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妮妮:離開日語詞匯,現(xiàn)代中國人真的不會說話了嗎?
關鍵字: 現(xiàn)代漢語又見日本潘妮妮中國話日本詞匯日本翻譯我們再想多一點……日本很多醫(yī)學名詞、科學名詞是直接翻譯的,它精確地指向曾經(jīng)的西語概念里有的那個東西,非常的科學,非常的精確,這是它的好處。但是它可能也會產(chǎn)生一個不好的地方,相應來說傳播會受影響,特別對于大多數(shù)沒有進入專業(yè)領域的人,或者說在實踐當中沒有經(jīng)常使用這個領域的相關術語的人,就與它分離了,科學與大眾就分離了。
但是放到中國,我們的翻譯盡量追求既是原意,又會獲得大眾的理解。也許它不夠精確,但是相反來說它在科普的時候可能就會相對容易一點。
我們再想多一點,如果直接使用外來語,那意味著進來的每一個詞都是新詞、新東西,你要重新去接受它。
日本的外來語詞典會不斷地修訂,而且越來越厚,大家記住所有的東西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這樣一來,它就會帶來一個很直白的(問題),那就是代際之間的溝通肯定會受到一定的阻礙,尤其現(xiàn)在流行文化——特別是年輕人的前沿文化——變化是非常快的。今天知道的東西,明天也許就沒用了;今天你好像是一個站在前沿的人,到了第二天或過幾天之后,你似乎就變成了一個老古董。但你用一種傳統(tǒng)的既有的思維方式去重新解釋外來事物的話,也許可以找到傳統(tǒng)跟現(xiàn)代之間的一種聯(lián)系。這也是語言的魔力所在。
今天很多在日本流行文化作品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詞匯,已經(jīng)進入了大眾輿論的范疇,而且被普遍地接受。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元氣”這個詞,好像已經(jīng)被普遍地接受了。當然我們用“元氣”跟日本人的“元気”的本意又會有點區(qū)別。
我們今天很多的宅男們、宅宅們、オタク們等用的詞里面,也會大量用到日語里的詞。比如我們可以在機甲動畫里——可能我舉的例子又有點老了——看到“制御不能”,機器不能控制了叫“制御不能”;還有大家很喜歡開玩笑,“立入禁止”。這些都是宅宅文化里很喜歡用的一些詞匯,但是卻沒有辦法進入大眾范疇;它會變成一種很小眾的亞文化,大家用這些詞,為了顯示很親密,表明我們是同一種人。
其實我們回顧民國時候,可以看到民國的一些作品里面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彼女”這個詞——她,女性。但是后來這個詞就沒有進入現(xiàn)代語言,我們還是用了更符合我們習慣的“他”與“她”的對應。
所以我覺得這東西基本上是不能構成文化入侵,因為它最后依然還是被內(nèi)化的。它之所以能夠被吸收,是它與你本身的文化邏輯之間存在著一個相似之處,存在一個可以共榮的部分。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原標題:潘妮妮:離開日語詞匯,現(xiàn)代中國人真的不會說話了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泠
- 最后更新: 2019-03-18 16:38:04
-
語文書上的插圖,居然是他們畫的
2019-03-18 07:55 中西教育 -
“難skr人”!是什么操作讓撒貝寧目瞪口呆?
2019-03-18 07:43 -
新疆小河墓地25件腰衣完成修復,再現(xiàn)3500年前精美服飾
2019-03-16 22:21 考古 -
意味深長!習近平今年兩會到團組的5個小故事
2019-03-15 08:16 2019兩會 -
多批大學生遭退學!教育部發(fā)文,畢業(yè)變難?
2019-03-14 18:30 中西教育 -
為啥中國人看完《綠皮書》想吃炸雞?外媒分析上了…
2019-03-13 16:45 -
兒女陪在身邊但蹭吃蹭喝,這種"陪伴式啃老",網(wǎng)友又吵翻
2019-03-13 10:25 中國電視劇 -
柯潔被清華免試錄取,網(wǎng)友:專業(yè)沒選好
2019-03-12 09:23 中西教育 -
現(xiàn)在的電視劇都是怎么抻到七八十集的?
2019-03-11 09:05 中國電視劇 -
委員建議:辦國服評選,推中華正裝
2019-03-10 14:13 2019兩會 -
“臺風爺爺,讓我作業(yè)飛走!”這些小學生的詩火了
2019-03-10 13:46 中西教育 -
百億產(chǎn)值的湖南檳榔業(yè),將全國禁播廣告
2019-03-08 22:40 食品安全 -
D&G創(chuàng)始人跌出福布斯榜,這還不是最“慘”的…
2019-03-08 22:16 時尚 -
我在“流浪地球”里看到的,是人類最根本的政治問題
2019-03-08 19:25 觀學院 -
潮汕美食饞哭外國人 Netflix熱映陳曉卿最新紀錄片
2019-03-07 15:44 吃貨俱樂部 -
推廣中國模式是否能更強勢?張維為:不要太天真,要實事求是
2019-03-07 10:52 這就是中國 -
張維為:過去40年要是沒有堅持中國模式,恐怕連國家都解體了
2019-03-06 11:18 這就是中國 -
中國畫家涉嫌抄襲比利時同行30年,高價買畫的人怎么辦?
2019-03-05 16:11 -
評論家為給葉永青寫過序言而道歉:抄襲是道德問題
2019-03-05 08:58 以藝術之名 -
故宮600歲 這些國寶終于能見著了!
2019-03-04 13:27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
“干涉內(nèi)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烏克蘭前議長遭槍殺,澤連斯基發(fā)聲
-
“印度不會屈服”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xiàn)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保坑⒎老喾裾J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