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維德·范雷布魯克:民粹主義會危及少數(shù)人,專家治國會損害多數(shù)人?
技術專家治國論的推行范圍并不止于國際組織。每個現(xiàn)代民族國家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行技術專家治國論,它們撤銷了民主空間中的一些權力,然后將其賦予其他機構,例如中央銀行和憲法法院的權力都大大擴張了??雌饋懋斁终J為明智的做法是,使政府中的一些重要工作(如貨幣監(jiān)管、合憲性審查)脫離黨派政治的魔爪,從而使贏得選舉的可能性無法計算。
技術專家治國不好嗎?毋庸置疑,這一制度會帶來漂亮的結果:中國的經(jīng)濟奇跡就是最好的佐證。像馬里奧·蒙蒂那樣的國家領導人無疑是公共事務的優(yōu)秀管理者,而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們永遠無法望其項背。提高效率并不一定會導致合法性的喪失。但一旦政府縮減開支,民眾對技術人才的信任就會消失殆盡,如同積雪見了太陽一般。在2013年2月的總統(tǒng)大選中,馬里奧·蒙蒂的支持率僅為10%。
避諱技術專家治國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國家在起步之初總會經(jīng)歷技術專家治國的階段。1958年戴高樂的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是這樣,2008年的科索沃亦是如此,因為一個國家在誕生之初,往往面臨民主合法性不足的問題。在革命之后的過渡期,未經(jīng)選舉的精英人物往往會短暫地掌權。不過國家要盡快組織選舉或全民公投,讓信任之儀表轉動起來,確立起政權的合法性。技術專家治國可以在短時間內鞏固政權,但絕非長久之計。民主制不僅是民享的制度,也是民治的制度。
技術專家的做法與民粹主義者截然不同。他們把效率而非合法性擺在首位,試圖探索出一條治愈“民主疲勞綜合征”的道路。他們期望這一策略卓有成效,被治理者對其贊許有加,還期望效率的提高可以立竿見影地解決合法性的問題。當然,這在短時間內可能有用,但政治不僅僅是管理好國家。早晚有一天,技術專家也會面臨道德上的抉擇,而這時就要與人民商議了。接踵而來的問題是:商議如何才能展開?訴諸議會,這是標準答案。但人們紛紛質疑議會的神圣性,這就把我們引向了第三個診斷。
代議民主制的過錯:直接民主
2011年8月2日,十來個人在紐約的博靈格林公園(Bowling Green Park)圍坐成一圈,這代表美國近年來最令人震驚的事件之一發(fā)展到高潮階段。在過去的幾個星期和幾個月里,民主黨與共和黨在提高國債上限的問題上沒有達成一致意見。民主黨主張向國際貨幣市場多借款,確保國家正常運轉;而共和黨要求奧巴馬總統(tǒng)減少聯(lián)邦政府花在那些最需要照顧的人身上的開支,大大降低預算,這樣他們才會支持民主黨的做法。共和黨受到茶葉黨的行動的激勵,堅決不肯松口:“先降低預算,然后我們就會點頭?!比欢裰鼽h認為,相比對赤貧者極其嚴厲地削減支出,降低對富人征收的稅款更為公平。所以盡管共和黨如此要挾,民主黨仍然不肯讓步。民主黨還質問道,如果美國的債務加重,這是否應歸咎于在伊拉克的瘋狂冒險行動(共和黨曾鼓動國家對伊拉克發(fā)動戰(zhàn)爭)?
雙方僵持不下。與此同時,美國政府無力償還債務、支付工資的日子逼近了:人們計算出這一天是2011年8月2日。這一局面讓人想起自行車比賽中的“定車”:競賽中的前兩名選手在即將沖到終點時定住不動并保持平衡。假如雙方都不再前行,那么后面的隊伍很快就會追趕上來。一場嚴重的經(jīng)濟倒退將向美國襲來,一輪全球危機也在醞釀之中,因為作為世界第一經(jīng)濟體的美國一旦出現(xiàn)財政虧空,隨之而來的崩潰將波及全球。態(tài)勢緊張至極,所以中國政府向美國政府提出請求,希望后者不要走得太遠:美國理當顧及自己的利益,但不能因此無視自己作為第一大國應該擔負的責任。最后,民主黨不得不做出讓步,共和黨勝出。人們感覺好像在進行2012年總統(tǒng)大選一樣。
2011年曇花一現(xiàn)的“占領華爾街”運動
坐在博靈格林公園的那12個人受夠了這一政治局面。這種兩黨之間瘋狂而激烈的競爭幾近影響了全球的經(jīng)濟,讓各國陷入危機之中。在國會中,公民代表會為公共利益服務嗎?抑或參議院和眾議院都成了兩黨人士的兒童游樂場,專供他們玩些不計后果的投機游戲?公園中的參與者之一是住在紐約的希臘藝術家,她不滿足于簡單的抗議,提出要實施一種她在雅典見過的方法:那是一種露天的“大型集會”(assemblée générale),偶然路過之人可加入其中,在集會中發(fā)表意見。在這樣一場大型集會中,一種觀點受不受支持是十分清楚的,且全體成員會爭取達成共識。這種民主方式既直接又平等,被證明是完全可以復制的,能夠取代代議民主制。在隨后的幾個星期和幾個月里,聚集在博靈格林公園的人越來越多?!罢碱I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運動由此爆發(fā)。
華爾街的情形和“我們是99%”的橫幅會讓人以為,經(jīng)濟形勢是民眾抗議的唯一對象。事實上,之所以會發(fā)生抗議,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民對代議民主制普遍不滿。一位參與者是這樣說的:他們在國會上宣稱,共同目標是為美國人民服務,但事實上,政黨只關心權力斗爭。我們選出來的代表……僅僅代表了某些人的觀點,某些人包括兩類人,分別是代表們所青睞的政黨的成員以及富裕的精英人物,后者能成為代表是因為他們可以為政黨的大選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作為交換,他們就能享有優(yōu)先權?!?9%的人”控訴的核心是:我們的代表沒有代表我們。2011年春天,占領者們在公園露宿了幾個星期,他們從開羅解放廣場和馬德里太陽門廣場的示威游行者那里獲得了啟發(fā)?!按笮图瘯泵刻炫e行兩次。
這是在議會大廳之外的另一種形式的議會,是一種沒有政黨的政治集會。公民可以在此自由地提出自己的主張并展開討論,而無須通過選舉代表來發(fā)出自己的聲音?!按笮图瘯笔沁@場運動的關鍵,很快就發(fā)展出了一套特有的模式。最驚人的是“人肉麥克風”:由于擴音器械被禁止使用,所以一切都靠人聲來傳播,不借助任何科技手段,甚至在聚集了百來號人時也是如此。如果有人發(fā)言,他附近的人就重復他的話,聽到的人再重述,直到他的話傳到離他最遠的人耳里。人們使用一系列的手勢來表達自己的同意或反對,或表示他們希望發(fā)言者進一步闡明觀點。這些集會沒有主席,也沒有派系領袖或指定發(fā)言人,至多有三五個辯論主持人,而他們的工作只是讓整個過程有序進行。參與者信奉的是一種橫向的交流。
9月23日,該運動的第一份正式文件《團結原則》(Principles of Solidarity)應運而生。第一項原則直指的不是賭場資本主義、全球化、獎金文化或是銀行危機,而是民主。占領者感到他們的政治權利被剝奪了,所以清單的第一條赫然寫著:“參加直接而透明的參與式民主”。
在其他西方國家,人們效仿他們,也紛紛走上街頭,以爭取更好的民主。在西班牙,“憤怒者”運動(Indignados)已經(jīng)發(fā)展得聲勢浩大,其標語是“現(xiàn)在就要真正的民主”。在雅典的憲法廣場,成千上萬名希臘人在議院大門前拉開橫幅,高喊要推行真正的民主??棺h者們還在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以及法蘭克福歐洲中央銀行門口搭起帳篷。在德國,“憤怒的公民”(Wutbürger)堅決抗議修建斯圖加特新火車站、法蘭克福在夜間起降航班、在慕尼黑機場增建第三條跑道以及使用鐵路運輸核廢料。Wutbürger一詞被評選為2010年的年度關鍵詞。我是比利時G1000公民峰會的早期成員之一,這一組織為促進更多公民參與政治決策而戰(zhàn)。此外,我們都已經(jīng)見識過網(wǎng)絡上匿名者(Anonymous)和盜版黨(le Parti des Pirates)的興起。
- 原標題:“民粹主義會危及少數(shù)人, 專家治國會損害多數(shù)人”? | 修遠研究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普京稱贊俄軍對烏攻勢“進程積極”:一切按計劃發(fā)展
2023-01-15 22:52 烏克蘭之殤 -
駐日、駐韓使館:登機前48小時內核酸陰性者方可赴華
2023-01-15 22:52 -
這次,泰國副總理是用中文說的
2023-01-15 22:23 中國游客 -
直播連線被問俄烏沖突影響,突然傳來鼾聲...
2023-01-15 22:16 歐洲亂局 -
尼泊爾失事飛機墜毀前或曾嘗試著陸,最后滑入河道
2023-01-15 20:53 航空安全 -
尼泊爾30年內發(fā)生28起空難,當?shù)睾骄€為何格外危險?
2023-01-15 20:17 航空安全 -
尼泊爾涉事客機機型曾多次發(fā)生空難
2023-01-15 18:01 航空安全 -
尼泊爾一客機墜毀已致68死,3人獲救被送醫(yī)
2023-01-15 17:28 航空安全 -
英國給烏克蘭送主戰(zhàn)坦克了,德國會“跟進”么?
2023-01-15 16:38 -
駐尼大使館:暫無中國公民傷亡消息
2023-01-15 16:05 航空安全 -
-
傷人的理由竟是“以為她是中國人”?
2023-01-15 15:18 -
“堪比納粹”,8萬人抗議以色列新政府司法改革
2023-01-15 14:32 -
尼泊爾一載72人客機墜毀
2023-01-15 14:31 -
白宮承認:拜登私宅又發(fā)現(xiàn)5頁機密文件
2023-01-15 12:25 美國一夢 -
捷克總統(tǒng)大選:“捷克版特朗普”與“將軍”進入第二輪
2023-01-15 12:00 歐洲亂局 -
蘇格蘭要讓變性“更容易”,英國政府坐不住了
2023-01-15 11:45 不列顛 -
“科索沃領導人正試圖成為‘新澤連斯基’”
2023-01-15 11:27 -
歐洲大陸首個航天港在北極圈內建成
2023-01-15 10:50 -
烏克蘭:第聶伯羅市一公寓樓遭襲,已致14死
2023-01-15 09:43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評論 115“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88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207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193最新聞 Hot
-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
“干涉內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訪美
-
烏克蘭前議長遭槍殺,澤連斯基發(fā)聲
-
“印度不會屈服”
-
泰國任命代總理
-
孫女士被封號,微博回應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xiàn)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英防相否認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