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賈·莫漢:印度參加東京峰會,為何讓中國如此不滿?
最后更新: 2022-05-28 10:43:32【導讀】 近日,四國機制峰會在日本東京召開。南亞政治學者拉賈·莫漢就此在美國“外交政策”網(wǎng)站撰文分析中美印三國關系。他在文中梳理了中印復雜的交往歷史,并忖度了兩國心態(tài)和兩國關系可能的走向。對其個人觀點,觀察者網(wǎng)不表贊同,翻譯本文僅供讀者參考。
【文/拉賈·莫漢 譯/觀察者網(wǎng) 由冠群】
印度可能還遠未將其與美國的伙伴關系轉變?yōu)槿魏涡问降恼交蚍钦杰娛侣?lián)盟,但兩國日益密切的戰(zhàn)略接觸已成為中國對印政策討論的主題。因此,在東京舉行的四方安全對話峰會或叫四國機制(一個由澳大利亞、印度、日本和美國組成的松散組織)必然會引起北京的特別關注。
從表面上看,中國持續(xù)抨擊印美聯(lián)系,將四方機制描述為“亞洲版的北約”,并猛烈攻擊新德里及四方機制其它成員國支持的印度-太平洋地緣政治架構,似乎是不必要的過度反應。中國的高級外交官員譴責四方機制成員國“在亞太地區(qū)拉幫結伙,搞一些三邊、四邊的‘小圈子’,刻意挑起對抗”??紤]到北京長期以來一直與美國的鐵桿盟友共處且已習慣了美國對其周邊國家和地區(qū)的堅定安全承諾,包括美軍部隊駐扎在韓國、日本和其他地方等,中國這次對四方機制如此憤怒就顯得有些奇怪。
四國機制東京峰會
或許,有兩個因素可以解釋中國為何對四方機制,尤其是正在發(fā)展中的美印關系,充滿敵意。
最明顯的因素是印度的龐大體量以及印度具備影響中國周邊戰(zhàn)略態(tài)勢的潛在實力。盡管中國已幾乎不再將印度視為可與之較量的對手,但北京敏銳地意識到,如果印度與其他大國結盟就可能給中國帶來大麻煩。因此,阻止一個潛在超級大國——印度與美國結盟是北京的首要戰(zhàn)略目標。
最近,中國對美印結盟的憂慮已轉化成了一種偏執(zhí),這讓我們想起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北京喋喋不休地抱怨新德里與莫斯科結成的戰(zhàn)略合作關系。北京當時擔心俄羅斯的帝國主義會與印度自己的南亞霸權野心勾結到一起。當時和現(xiàn)在一樣,中國也不希望看到印度與其他大國搞好關系,而自己卻孤立無援。
其次,面對新德里堅持“亞洲團結一致,避免與西方結盟”這一根深蒂固的反美情結,北京極盡迎合之能事。這種情緒來自于印度過去的反殖民主義傳統(tǒng)、準社會主義制度和冷戰(zhàn)時期的印蘇結盟歷史。盡管這種情緒在印度政壇已開始消退,但印度當權派中仍有許多人擔心印度與美國走得太近會激怒中國。北京預計自己發(fā)出的警告有可能會進一步攪動印度政壇。
當然,自20世紀70年代美國前總統(tǒng)理查德·尼克松執(zhí)政以來,中美伙伴關系的歷史要比印美伙伴關系長得多。另一方面,與華盛頓保持合理距離是新德里的一項長期政策。盡管近年來印度對美國的態(tài)度變得更溫和,但新德里仍堅稱其“戰(zhàn)略自主”政策保持不變。印度至今仍拒絕與四方機制其它伙伴國一道譴責俄羅斯無端入侵烏克蘭就證明了這一點。
北京對印美關系的執(zhí)念也與下面這個事實形成了鮮明對比。幾十年來,中國很少反對巴基斯坦與美國建立密切、正式的軍事伙伴關系。盡管巴基斯坦與美國簽訂了雙邊軍事合作協(xié)議,并曾在20世紀50年代加入過分別由英美發(fā)起的“中央條約組織”和“東南亞條約組織”,但中國似乎并沒有對巴基斯坦有過非議。
盡管偶有齟齬,但美國與巴基斯坦的軍事伙伴關系維持了幾十年,而且這種關系幾乎從未被北京批評過。當美國在2004年宣布巴基斯坦成為其北約組織外主要盟友時,中國幾乎未置一詞。相反,北京還繼續(xù)慶祝其與伊斯蘭堡的“全天候”伙伴關系。這又與中國在2007年發(fā)表的激烈言辭形成了鮮明對比。當時印度邀請澳大利亞、日本和新加坡參加其每年舉行的馬拉巴爾海軍演習,北京稱這一事件是亞洲北約成形的前兆。此前,中國類似的宣傳曾在印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華盛頓試圖策劃建立亞洲北約的說法曾引起印度民族主義者和左翼分子的共鳴。他們認同中國的觀點,即亞洲的安全必須由亞洲的大國來負責。2007年9月,北京發(fā)起反對美國領導建立亞洲北約的運動,該運動促使印度共產黨組織了大規(guī)??棺h活動,并在某種程度上最終瓦解了支持曼莫漢·辛格政府的左翼聯(lián)盟。
自2007年以來,中國一直用“亞洲北約”這個諢號來描述印度與別國建立的伙伴關系,尤其是印美軍事關系。特朗普政府在2017年重振了四方機制,此后拜登政府組織了一系列峰會并出臺了很多政策,為四方機制提供了新的發(fā)展動力,這些都讓中國的言辭變得更加激烈。而東京峰會則是喬·拜登就任總統(tǒng)以來舉行的第三次四方機制峰會。
- 原標題:FOREIGN POLICY - C. Raja Mohan: Why China Is Paranoid About the Quad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由冠群 
-
華春瑩連發(fā)11推,逐條回擊布林肯
2022-05-28 09:02 中美關系 -
美國就朝鮮發(fā)射導彈宣布制裁,涉兩家俄銀行
2022-05-28 08:00 -
美國新增感染137712例,死亡524例
2022-05-28 07:17 美國一夢 -
世衛(wèi)組織:全球已出現(xiàn)650例不明病因兒童肝炎
2022-05-28 07:11 -
制裁俄羅斯,再來“蹭”限價油?匈牙利不干了
2022-05-27 22:52 歐洲亂局 -
美專家熱評布林肯演講:凸顯“光會說不會做”
2022-05-27 22:30 中美關系 -
都怪莫里森!他倆要“重建關系”
2022-05-27 20:54 法國見聞 -
陸克文:亞太國家是有主權的,西方不該對它們大搞“說教”
2022-05-27 19:15 -
剛下飛機就被逮著了…
2022-05-27 18:30 -
美議員瞎操心:谷歌蘋果要下架支持數(shù)字人民幣APP
2022-05-27 17:47 中美關系 -
“‘印太經濟框架’是政治框架,排除中國是錯誤的”
2022-05-27 17:41 中美關系 -
“北約看來要把‘防線’移到南?!?/a>
2022-05-27 17:32 -
得州槍擊案警方被指失職:給了嫌犯1小時,卻在校外對家長出手
2022-05-27 16:54 美國一夢 -
斐濟加入“印太經濟框架”,英媒替美國興奮了
2022-05-27 16:41 中美關系 -
被英記者質問“為什么這種事只在你們國家發(fā)生”,他怒了
2022-05-27 16:38 美國一夢 -
-
外交部:中所關系開局好、起步穩(wěn)、發(fā)展快
2022-05-27 16:22 中國外交 -
第一個跨性別芭比娃娃來了…
2022-05-27 16:17 -
“我們與中國的貿易被削減到了原來的0.3%”
2022-05-27 16:16 烏克蘭之殤 -
中俄動用否決權,日本跳出來加戲
2022-05-27 16:12 日本
相關推薦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評論 98“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74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206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190最新聞 Hot
-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烏克蘭前議長遭槍殺,澤連斯基發(fā)聲
-
“印度不會屈服”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xiàn)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英防相否認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