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chǎn)劇也有了鄙視鏈:看導演編劇名字就夸精品
關鍵字: 國產(chǎn)劇導演編劇國產(chǎn)劇鄙視鏈據(jù)新聞晨報3月3日報道,“看英劇的鄙視美劇,看美劇的瞧不上日劇,看日劇的嘲笑國產(chǎn)劇……”前幾年,這樣一條“看劇鄙視鏈”在網(wǎng)上流傳。而隨著近年國產(chǎn)劇的走俏,這一門類中似乎又衍生出種種新的鄙視循環(huán)。
觀眾總是懷念精品
以豆瓣評分為例,國產(chǎn)老劇較新劇往往有壓倒性優(yōu)勢?!都t樓夢》《西游記》《大宅門》《潛伏》《亮劍》等經(jīng)典之作自不必說,以總體數(shù)量粗略估計,五年乃至于十年、二十年以前的作品往往更多地獲得好評; 而近年新劇,尤其是偶像、仙俠等題材,則明顯墊底,成了鄙視鏈的最末端。
自媒體上的評論亦是如此,不知自何時起,老劇成了衡量當下影視劇的標尺。評歷史劇,必要搬出《大明王朝1566》作范本,翻來覆去地夸如何用心,如何大膽;評古裝劇,必講87版《紅樓夢》如何沉得下性子閉關培訓; 就連鮮有好評的仙俠劇,也能拉出早年的《東游記》《天地傳說之寶蓮燈》等撐臺面,說是當年的戲里有親情愛情還有人間大義……寫作套路也很好總結,先對老劇一通贊美,再調(diào)轉槍頭批評今天作品問題多多,不是小生花旦演技“捉急”慘遭吊打,就是題材單一熱衷瑪麗蘇,實在難當大任。
平心而論,許多新劇之所以被群嘲、被置于鄙視鏈的最末端,是部分影視公司“作”出來的。一類題材火了,便群起而上,還總愛把粗制濫造說成誠意之作,演員演技和劇情設置全都上不了臺面。
但,永遠沉醉在老劇的“時代濾鏡”里,粗暴地批評新劇或是某類題材,真的好嗎?觀眾在成長,題材在變化,非要勉強將許多并不算上乘的老戲捧為經(jīng)典,同樣是矯枉過正,流于輕率。比如不時被拿出來大贊“經(jīng)典”的《仙劍奇?zhèn)b傳》系列,第一部開播時批評聲不絕于耳,該劇也的確存在人物性格設計不合理、部分副線畫蛇添足等硬傷。而最近口碑分化的部分仙俠劇,固然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倒也引得一批年輕人回頭研究《山海經(jīng)》與《搜神記》,算是傳統(tǒng)文化的趣味傳播。
國產(chǎn)影視劇的鄙視鏈上,還漸漸生出了“名演員濾鏡”“名導演濾鏡”??吹侥承а?、編劇的名字就必稱良心,看到某類題材必窮夸精品,這哪是愛,分明是捧殺。
或者說,對正在起步的國產(chǎn)劇而言,鄙視鏈的存在本來就是一種悲哀。是好戲,觀眾自然會用遙控器投票。帶著偏見點評,則夸贊易變?yōu)榘⒄槪u也難逃武斷,無論對老劇、新劇,這都算不上是尊重吧。
(文/曾索狄)
- 原標題:國產(chǎn)劇也有了鄙視鏈:看導演編劇名字就夸精品
- 責任編輯:唐艷飛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評論 28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評論 195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評論 177白忙活了?“特朗普大發(fā)雷霆,怒噴烏歐不切實際” 評論 141“收獲季到了,美國大豆卻又遭‘當頭一棒’” 評論 73最新聞 Hot
-
“有個‘壞習慣’,我進工廠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
“股王爭奪戰(zhàn)”后,貴州茅臺發(fā)布兩公告
-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xiàn)在罵美國是“馬桶”
-
馬克龍拱火:要是這樣,特朗普就又被普京“玩”了
-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特朗普:你們在摧毀美國
-
英國“準備好介入臺?!??英防相否認
-
外媒又炒作中國赴烏維和部隊,白宮回應
-
美國又下黑手:撤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豁免
-
美歐持續(xù)重壓,最后一刻西班牙“毀約”
-
對華問題,普京最新表態(tài)
-
投訴“魯迅夾煙墻畫”當事人,道歉了
-
民生銀行半年報:凈利潤下降4.87%、資產(chǎn)總額下降0.59%
-
光大銀行半年報:營收下降5.57%,但凈利潤增長0.55%
-
俄方:普京與金正恩會晤正在醞釀中
-
“意在制衡中國”,中方警告美日
-
鳩山將出席九三閱兵,日本政府回應
-