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一凡:中國不必跟著歐美經濟政策跑,應專注下一個10年機會窗口
最后更新: 2020-08-04 08:22:10新冠疫情打擊下,原本舉步維艱的歐盟經濟雪上加霜。當地時間7月21日,歐盟終于在達成了一項“歷史性”協(xié)議——敲定了7500億歐元復蘇基金,以及1.074萬億歐元的7年財政預算。這是歐盟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財政計劃。
歐盟的紓困方案能否解決燃眉之急?美歐的貨幣寬松政策,未來會對世界經濟、乃至中國經濟帶來什么影響?中國是否需要據此作出一定調整?針對這些問題,觀察者網專訪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世界發(fā)展研究所前副所長丁一凡,以下為采訪全文。
【采訪/觀察者網 朱敏潔】
觀察者網:歐盟歷經艱難談判,終于達成從2021-2027年內支出1.8萬億歐元的紓困金,您對這一金額總數怎么看,算得上“撒錢行為”嗎?就您了解,目前歐盟經濟現(xiàn)狀及困境是什么,振興方案能在哪些方面緩解歐盟燃眉之急?
丁一凡:我覺得,這個紓困計劃在短期應該會有很大作用,1.8萬億歐元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了,尤其是跟歐盟之前考慮的方案相比,這次應該算是一個不錯的進步了。
因為過去歐盟一直要求成員國自己想辦法解決,但其實我們都知道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兩個國家——意大利和西班牙都承受不住,本來這些國家的醫(yī)療體系就成問題,歐盟還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他們沒有這個能力。何況這兩個國家經歷上一輪歐洲債務危機,當時發(fā)生主權債務危機后,歐盟給他們的壓力很大,逼迫他們必須節(jié)省開支,省錢還債。
所以這些國家本來就一直在緊縮財政,壓縮各項公共開支,包括醫(yī)療體系開支,結果突然暴發(fā)新冠疫情,再讓他們自己承擔這些后果,那是將他們推向經濟危機。歐盟起初的一些決定,非常不合理。這次最起碼一些北方國家意識到了局勢的嚴重性,還是做了一定的讓步,最后終于決定大家共同出錢來度過這個難關,所以也算有一定進步。
但這個紓困方案還是有一點蹊蹺,其中一部分援助還是以借錢的形式來做,相當于歐盟委員會借給西班牙政府或意大利政府一筆錢,對這些國家其實就是一項新的債務,只不過不是本國政府發(fā)債,如果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國直接發(fā)國債的話,經濟危機很快就來了,現(xiàn)在這樣雖然背上新的債務但可能還不會馬上發(fā)生債務危機,但是借債還錢的負擔仍然很重,未來還錢也不是那么樂觀。
從這個角度來講,歐盟到現(xiàn)在為止還是缺少歐洲團體精神,按道理應該給這些處于困難中的國家一定的支持和援助,而不是借錢。
總的來說,歐盟這次是有一些進步,但很有限,有些斤斤計較,或者說沒有像外界希望的那樣向前邁出更大一步。
7月20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右一)與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右三)在位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交流討論。 圖自新華社
觀察者網:除了談判過程艱難,方案具體細節(jié)也令人有些擔憂。比如,關于如何分配援助金,法德原本提議提撥5000億歐元作為不必償還的補助金,但最后歐盟決定將金額降為3900億,其余3600億歐元紓困金則以低利貸款方式提供,意味著歐洲疫情重災區(qū)意西兩國得到的援助比預想中少,這是否會受影響未來經濟復蘇?此外,振興方案支出將納入歐盟2021至2027年長期預算,這么長的時間跨度,是否意味著可能中途流產?
丁一凡:我覺得應該還不至于出現(xiàn)中途流產,但中途是不是會出現(xiàn)新的討價還價的現(xiàn)象,也不是完全沒可能。今年歐盟的經濟現(xiàn)狀非常困難,因為歐盟的很多經濟體,其經濟發(fā)展對人員往來接觸的依賴很大,為什么疫情初期一直猶豫是否要封城等等,特別擔心采取封鎖措施,這是因為他們的經濟非常依賴人員往來,比如西班牙和意大利對旅游的依賴非常大,觀光收入占經濟總收入的比例非常高。他們就在這種兩難情境中做選擇,最后不得已實行封鎖令,結果導致整體經濟情況非常糟糕。
目前雖然歐洲在逐步恢復,但全球形勢都不太好,即便要恢復開放,那向誰恢復,以前美國是歐洲觀光客的很大來源地,但現(xiàn)在美國國內疫情繼續(xù)飆升,還不放心;如果向中國開放,中國人對歐洲行不放心,游客不敢輕易前往旅游,所以在人們都還擔憂的情況下,今年經濟肯定特別差。歐盟甚至預計會有6-8個百分點的倒退,這對歐洲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壓力。
而且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歐洲就一直在痛苦的徘徊,他們其實已經失去了10年,只是過去我們都沒有太注意。事實上,2008年金融危機時,歐盟經濟比美國還強,GDP將近19萬億美元,非常高;但10年以后,到2018年,歐盟GDP沒有增長反而下降了,從19萬億降到18萬億。當然這19萬億或18億里面涉及匯率因素,2008年歐元匯率要比2018年更堅挺,即使除去匯率因素,只能說明歐洲經濟沒有增長,這是比較危險的狀態(tài)。
現(xiàn)在是危險之下又碰到疫情,恐怕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難以恢復。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很像當年經濟危機對經濟的沖擊那樣,還會釋放一段時間,不會馬上就過去。何況現(xiàn)在美國疫情完全沒有控制住,而美歐之間往來密切,很大程度上還是人員來往,如果繼續(xù)封鎖、減少人員往來的話,下一步歐洲經濟的復蘇就非常困難。雖然歐洲還有一部分制造業(yè),但總體上已經非常小了,歐洲經濟復蘇主要靠其他服務業(yè)的恢復,服務業(yè)如果恢復不了的話,經濟就很難恢復。
恢復經濟還是控制疫情,往往陷入兩難境地。而且美國因為控制不住疫情,導致其他地區(qū)陷入非常被動的境地,如果歐美之間一直斷行,沒有人員來往,對歐洲來說缺失了很大一塊。
觀察者網:為了疫后經濟復蘇,從美國無限量化寬松到歐盟紓困方案,貨幣寬松時代已經開始,從中國的角度來說,應該是期待全球經濟恢復,但同時這種貨幣量化寬松是否會在當下或未來對中國經濟造成影響?中國當前需要作出回應或調整嗎?
丁一凡:這方面應該還好,沒有太大的關系,美歐的方案純粹是為了救命,他們的金融體系仿佛處在崩潰邊緣,一旦經濟缺少流動性,就容易就引起市場崩潰,現(xiàn)在這么做有點未雨綢繆的意思,也就是要倒閉之前先放水,但是拼命注水也會有麻煩,除了短期有效之外,沒有其他結果。
因為疫情造成的經濟停擺,不是用貨幣放水就可以恢復起來的。一旦停止經濟活動,在美國來看,無論是服務業(yè)還是制造業(yè),都是如此;但一恢復出行就出事,所以開了關、關了開。前陣子特斯拉工廠一開工生產,就有上百名工人感染,可見美國疫情完全沒有控制住,甚至連病毒傳染途徑都無法調查清楚。所以只要恢復經濟,只要人們加強交流,確診數馬上就會上漲,非常難以控制的一種局面。而且,一旦北半球進入秋冬季,疫情再次大面積襲來也并非不可能,相當于一場跨年的病毒傳播,那就更可怕了。最近的數據顯示,美國總確診人數已經高達400萬,有美國醫(yī)學專家認為,這個數字有可能被大大低估,實際感染人數可能是6-25倍。
觀察者網: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在目前情況下,歐盟推出的這些貨幣政策,本質上無法為經濟恢復帶來實質推動作用?
丁一凡:對,現(xiàn)在唯一的好處就是寬松的貨幣政策對股市有影響?,F(xiàn)在股市也不像過去,需要很多操盤員在那喊,現(xiàn)在都簡化了,在家里往電腦前一坐就行。只要有寬松的貨幣,市場就可以繼續(xù)往上漲,但實際上變得越來越危險,因為股市和實體經濟的關系越來越小,直接拉開差距,實體經濟是一回事,股市是一回事。
反過來說,股市就成了特朗普吹噓的一種手段了,但實體經濟是另一回事。我們看整體經濟面,要從申請救濟人數和失業(yè)人數方面考慮,失業(yè)人數繼續(xù)上升,都超過10%,這些方面就體現(xiàn)出經濟確實很困難,雖然拼命發(fā)錢拼命放水,但對于真正恢復真正的經濟活動沒有太大幫助。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匯豐凈利暴跌96%:形勢艱難將加快3.5萬人裁員計劃
2020-08-03 15:39 上市公司 -
原董事長涉嚴重違紀違法,東海證券去年被調查處罰9次
2020-08-03 09:58 金融圈 -
8折價格入股19.9%,萬科擬設嚴格條件援助泰禾
2020-07-31 10:52 上市公司 -
中國率先從疫情中強勢復蘇,然后...
2020-07-30 17:28 上市公司 -
高通透露大客戶5G手機將繼續(xù)推遲,美媒:不難猜是誰
2020-07-30 11:04 上市公司 -
Arm:中國公司董事長傳播虛假信息
2020-07-29 17:00 上市公司 -
貴州茅臺營收、凈利潤增速均創(chuàng)新低
2020-07-29 13:30 上市公司 -
世界最大奢侈品牌凈利暴跌超8成,中國市場強勁反彈
2020-07-28 16:24 上市公司 -
攜程回應從納斯達克退市:不予置評
2020-07-28 15:26 上市公司 -
美律所號召向英特爾索賠:瞞報7nm進度恐涉證券欺詐
2020-07-28 14:06 上市公司 -
紫光國微董事長辭職,總裁接任
2020-07-28 09:58 上市公司 -
黃金市場“火山噴發(fā)”?國際金價站上1960美元
2020-07-28 09:27 黃金游戲 -
托臺積電造芯,英特爾遭分析師怒嗆“再不可信”
2020-07-27 11:48 上市公司 -
涉侵害用戶權益!4家頭部公募APP遭工信部點名
2020-07-24 21:52 金融圈 -
上市前夜,中芯國際答謝宴高朋滿座
2020-07-24 17:14 上市公司 -
科創(chuàng)板9股減持近百億,中微公司“嘗鮮”詢價轉讓
2020-07-24 16:15 上市公司 -
疫情推高服務器芯片需求,SK海力士二季度凈利潤翻番
2020-07-23 15:27 上市公司 -
曾愛搭不理,倫交所市值如今被港交所遠遠甩開
2020-07-22 17:44 上市公司 -
美國再將11家中企列入實體清單
2020-07-21 11:37 上市公司 -
全球最大獨角獸IPO:螞蟻集團計劃上市
2020-07-20 17:16 股市
相關推薦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評論 85“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74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206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188最新聞 Hot
-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烏克蘭前議長遭槍殺,澤連斯基發(fā)聲
-
“印度不會屈服”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xiàn)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保坑⒎老喾裾J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