說,西方特色的政治和外交話語在剛進入中國的時候,中國“士”的階層也抱怨聽不懂,三四百年前歐洲傳教士進入中國的時候,當時中西力量格局是中強西弱,這些傳教士為了順利在中國傳教,采取的戰(zhàn)略是遵從中國文化,用中國文化中的詞匯轉換其詞語,即“以儒釋耶”“以中釋西”的戰(zhàn)略,以進入中國體系再求改造中國,但不是很成功,后來隨著中西力量對比的變化,特別是西方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起來后,就不再按照中國文化標準來解釋自己,而是直接強攻,轉為“以耶釋儒”“以西釋中”戰(zhàn)略,以我為主來改造中國話語,按照自己的標準來解釋中國。
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我們大致可以發(fā)現(xiàn)在中西文化格局下,中國的知識分子大致聽得懂英語特色的概念、術語、名及其話語系統(tǒng),但這不能證明別人的語言和話語體系就更好、更易溝通、更易為人懂;反過來,由于文化交流的不平衡、不對稱,外人自然很難懂得中國豐富的治國理政詞匯、政治話語以及外交話語。這種聽不懂不是說我們的政治話語和外交話語存在溝通障礙,而是別人不懂漢語或者中國政治和外交文化造成的。因此,我們不要誤以為,外人聽不懂中國政治話語和外交話語是因為中國政治話語和外交話語存在根本的溝通缺陷,因為大而空、邏輯不當?shù)鹊?。進一步設想一下,當外部一個國家竭力用漢語來表達其政治和外交問題時,中國人也會生出“聽不懂”這個問題。
所以,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讓更多的外國人在學習漢語中理解中國,懂漢語的人多了,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其實,就我本人所知,有些搞中國政治外交研究且懂漢語的外國人,以及在華做生意的人,對中國共產黨中央全會的公報以及《人民日報》文章的理解能力,絲毫不輸給國人,這些人對中國政治話語和外交話語不是不懂,而是懂得很。
話語能力提升的辦法和效果
話語有時會上升為一種文化外交戰(zhàn)略,利用自己的話語系統(tǒng)去覆蓋、遮蔽、替換對方的話語體系,達到同化、規(guī)訓或者孤立對方的目標。比如,話語孤立的一個辦法,就是強勢話語體系經(jīng)常說別人說的東西不專業(yè)、聽不懂、不知道在說什么、與國際主流不接軌,以此達到規(guī)訓和教化的目標。
- 原標題:中國外交話語對外表達的幾點看法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楚悅
-
最新聞 Hot
-
“中國要告訴世界,能把大國競爭變成可控的相互依賴”
-
香港一警員疑被騙至柬埔寨詐騙園區(qū),最新進展
-
“俄軍正在幾乎整條前線不間斷進攻,掌握戰(zhàn)略主動權”
-
歐盟放話:不賠錢,俄羅斯被凍結資產別要了
-
哈馬斯卡桑旅發(fā)言人烏拜達被以軍空襲身亡
-
“歐洲人表面支持特朗普,暗中卻試圖破壞”
-
“反制法”在手,但盧拉“不急于”報復美國
-
行政機構負責人遭以軍空襲身亡,也門胡塞武裝誓言“報復”
-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烏克蘭前議長遭槍殺,澤連斯基發(fā)聲
-
“印度不會屈服”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