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凱碩:“失去理智”的美國撞上門來,中國怎么辦?
關鍵字: 貿易戰(zhàn)中美關系中美貿易特朗普中美沖突特朗普政府挑起中美貿易糾紛的關鍵論點是:美國的貿易赤字太大,而這都是中國的錯。美國財政部長史蒂芬·姆努欽甚至要求中國在2020年之前單方面削減中美貿易順差2000億美元。
但大多數理智的經濟學家認為,造成美國貿易赤字的是其國內結構性經濟因素,例如家庭儲蓄率過低,政府赤字難以消除,以及美元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依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約瑟夫·加尼翁的觀點,美國要想降低貿易逆差,應當從削減其巨額財政赤字著手。
不過,美國是否真的迫切需要削減貿易逆差尚無定論。雖然其外部赤字很大,但美國無需像其他經濟體那樣量入為出。由于美元具有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美國可以吸收世界其他國家大部分的儲蓄,這些資金有效地彌補了美國的儲蓄短缺。此外,正如特朗普的經濟顧問委員會在二月份在《總統(tǒng)經濟報告》中所指出的,美國服務貿易相較于世界其他國家處于順差地位,其中就包括中國。
但是,美國國內回避理性經濟討論的人遠不止特朗普。特朗普的對華貿易政策比他的其它大部分政策更受主流支持,因為大多數美國人——包括許多在其他問題上反對特朗普的人——都堅信中國在貿易中沒有遵循公平競爭原則。例如,政評員法里德·扎卡利亞就在文章中寫道,“在一個重大的基本點上”,特朗普是對的:“中國在貿易上作弊?!?
所有這些抨擊中國的言論都忽略了一點:40年來美國工人的中位數停滯不動,而廉價的中國進口商品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咨詢公司牛津經濟研究院的數據顯示,購買進口自中國的產品每年可為美國家庭節(jié)省850美元左右的開支,鑒于63%的美國家庭連500美元的救急款項都拿不出來,850美元絕不是小數目。
當然,中國能夠以人類歷史上最快的速度實現減貧目標,得益于其向美國及世界其他國家打開貿易大門,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獲取了貿易中的大部分經濟利益。例如每銷售一臺800美元的iPhone,中國制造商富士康公司只能賺7.40美元,美國瓜分了其中大部分價值。
中國決策者如今寄希望于現代經濟理論——這可以說是源自西方最重要的舶來品——然而一旦誤入歧途的美國做出破壞性決定,中國仍然將蒙受損失。目前的關鍵在于中國能否頂住來自美國的壓力。
中國的領導層終究是務實的。如果些許象征性的讓步(如日本1980年代自愿接受的出口限制)能夠使中美兩國避免迎頭相撞,中國可能做出這樣的讓步;但如果美國提出更高的、經濟上站不住腳的要求,中國將堅守底線。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楊晗軼
- 最后更新: 2018-05-23 11:07:49
-
南非200多白人農民稱遭種族迫害 澳大利亞樂意接收
2018-05-23 10:05 金磚國家 -
信誰的?美國務卿:仍為如期辦峰會努力
2018-05-23 09:55 朝鮮現狀 -
特朗普:美朝領導人會晤可能會推遲
2018-05-23 07:08 朝鮮現狀 -
10分鐘內,40位IS外籍女子被判死刑
2018-05-22 23:18 伊拉克局勢 -
華人首富回歸,馬來元老理事會大佬到齊
2018-05-22 21:36 海外華人 -
他倆正式進軍影視圈 薪酬或漲數十倍
2018-05-22 21:09 美國一夢 -
又找茬?美媒盯上了中國給亞非拉的“秘密貸款”
2018-05-22 20:06 中美關系 -
殺害9名校友前,他被她當著全班的面拒絕
2018-05-22 19:03 美國槍擊案 -
美媒:俄“無限續(xù)航”核動力導彈最遠只飛22英里
2018-05-22 16:56 俄羅斯之聲 -
美軍方搶先發(fā)行“特金會”紀念幣
2018-05-22 16:26 朝核危機 -
美駐德大使一小時激怒東道主 歐洲:特朗普讓我們丟掉幻想
2018-05-22 15:24 德意志 -
美媒:特朗普對中國軟硬兼施或不起作用了
2018-05-22 13:25 中美關系 -
-
轟-6k首次南海起降 外媒不滿菲低調
2018-05-22 10:23 南海局勢 -
美揚言祭出史上最嚴制裁 伊朗怒懟:你以為你是誰?
2018-05-22 08:40 伊朗局勢 -
劉鶴:想獲市場份額,必須讓中國人民高興
2018-05-22 08:29 中美關系 -
冒充警察幫忙 美14歲少年偷走64歲盲人錢包
2018-05-21 20:34 美國一夢 -
中美經貿只是暫時停戰(zhàn)? 中方回應
2018-05-21 18:17 中美關系 -
又拿特朗普開涮?這次她帶了道具
2018-05-21 17:24 美國大選 -
歐盟力挺伊核協(xié)議 但歐企卻退縮了:美國制裁咋辦?
2018-05-21 17:10 伊朗局勢
相關推薦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評論 107“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82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206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192最新聞 Hot
-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烏克蘭前議長遭槍殺,澤連斯基發(fā)聲
-
“印度不會屈服”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海”?英防相否認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